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太后觀禮

作品:《皇宋錦繡

幾千人,就可以獲得12o萬貫收入,而且按照定海軍所說的東西,未來可能還有5萬到6萬人,對於小地方,一下子少掉了五六萬人,那就是大事了,一個小縣,說不定,就會失去絕大部分的人員,可是對於開封府來說,這絕對不成問題,過百萬人口,別說是少了五六萬,就算是少十幾二十萬,也沒有問題。

可是多了可能幾百萬,上千萬貫,這對於開封府來說,絕對可以稱之為的改變巨大的,最少說,一些公共設施建設,就可以付諸行動了的,不必等候中央的撥款。

不過這一次開封府的上書,再一次的上了內閣的會議,本身,這段時間,內閣正在頭疼,趙信的身份的恢復,一個死掉的皇子,要到底用什麼名義來恢復,這對於整個北宋的法理體系,都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可是對於仁宗和宗正而言,卻不是什麼壞事,趙信的認祖歸宗,代表著曾經這一片土地的兩個大國,北宋和遼國,都是同宗同源的,雖然還沒有統一,可是名義上,代表著趙宋統一了整個天下,獲得了歷史上,比起漢唐更加龐大的土地,這樣的誘『惑』可以說不小。

同樣的,對於仁宗而言,這也是好事,父子兩代皇帝,對於皇帝來說,那是基『操』,可是父子兩代同時為皇帝,而且還是不同的國家的,恐怕要追述到春秋戰國時期,同樣的,在這個時代,北宋和遼國,幾乎平分了整個東亞,兩國的領土加在一起,過了千萬平方公里,這可是一個龐大無比的土地。

法理跟皇權之間的衝突,如果換成以往任何的時候,北宋計程車大夫肯定毫不猶豫的懟過去,對於有節『操』計程車大夫而言,封還皇帝的聖旨只是基本『操』作,在大事上面跟皇帝爭吵,甚至噴的皇帝滿頭吐沫的,也都是很正常的。

為了名聲,而枉顧朝堂大事,這本身就不是出『色』的宰撫應該做到,哪怕是包拯那樣方正的,也不可能不顧現在情況。

趙信已經憑藉著定海軍,拿下了遼國,現在正準備開國,那麼就算是重新領回了身份,也不可能的繼承皇位,一國之君不可能冒著危險,孤身來到北宋的,除非是兩國開戰,拿下北宋。

這正是他們竭力避免的,而且作為老於世故的這些人,很清楚為什麼趙信會這樣要求認祖歸宗,那就是為立國稱帝做準備的。

歷史上,哪怕是農民軍的起義軍,在獲得了一定的地盤和權勢的前提下,都會美化自己的祖宗,而對於趙信而言,根本就不用美化,對於北宋朝堂的高官而言,都知道,他是仁宗的兒子,唯一的兒子,難不成,還讓他編別的身份,雖然說,用苗家的身份,也沒問題,可是仁宗心中會怎麼去想,這是一個問題。

正是這個問題糾纏不休的前提下,開封府提出的這個問題,韓琦的第一個想法就是,直接拒絕,這個時候,在增加一點移民的問題,還嫌整個北宋的『亂』子不夠多麼?

可是開封府提出來了一個管理費的概念,開封府到定海軍工作的人員,每年可以給開封府帶來不菲的管理費的,目前是每人15o貫左右。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哪怕是開封府的那些普通的夥計們,甚至是勞力,一年能賺到這些麼。

錢不是萬能的,可是當錢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可以誕生出可怕的力量,北宋稍稍會計算的人,立刻就想到了之前到定海軍的幾千萬人,如果每人都給管理費的話,單純是這些人,北宋就可以吃飽了。

現在定海軍已經立國了,再追著這些人收管理費,那麼肯定是不行的,可是現在過去的呢?

按照開封府所說的,現在就是o人左右,就可以給開封府帶來12o萬貫的收入,如果這個數字是8萬的話,豈不是12oo萬。

巨大的資金誘『惑』,再加上這並不是移民,而是持續不斷的收入,這種情況之下,麻痺了包括韓琦在內的北宋高官,他們立刻覺得,這樣應該是可以考慮的。

很快的,開封府還有戶部的一些官員,開始跟丁海軍進行接觸的,這一點也在孫悅希的預料之中,錢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雖然代價有些大了,只不過,只要跟北宋『政府』合作,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從北宋獲得移民,這些人,到了定海軍,會留下麼,結果是肯定的,除了冥頑不靈的,只要見識到了定海軍的達的,還有出『色』的福利待遇,留下是大機率的事件,為此付出的資金,並不能直接讓北宋跨越武器的限制,成為定海軍的威脅。

很快,早經過了稍稍的商量之後,定海軍跟北宋簽訂了第一個合約,不是什麼戰爭和和平方面的,而是一個奇葩的對外輸出的協議的,北宋會在3個月的時間之中,在整個北宋,招募15o萬到2oo萬的勞動力,輸入到定海軍進行工作的。

這中間,北宋將會一次『性』得到15o貫的管理費,並且還有5o貫的人頭費,至於給那些勞動力安家費5o貫,也是額外。

按照這個協議,定海軍將會付出25o貫一個人,在2oo萬這個數字之下,一年的時間之中,會付出5億貫的成本,這筆錢,比起北宋歲入都要高的多,而且是每年都有,有了這筆錢,北宋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甚至一定程度上面,一些以前沒辦法開啟的工程,就可以開啟了。

達成了這個協議的開封府官員,還有戶部的官員,在考評之中,當然是上等,他們絲毫都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也成為了北宋一個相當關鍵的轉折,被稱為最為愚蠢的一個條約之一。

簽署了這個協議之後,孫悅希來到汴梁的任務,基本上也就完成了,一次『性』簽署的2oo萬人,恐怕也是極限了,可以預見,這些人,肯定不會部都是汴梁還有京畿的,必然會分佈在北宋的各個地方,到時候,定海軍等於擁有了無數的宣傳人員,哪怕不用的定海軍做很多的動作,就會有無數人願意嚮往來到定海軍,更別說,定海軍一定會給他們行使很多的方便。

如果以三年,或者五年的話,被活動到定海軍的人員,可能會是這個總數字的數倍,這些人,是不用定海軍拿錢,這個被稱之為偷渡,在21世紀,都無法完杜絕,現在有心算無心,等到北宋現問題的時候,一切都塵埃落定了。

北宋一共才過一億的人口,扣除一些老人,孩子,真正壯年的人口,可能就是七八千萬的樣子,之前定海軍已經弄走了3ooo多萬了,如果再弄走的一千萬的話,那麼雙方的人口就會生倒掛,而定海軍的人口增長率,遠比北宋更高,這不但是重視的問題,也有醫療保證和各方面壽命的增加,一旦越,就絕塵而去。

孫悅希的任務已經完成了,他卻沒有離開,主要是等待北宋的回覆,這個回覆分兩個方面,一個是關於趙信的身份的問題,這些日子,北宋的朝堂,因為這個事情吵的厲害,卻一直都在一定範圍之中,並沒有撕破臉也沒有激化。

孫悅希也算是深諳官場之道的,知道這只是各方的臺階,在一定的商議和決定底線之後,就可以宣佈了,透過的機率很大。

同樣的,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北宋派往定海軍觀禮的人員,這個變數也比較大,可能是理藩院副手,也可能是樞密院的樞密使,參知政事等等,規格的不同,最終,定海軍的接待也不同。

孫悅希沒有等待多長時間,就等到了最終的結果,趙信的身份並沒有恢復,已經死掉的,再恢復有些困難,可是卻可以以失蹤的皇子的身份,還是放在了苗妃的身上。

聽起來同樣有些匪夷所思的,當年苗妃的長子,因為意外失蹤,皇室秘而不,最終多方尋找,終於在慶曆四年的時候找到,當時只是獲封定海侯,沒想到,定海軍勵精圖治,以一軍之力滅掉了遼國,成為了遼國之主。

很匪夷所思,可是這個也算是能解釋的通的,把趙信的年齡加大了5歲左右,現在的歲數過了13歲,跟之前的8歲比起來,還更加讓人相信一點,畢竟趙信的外貌,更像是一個青年,而不是一個少年,真的原來的版本,不但要推翻,為什麼病死的說法的,還要解釋為什麼這麼大。

反倒是這個,除了皇室,還有高層,誰知道,仁宗跟苗妃有沒有一個大兒子,是失蹤還是別的,這些都是皇室秘聞,誰能夠說的清楚,這恐怕也是想了很多,最終的折中的方法。

這也算是一個收穫,趙信的要求只是一個名義而已,認祖歸宗主要是仁宗和苗妃對他的好,雖然他之前也回報了很多,可是這樣的位序還是可以接受,至於是原來趙昕的身份,還是現在,趙暉的身份,都無所謂。

不過,讓孫悅希有些意外的是,關於前往定海軍觀禮的人員,暫時沒有定下來,會在定海軍開國大典之前一個月的時間通知定海軍。

北宋定不下來,或許是沒有找到合適去的人吧,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只要提前一個月告知定海軍,甚至不用一個月,在抵達之前兩三天的時間,通知定海軍就可以了。

在定海軍,各種的物質非常的豐富,不用提前的準備,只要稍稍的注意一下就可以了。

到這個程度,孫悅希的任務基本上完成了,他差不多準備離開了,與此同時,第一批簽署了合同,差不多4萬多汴梁的百姓,這些簽約的百姓,將會乘坐不同的列車,前往山海關,然後由定海軍接到遼國去。

4萬多人,一共付出了差不多萬貫,這筆曾經,已經快要接近的北宋賦稅三分之一的錢款,其中的大部分,都進入到了開封府,這也是的仁宗在會議上面定下的。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之中,開封府將會擁有規模龐大的資金,用於開封府的市政工程建設,這個依然是從定海軍得到的,為了改善生活,用水和廢水排洩,甚至大量的興建公共廁所,打掃公共衛生,需要投入資金是相當多的,可是這些卻可以增加整個開封形象,作為一個國家的都,甚至連一個邊陲小城都步入,那可是笑話了。

皇宮之中,仁宗剛剛休息下來,外面就傳來了一陣陣的喧譁聲,本來閉目休息的仁宗,臉上『露』出了苦笑的表情,最近這段時間,苗妃一直都纏著他,他都有些怕了,一向乖巧大方的苗妃,這一次,似乎是死心眼了,無論他怎麼說,完不聽。

苗妃的願望很簡單,要去定海軍觀禮,作為母親,她要求親眼看著兒子登基。

這句話是沒錯,趙信確實是仁宗和苗妃的兒子,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苗妃是貴妃啊,北宋的貴妃,跑到遼國去,這算什麼。

后妃連出宮都非常困難,一下子就跑到國外了,這讓他皇帝的臉往哪裡擱。

可是苗妃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她是仁宗的貴妃不假,他在定海軍,也是太后啊,去看自己的兒子,又不是去外國,真的不放心了,可以派出人員護送。

仁宗很是頭疼,在被苗妃『逼』了幾天,他也算是想通了,苗妃也是被『逼』的過了,親生兒子,從3歲之後,就沒有見過幾次,唯一見的,還是以省親的名義去的,也就是那幾天。

現在,是兒子最關鍵的日子,一定情況下,千載難逢,在這個前提下,苗妃有這個執念也在所難免。

想通了之後,仁宗更加的頭疼,他想通了而已,要想讓朝堂同意,那就是更大的問題了的,之前讓趙信認祖歸宗,已經讓朝堂上面爭吵不休了,現在貴妃出宮,還不是離開皇宮到汴梁,是離開汴梁,甚至是離開北宋,到外國,這是整個北宋,甚至是整個封建歷史上面,都沒有聽過的事情。

可是偏偏,這樣還有道理,如果換個人出國,那就是喪權辱國,那是一種恥辱,苗妃是什麼人,無論是真正的身份,還是宣揚的身份,都是遼國新國主之母,太后前往,那並不是屈辱,那是榮耀,那是確定兩國父子之國的關鍵。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