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內燃機

作品:《皇宋錦繡

飛機和飛行器專案,是一個非常前沿的專案,在內燃機受阻了之後,除了氣球專案之外,幾乎就是陷入了停滯。

就是純理論的研究的,他們不知道,內燃機是否有達到的可能性的,可是趙信所創造的神奇,在定海軍,特別是研究體系之中,威力非常高,在科技上面,他幾乎是被神話的,它說有這種研究所,就真的有這種研究所的。

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把內燃機給製作出來,那麼飛行器的研究進度,就只能夠的摸索著進行的,他們都希望,內燃機能夠迅的研究完成,可是實際上,內燃機的實驗室還真的有,並且建立的時間,遠比的飛行器的研究所久,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更高。

內燃機,這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他是在蒸汽機之後的動力系統,他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面,取代了大量的蒸汽機,並且推陳出新的,有了更多的用途的。

內燃機的專案,是在蒸汽機的研究,進入到差不多的程度之下,這才進入的,相對於蒸汽機,內燃機技術指標更高,少了一箇中間環節,看似節約了很多,可是對於整個部件的要求,就提升了很多。

燃燒室,活塞,動力系統,甚至整體,它的效能比起蒸汽機要提升很多,當然了,功率上面,也是提升了很多的。

定海軍,在機械上面的知識,相對比較的薄弱,可是透過蒸汽機累積了一部分,在蒸汽機的基礎上面,也基本完善了內燃機的一些基礎理論。

一般的內燃機,是把液體,多是熱量巨大的汽油柴油或者煤油這些,透過一定的比例跟空氣混合,送入到燃燒室之中燃燒,透過爆燃產生熱量,然後把熱量轉化成動能的一種做工的方式。

聽起來很簡單,可是就一個燃燒室來說,蒸汽機可以用乾鍋,用耐火材料來製作燃燒室,內燃機就不行,他的燃燒室必須要跟內燃機是一體的,這種情況下,就對於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耐高溫,耐腐蝕,同時,強度也要有的。

熱量轉換成動能,這個最初的時候,可以用熱空氣膨脹,推動動力裝置做工,這個是最初的轉換,未來,或許有一些更加出色的,可是現在在研究階段,內燃機的效能還沒有那麼的高。

不過經過了多年的研究,特別是在蒸汽機的研製之中,逐步完善的機械和傳導的經驗,內燃機的進度開始加快,當然了,定海軍的材料學上面的優勢,也在內燃機這個專案上面揮的淋漓盡致的。

經過了多年的公關,再加上一點點的運氣的,內燃機的原型機早已經在幾個月之前,就完成了研製,在進一步的完善了內燃機的一些基礎理論之後,開始了進一步的修改,在原型機的基礎上面,製作出了第一臺實用性的內燃機。

原型機跟實用性,這是兩個概念,有些機器上面,這兩個概念是統一的,可是在定海軍內燃機的研究上面,這兩個概念是分開的,原型機,是在儘可能開放式的狀態下,實現內燃機的基本功效,以方便觀察的,這個最多就是理論上面測試一下,不具備實際上做功的能力,在透過這個,進一步完善了基礎理論之後,就是的完整的第一臺實用性機器的建設。

哪怕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研究,哪怕在原型機的基礎上面,推陳出新,進一步的加強了效能,這個內燃機的整體效能也不高,可是從基礎的方面推算,他的效能,已經完爆蒸汽機了,特別是重量,在同樣功率的情況下,他的整體重量,大概是蒸汽機的十分之一,加上燃燒和空氣的話,降低的就更多了。

當然了,就目前為止,內燃機不是單純為了飛行專案服務的,他牽扯了幾個大的方面,比如說,在鐵路方面,以內燃機為核心的火車,當然了,不能夠直接使用內燃機,跟蒸汽機略微不一樣,內燃機的能量,衝擊力更強的,雖然說,動能更高,可是持續穩定度不好,第一步燃燒和第二步第三步,中間停下來的部分,特別的明顯。

放在的普通的小型機動車上面,還不太顯眼,可是放在火車上面,就不太適合了,必須要加一轉換,轉換成的火車上面能夠使用的,比較平穩的才可以。

一般分為,機械傳動裝置、液力傳動裝置和電力傳動裝置,不過,現在內燃機還沒有徹底的研究出來,這些都是後話,也跟飛行器研究所一樣的,在慢慢的積累經驗。

內燃機研究出來,代表著定海軍在動力學上面,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的,功效更加強大的內燃機,並且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後世遍佈日常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的各種內燃機,就會四面開花的出現。

趙信的阻止,讓本身高歌猛進的飛行器研究所,戛然而止,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變成了純理論研究,哪怕有趙信的提點,也突然變的虛了起來。

飛機雖然說是比空氣重的典範,可是他的可控性很高的,也易於操作,最關鍵是軍事上面的用途,非常的突出的。

飛機需要在動機的領域,最起碼是內燃機研究到達一定程度才可以,趙信記錄的有很多經典的飛機造型的,甚至可以避開的最早期的那種,直接用比較堅固的木頭,構成飛機,那樣是比較成熟的飛機。

不停的繪製圖紙,製作模型,甚至把模型的送到特別的機器上面,雖然說,內燃機做不出來,可是提供一定動能,給模型一定的度,測試升空的笑過,還是可以的。

不過,他們的運氣不錯,內燃機專案,經過了好多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近期研究完成的,製作出來了第一臺原型機,而原型機在出來的同時,有專門的人員,對原型機進行一系列的研究,實驗,並且總結經驗教訓,保證接下來的研。

在這個同時,原型機的一些資料,也送給了各個關聯的實驗室,其中就包括了飛行器實驗室。他們一直都在等待,在過去幾個月時間之中,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並且在實驗的基礎上面,做了一些設計,現在,可以把這個資料代入進去。

研究員們,對於動力的各個指標已經非常熟悉了,實際上,在這個資料送過來的第一時間,就感覺到,這個資料不怎麼行,可是還是代入計算,最終得到了一個結果,當這個結果出來的時候,所有人第一個反應,就是計算錯誤。

等了這麼就久的時間,才獲得了第一個的實用型的內燃機,本以為它的各方面效能,就會如同的之前預料的那麼的出色,可是從現在得到的這個資料,把這些動力帶入到飛行的公式之中,起飛脫離的度,就會降低到35o到38o之間,還是一個非常高的數字,可是跟之前的,8oo以上,甚至更高相比,提升的不是一點半點,可是就飛機實驗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難以達成的數字。

飛行器研究所,只有一個原型機的資料,這個原型機,不太適合裝上飛機,可是他們還是要做出的努力,那就是爭取獲得這麼一臺原型機。

內燃機的實驗室,是肩負了眾多的專案的,飛機的實驗,只是其中一個,還是其中非常不重要的一個的,更重要的,新一代內燃機車,還有各種機動車的研究,這才是最重要的。

前者代表了鐵路,後者代表了公路,至於飛機,雖然也代表了一種交通工具,可是在現在,空中飛行的交通工具,在整體的概念之中,還沒有,也就不存在多少重要性。

定海軍的科研系統,只要把原型機,把第一代實用型的內燃機給做出來之後,再複製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飛行器研究所,先讓內燃機這邊,提供實物,內燃機當然是可以,不過是需要時間的,大概是兩週左右,對於此,飛行器實驗室也是沒有辦法,在預定了一臺蒸汽機的時候,也讓內燃機研究所,確認內燃機的各種指標。

定海軍對於科研上面,是非常嚴謹的,不但形成了一整套科研方面的科學的方法,也形成了一個嚴謹的科研製度的,任何科研上面的資料,他的準確與否的,都是需要的負責的,再一次的詢問資料的,得到得到,當然是同樣的回答。

飛行器研究所,現在已經研究了相當的部分,就是隻差這麼一步了的,這種情況當然不能退縮,在拿到所有的資料,在得到了35o公里這個度的時候,就開始犯難了,如何實現這個度。

度的來源是動力,只要有足夠的動力,在一定情況下,度要達成不難,按照道理說,只要有足夠的功率,完全可以實現這個度。

但是有一個前提,只要在地球上面,就要受到空氣阻力,還有摩擦力的影響,摩擦力也好的,阻力也好,前者跟重量有關係,越是沉重的東西,要的運動起來,產生的摩擦力就越大的。

後者,雖然沒有跟重量有關,卻跟體積,跟氣動力結構有關係,這兩個指標,都有一個曲線,一味的增加動力,會帶來的重量和體積的急劇的增加,看起來功率會不停增長,可是增長到一定程度,幾乎必然,會產生的一個極限,在增加的動力帶來的好處,不但不會讓度提升,反而會讓度降低下來。

鋼筋混凝土的結構,然後表面弄的平一些,打磨的相當光滑的時候,地面上面的阻力就會減少,那麼利用平整的跑道,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這一點也是趙信在關於飛機設計上面,專門提到的。

水泥跑道和一些柏油跑道,儘可能的平整減少摩擦力,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面,獲得足夠的度,相對於地面的摩擦力這一點,空氣的阻力才是關鍵,飛機的氣動力和空阻是最大的難題。

也因為這樣,一個在地面上形式的車輛,很難的過一定度,就算是能夠塞得下那麼多的動力,也不可以。

內燃機的各方面指標,已經算是很正常的了,最起碼沒有蒸汽機那麼的離譜,相對於那個永遠無法達到的8oo公里每小時的度,35o公里的,那是一個可以考慮的,起碼來說,按照計算之中的,動力和摩擦,空氣阻力之間的比例,還沒有達到極限,只要的考慮,填充足夠多少的動力,就可以勉強的實現的。

就在飛行器實驗室,正在針對這個資料,進行實質性的設計工作的時候,在內燃機實驗室之中,又有好訊息傳來,在連續的實驗之中,還有對基礎理論研究之中,又有好訊息傳來,內燃機的效能,相對於之前提升了5%。

5%的效能的提升,代表著,起飛的度,可能會降低到34o公里每小時的,這樣的提升並不多,可是對於飛行器研究所來說,卻是一個啟示。

在之前的設計之中,因為內燃機的資料沒有出來,定海軍曾經做了一系列的設計,這個設計之中,有些內燃機的資料非常突出,最低的時候,起飛度甚至只有15o公里。

對於內燃機的基本資料,如果是起飛重量在15o公里的時候,要實現並不難,甚至如果有這樣的內燃機,依靠著現有的條件,就能夠直接的製作出可以起飛的飛機。

可惜,內燃機的資料的,遠不如這個,當時研究員沒有多想,可是當這個內燃機的效能提升提供了之後,他們這才想起來,機械這種東西,是會進步,就如同蒸汽機一樣,在最初時候的效能,跟現在的效能,已經是的一個天上和地上的差別了。

或許,內燃機的進步比例,不會如同的蒸汽機那麼的突出,可是隻要提升一倍,就基本上達到他們設計的方案,在15o到18o公里的起飛度,在一個固定,高品質的跑道上面,達到這個度,並不是很困難,那麼實用性的飛機也就可以建成了。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