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

作品:《皇宋錦繡

..汴梁,太極殿,又是一輪激烈的爭吵,從知道了定海軍的各種訊息之後,類似的爭吵,已經不知道持續了多少次了,就連仁宗都有些厭煩了,可是沒有什麼結果,所有針對定海軍的刺探,都沒有太多的結果,可是僅僅是表現出來的,就讓他們相當的沉重,一個遠比遼國更加強大,甚至在某種意義上面,可以碾壓北宋的勢力,出現在了北宋的北邊,哪怕拿下了幽雲,眾多的高層也是相當猶豫的,天知道,會不會打過來。

韓琦隱隱有一種想法,他從定海軍的舉動,包括那一次演習,似乎都表現了一種態度,一種在目前位置上面,和平相處的態度,可惜他身為輔,肩負著整個北宋的朝政,不可能憑藉著感覺,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在這個節骨眼上,定海軍立國的訊息,傳來之後,彷彿是一滴水,落入到了一鍋滾燙的油裡,整個朝堂上面,再度的沸騰。

定海軍立國,這個訊息,所有人都是可以預見到的,在佔據了遼國之後,定海軍是必然要立國的,甚至也估計過立國的名稱,從的定海軍的名字,包括之後,趙昕假死之後,所封的王位豫王,有可能是豫,甚至是曾經遼國的位置,燕國和幽國,都有可能,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中國。

中國,一直都是泛指整個中原的正統,遼國和北宋,各自的自稱都是這個,沒想到,卻被趙信提出要做中國。

雖然有些很壓抑,可是這不是他們能夠左右的,長達數月的爭吵,沒有一個所以然來,甚至連一個合理的方法,都沒有想到,代表著什麼,代表著他們,沒辦法影響定海軍,在這樣的情況下,定海軍叫什麼名字,更是沒辦法左右。

定海軍的訴求相當的簡單,一個方面,跟北宋建立外交關係,這是比較穩固使節互訪和常駐,這一點,北宋是認可的,在被定海軍驅逐了大量的密探之後,對於現在定海軍的瞭解,只是相當的微薄,如果不是這一次孫悅希的到來,他們甚至不知道,定海軍沒有選擇以往遼國的都城定都,而是選擇了東京。

這代表著另起爐灶麼,還是有別的目的,不得而知,可是無論如何,這一趟,總是要有人走。

事情近在咫尺,而中國的立國大典,也會在明年開春之後舉行,也就是說,滿打滿算,也就是半年的時間,必須要確定下來。

面對著定海軍沉重的壓力,北宋的中樞,效率出奇的好,很快就確定了一些大致的方略,比如說互派使節這個要求,當場就同意了,讓孫悅希到北宋汴梁遞交國書,並且確定下使節的具體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品級的使節,並且使節有什麼權利和義務。

就這樣的,孫悅希只是在山海關這裡,等待了5天的時間,就得到方形,由理藩院的官員,親自的陪著,前往汴梁,面見仁宗,這個效率很快,孫悅希還以為,他在山海關這邊,可能要抱著持久戰的態度,說不定要等一兩個月的時間,誰知道這麼的快。

快了也好,定海軍現在建國,各方面的事情都非常多,哪怕是外交的領域,也只有一個北宋要打交道,可是他們還是被趙信專門的提點過的。

趙信因為身份,還有不想讓中國人自相殘殺的理念,並不想直接對北宋進行攻擊,可是不攻擊,不代表不做動作了。

現在定海軍在佔據了遼國,還有整個北方,相當龐大的土地了之後,暫時沒有多麼沉重的土地的壓力,龐大的國土,夠他們現在消化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沒有必要鬧的兵戎相見。

可是在和平的前提下,也不是沒有手段,外交和一些經濟相配合的方法,這在21世紀非常常見,經濟問題的背後,本身就是大量的政治問題,這些哪怕不懂得,看新聞就知道了。

定海軍更加出『色』的生活條件,對於想要過好日子的北宋國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吸引,如何最悄無聲息的做好這一切,儘可能多的獲得更多的移民,這才是外交部應該做的。

孫悅希也是這麼準備的,他在北宋多年的經商外聯的經驗,也讓他做這個,相對比較的得心應手。

北宋的鐵路,已經到了山海關的附近,只要是同意進入,那麼度就是非常快的,從山海關到汴梁,一千公里左右,在高鐵路之下,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抵達了汴梁,不過到了汴梁之後,孫悅希大概等了一週左右的時間,這才得以面見仁宗。

仁宗見孫悅希,是在大朝會上,這也是對於外交使節的最高的禮儀,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對於定海軍的態度,孫悅希在朝會之上,表現的不必不抗,先,遞交國書,主要是邀請互派使節,同時,在開國大典上面,邀請北宋足夠位份的人來參加的。

這些都是好多天前就知道的,實際上,這一次大朝會,也只是一個形式,一個確定兩國之間的邦交的形式,真正的交流,是在之後的。

在大朝會之後,仁宗帶著理藩院,還有韓琦等少數參知政事,在小範圍之中,召見了孫悅希,他也帶去了趙信給仁宗的親筆信,並且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趙信的歸宗問題。

這個曾經在幾個月前,韓琦剛剛回歸的時候,曾經提過的問題,再一次的在這個位置提起,著實讓仁宗有些吃驚,仁宗在定海軍滅遼之後,曾經想過,趙信會怎麼選擇,如果是認祖歸宗的話,那不是代表著,定海軍比北宋低一個層次。

在韓琦迴歸的時候,是有宗正在場的,當時就是準備,看情況,讓趙信重歸族譜的,可是因為韓琦所描述的,定海軍的戰鬥力,太過可怕的關係,這件事情,實際上是不了了之了,現在,當趙信重新提起的時候,仁宗表面上是不動聲『色』,實際上是欣喜的。

孫悅希到來北宋,就是這幾個任務,當面見仁宗,小範圍的提起了趙信的身份問題,之後,就把這個事情,交給了北宋來解決了,是與非,都不是他能夠做到的,趁著這機會,在北宋已經建立使節府,並且開始投入了工作。

這些擺在明面上的東西,肯定要受到北宋的監控,這一點,誰都知道,可是監控就不能做事了麼,有些事情甚至可以高調的明面做的,比如說,招工。

兩國既然是和平相處了,那麼處於人員的需求,招工就成為了可能,在給出遠高於在北宋的收入,並且每年給予北宋相當的管理費的前提下,這種招工成為可能。

聽起來有些熟悉,這就是趙信,根據21世紀的那些勞務輸入做出來的,東南亞,甚至曾經的中國和印度,都有類似的勞務出入,不過那些勞務輸出,是純粹的勞務輸出,人過去只是掙錢的,到了時間之後,還是哪裡來的回到哪裡去。

這並不是這些勞務輸出不想留下來,這是因為在後世,基本上權利意識都在覺醒,各國都對人口流入進行控制,不是全部不給入,但是這些勞務輸出的底層這些,是絕對不可能的。

如果真的放開,這些勞務輸出,有幾個人能夠回國,基本上都去國外的花花世界了,苦上幾十年,讓兒孫們有更好的環境。

在21世紀,很少有國家做到,可是在這個時代的北宋,不,確切的說是,是現在的定海軍,工業化帶來對人力資源的無限渴望,別說是幾十萬幾百萬,就算是把整個北宋的全部人力都給填進去,定海軍也收的下,這就是初衷。

用和平的方法,合理的把人弄過去,這才是定海軍應該做到的,真的把北宋絕大多數的人口都給弄到定海軍了,土地還成問題麼。

哪怕現在,趙信因為仁宗的關係,因為自己的理念,不去拿下北宋的土地,北宋就能夠守住麼,至於這麼多人,到底怎麼的養活的問題,那就更加不成什麼問題了,土地很難拿麼,在北宋就已經是整個世界,文明程度最高,各方面都比較尖端的,定海軍可以吊打北宋的前提下,又擁有各種戰艦,拿下幾片土地是沒問題的。

西伯利亞太過艱苦的,東南亞就不錯,真的覺得熱的話,那就向大洋的另外一端,趙信一直都在向著那個方向努力,美洲大6,這個從文明開啟的時候,就跟歐亞非大6進行隔膜的地方,卻孕育著無限的希望。

玉米,土豆,紅薯,三大作物,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在絕大部分的歐亞大6,產出都在5石以下的時候,他們輕鬆可以翻一倍,代表著同樣土地,可以養活更多的人。

更別說,還有花生,向日葵的,番茄,辣椒的等應用範圍更加廣泛的東西,這些東西,要麼是不錯的經濟作物,要麼是不錯的調味品,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補充。

以一個國家的使節的名頭,出來招工,這恐怕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北宋絕大部分的民眾,還不知道這個中國是什麼,可是定海軍,都聽過。

孫悅希就趁機來普及觀點,定海軍出兵拿下遼國,現在已經成立了中國。

遼國大家知道,定海軍大家也知道,可是成立中國這件事情,就不知道了,可是如果這個招工的物件,是定海軍的話,那就沒有多少問題了,別的不說的,定海軍多年之間,積累下來的名聲,這一點汴梁這邊的人員都知道,如果是在汴梁工作,可能報名的就要排起長龍了,只是到遼國,現在叫中國去,有些太遠了。

外交人員開始解釋,比如說,現在到山海關,已經有鐵路了,未來很快的,遼國東京到山海關之間的鐵路也會貫通,去一趟,也就是3天左右的時間,同樣的待遇優厚,會比現在汴梁的工資水平提升一倍左右。

這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汴梁的定海軍僱員的工資水平,在汴梁,絕對是高的,比起普通店鋪的掌櫃的還要高,在提升一倍,可能麼?

沒什麼不可能的,汴梁的掌櫃的薪水是多少,每月大概就是6o貫以內,就算是加上分紅,每年也不過15o貫,可是定海軍最低的工資標準,已經過了6oo貫一年,說是翻倍,只不過是避免嚇住對方,畢竟,不是真正的到定海軍工作,誰會相信,對於一個一般的員工,都可以開出五六百貫的薪水。

解釋,說服,最關鍵的是錢到位,兩倍的工資,不能說立刻給付,可是一旦簽署了合同,就可以給5o貫左右的安家費,這一點,是任何一個店家都給不起,5o貫幾乎是兩三個夥計的一年的薪水的,這還是生意比較好的大店,就衝著這個,就有一些生活壓力較大願意簽署。

東京汴梁,集中了上百萬的人口,可是隻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官員,是貴族,是上等人,絕大部分,都是在貧困以下的,這才是歷史的常態,哪怕不是每一個人都願意背井離鄉,到一個完全不知道的地方去,可是衝著錢去的,一點都不少。

頓時,在定海軍的招工地,排起了長龍,甚至一定程度上面,影響了整個北宋的街道秩序,短短的1o天時間之中,簽署了基本的意向的,就過了2萬人,其中籤訂了合同,並且給予安家費的,就有8ooo人之多。

如此盛世,立刻就驚動了開封府,不過,這個驚動並不是讓開封府意識到了定海軍的目的,而是定海軍主動的上前,因為簽署了的大量的人員,如果全部到位的話,差不都就有兩三萬人,動靜有點大的,在之前的既定方案之中,最開始,是從底層招募,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開始給北宋好處,這個好處一定要大,以足夠吸引力,吸引北宋『政府』介入到了這個事情上面去,這樣才能夠從上到下的推行,並且找到足夠的人。

8ooo簽署意向的人員,一共放了4o萬貫的安家費,可是定海軍的計劃之中,給予北宋的管理費,是在安家費的3倍左右,也就是說,僅僅是這些人,一年會給北宋12o萬的管理費,因為招募的地方是在開封,自然跟開封府聯絡,準備直接支付。

哪怕北宋財務狀況好到了現在的程度,開封府又是北宋第一府,可是一次『性』12o萬的貫的收入,還是驚動了開封府,聽說是定海軍的事情,開封府尹也不敢擅自做主,立刻就又拿到朝會上面了。

nbsp;nbsp;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