第18頁

作品:《我所理解的生活

不做家務,我在生活上比較粗心,不破壞、不產生副作用就不錯了,呵呵。但肯定是個好老公好父親,當然也有愧疚。我習慣半夜寫東西,夜裡三點還要吃頓夜宵,都是我太太起來為我做。這麼多年,在生活習慣上,也逐漸適應了。她還替我打理很多事情。所以,一來有愧疚,二來女兒最可愛的時間,陪女兒的太少。

愧疚主要在於精力投入?我瞭解到你一年有近20場比賽,這個要佔用不少時間,還要應付一些網路論戰,比如年初很轟動的那一場。

一個月兩場比賽,一年20場左右,每場耗時一週。所以,給予孩子的精力還是太少,也錯過了一些她最可愛的時光。還有,今年年頭我自己犯傻搭理那個構陷狂、神經病。他讓我寫文章自證清白,傻b才這樣,當一個人指著一件你沒有做過的事情時,他已經有壞心眼了。我往往把人想得太好了,想成善良單純的,但是,真的有惡人在。所以這個事情,我是在浪費時間,不和自己可愛的小孩兒玩,卻去和那麼醜陋的人玩兒!公權力有底線,而人醜陋起來沒底線!

為回應這次質疑,你將《三重門》的手稿出版,合集命名《光明與磊落》,覺得值嗎?

不值。寫《三重門》那時十六七歲,花費了整整一年多時間,荒廢了學業,白天到深夜,課內到課外,週一到週日,甚至連體育課都逃了,特別不容易。但人家就能在上面找錯別字,在那裡構陷。這種陰謀論,很噁心。我的文字,手稿,書落到這些人手裡,我在替這些書覺得可惜。

有人構陷你,也有人支援你,你有很多堅定的粉絲,我認識一位,她特別讓我轉達一句“我對韓寒是完全的信任和欣賞”,你的觀點和文字很合她的胃口,所以,你有沒有在透過文字取悅一些人?

我取悅不過來,我只想對他們說“你們有眼光”!

有句老話,人生是在失敗和跌倒中,逐漸成長的。如果有時光機,你會對曾有的坎坷做修正嗎?

大的事情和方向不會修正,但諸如某場比賽出現的失誤,喜歡某個姑娘沒有去追,路上開車追尾了,這種事情我還是想修正一下。

不回頭,向前走,有什麼新的打算?

現在做事很奇怪,有一些阻力和事情本身沒有關係,如果事情本身只花10的精力,那為了把這個事情做下去,則要花90的精力用於溝通和消除阻力,這個能做那個不能做,這個能寫那個不能寫,這個能拍那個不能拍,這個能唱那個不能唱……

還有一些來自同行的阻力,很莫名,看你不順眼,就給你阻力。

這個讓我聯想到《獨唱團》,你是說自己被迫投降了?

《獨唱團》是被同行搞掉的。後面有後續的故事,我當時撒了個謊,說團隊解散了,其實,我們還在一起,說解散只是避風頭。我們在編另一本雜誌,三四個月時間,偷偷摸摸做了《幼稚園》,就是用的《獨唱團》(二)(三)的稿子,當然所有人的名字都沒有上,不然又不能出了,就像《獨唱團》一樣,畢竟誰再有經濟實力,也經不起這樣印一次銷燬一次的折騰。我還建議大家用自己媽媽的姓,想一個化名,我媽姓周,我化名周怨去,因為我欣賞周恩來,所以用了他名字的反義。結果3個月後,還是有人知道了,而且是同行,寫黑材料,我們又不能做了。我真不明白這種莫名其妙的仇恨?就是覺得你賣的太多了嗎?有的你覺著是身邊處的挺好的同行,結果背後捅你一刀。這還讓我想起方粉,透過稅務舉報,透過公安舉報,甚至舉報我十幾年前寫的錯別字,公安都沒有聽明白為什麼舉報錯別字?我真想說,有種你自己來!別躲在後面,你們就是傻b中的傻b,傻b中的慫b。

好在這並沒有關閉所有的表達路徑,你還可以寫小說,可以寫雜文,發部落格。

但是做的還不夠,寫的還不夠,在2011年寫得越來越少了,大概一年只發了20篇左右的部落格。我覺得該寫的都寫了,所有悲劇其實是在重複上演,但我也不能重複寫啊,因為寫作者對自己的文字是有要求的,你所有用過的詞彙不能再用了,你總不能說這個地方參看去年寫的文章吧?悲劇只是換了個主角,但形式都一樣,而且寫來寫去,這個悲劇為什麼會發生,無非就是制度這些原因。但是今年,還得寫,因為這個世界不明事理的傻b太多了。

有可能突破你所說的“寫作者對自己文字的要求”,可見你是社會責任感挺重的人。

是的。我覺得消費無處不在,大家說我,還在消費我呢,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在消費這個社會,就看你是向善的還是向惡的;寫作者,不寫這個寫什麼?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不適合我寫;我從小,就有這種所謂的責任感,記得小時候坐在我爸腳踏車上,我就說鎮上誰誰誰好貪,要打倒他們。只是現在不像小時候那麼看待,會分析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同一個人身上有好也有壞的一面,不像小時候,好的就是好的,壞的就是壞的,那麼分明和決絕。

透過更多的寫作和發言,你是想改變這個社會,而不只是影響?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有這麼一句臺詞,“我和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改變的”。這個臺詞被很多人當作經典,我不這麼認為,首先人會變,其次這個世界也會變。很多時候,我也曾灰心,覺得人似乎不能改變什麼,但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改變,機緣巧合,也許有個人,會因為讀了《北京青年》週刊的某篇文章,受到某個人觀點的影響,就真的改變了世界。

編者按:本文根據2012年7月《北京青年》專訪整理。

寫給每一個自己

紅燈永遠不能照亮你的前程,照亮你前程的,是你的才能。

最近三個月,看世間百態,人情冷暖,失落與收穫都頗多。

失落在我出生是純正的上海郊區農村屌絲,無權無勢,白手起家,本以為自己是一個很勵志的“屌絲的逆襲”的故事,卻硬要被說成一個經過多方神秘勢力包裝的驚天大陰謀;失落在北京有一個幾面之交的“名流友人”,莫名編造了一個內幕,四處傳播,讓我心寒,我願懷著善意,相信他是無心的吹水;失落在我自己,太過在意,害怕深文周納,行文變得謹慎。收穫在很多謀面和未曾謀面的朋友仗義執言;雖然都被打成利益集團;收穫在十幾年前的同學為我說話,雖然因為回憶太遠往事,細節互相有偏差被打成詐騙團伙;收穫在我看到太多人心和各種面目,以後寫小說刻畫人物會更加精彩。

人的處事風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16歲到30歲之間。

我寫過一些不錯的文字,也寫了不少爛文章,無論狀態起伏,無論風格轉變,都是一個人的成長曆程,誰人能在十四年的青春裡保持紋絲不動。我二十歲出頭的時候主張抵制日貨,是個民族主義者,08年的時候開始反對抵制家樂福,我小時候主張打仗收復臺灣,現在都不好意思承認自己這麼說過,十七八歲時,我居然說,活著的作家中,寫文章論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現在想起來都臉紅,更讓我臉紅的是當年我心中那個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時裝酷,追求語出驚人,這些話現在看來,很多都惹人厭惡,甚至還惹我自己厭惡,把各種傻話挖出來,總會擊中不同的人。誰沒有年少過,你在宿舍裡說過的那些蠢話,你在樹林裡幼稚的表白,現在拿出來可不都得笑死,沒有人永遠和過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