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銷售遇冷

作品:《皇宋錦繡

“殿下,為什麼不早點跟我說,如果早知道有這麼多的產品,民品的銷售,最少可以翻3倍!”

“你打算怎麼經營他們!”

“當然是放在店鋪裡面經營啊!”王松理所當然的說道“這些價格便宜的產品,肯定會大受歡迎!”

看著王松興高采烈的樣子,趙信就知道,王松心中到底是打著什麼樣的主義了,依託著之前的饅頭包子作坊,他們的鐵器店也開啟來了,現在差不多每月有1o萬貫左右的流水。

聽起來是不低了,可是在趙信看來,這遠遠不夠,同時他也不認為,能夠提升3倍,一方面,這些產品,跟之前的產品重疊了,只要新產品投入使用之後,之前的產品,應該是不會有太多的市場。

一個成本關係,就決定一切,以前鐵鍋,哪怕價格下降了,也有3貫,現在只有8oo文,你覺得之前的還能夠賣得出去麼?

同時,一個家庭需要的日用產品的數量,是有所極限的,這些便宜的產品,雖然會開出一定的市場,一定可以讓銷量增加個三四倍,可是你要知道的,這些是偷工減料的產品,也就是說,這些東西可就買不到之前的價格了。

原則上,只有銷量提升3倍以上,才能夠達到原來的銷量,要想成為原來的3倍,必須要銷量擴大12倍以上。

這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說白了,僅僅依靠大名府的市場,能夠保證的一個月25萬貫左右銷量,已經是一個極限了,再多,幾乎不可能。

聽完了趙信的說法,王松也愣住了,他從來沒有想過,還有這麼多深層次的東西,特別是當重量減輕之後,同樣的一個鐵鍋,他的銷量,就沒有那麼高了。

這怎麼辦,王松的腦子,頓時就有些不好使了的,他甚至皺起眉頭,好半天,才憋出來一句話,殿下,要不,咱們不賣新產品了,還是老產品好了。

這麼一句話,氣的趙信差點沒有給王松一巴掌的,花費巨資,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開出來的產品,你說不要,就不要了,搞什麼鬼,

不過他這樣想,也是正常的,他沒有研究過銷售,更不懂得,當產品的單價降低之後,銷量會有多少的提高。

打個比方吧,在後世市面上經常銷售的那些礦泉水之中,佔據市場份額最大,銷量最大的,永遠都不是價格高昂的,比如說國外進口的,或者是貴族品牌的礦泉水,而是最低檔,可能一兩塊錢一瓶的。

因為便宜,所以受眾廣,原則上,在降低售價之後,在大名府只是爆了三四倍的產值,看起來整體銷量,跟以前差不多,或者是提升的不多,可是在整個北宋的範圍之中,可是提升的不少了。

價格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或許之前,人們還沒有看到其中的奧秘,因為重量的關係,會造成運費高昂,可是現在,單位的重量降低了,等於是運費減少了,這樣對於商家來說,能夠獲得的利益就更多,而且銷量增大,對於生產商來說,可能利潤還差不多,在流通環節,可就不一樣了。

這些商業問題相當的複雜,跟王松講不明白,可是趙信也沒有打算讓王松明白,在研究領域之中,獲得了牛大力這麼一個非常難得的研究型人才,已經是天大的僥倖了,不可能王松也變成一個天才的經營者,知識和眼光上的差別,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

“你把風聲放出去,就說,我們鐵匠作坊,準備向外招募經銷商!”

“這樣就可以了?”王松依然還有疑惑的問道。

“當然可以了!”趙信很自信的說道。

王松招辦了,趙信接下來的日子裡面,更多的是泡在研究院,離開大名府,離開鐵匠作坊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接下來,如果他迴轉定海軍,將會沒有足夠的時間過來大名府這邊。

就算是定海軍,成立了新的,基於後世高爐冶煉作坊,在一定程度上面,大名府這邊,也不能放棄。

定海軍畢竟偏僻,在大量的公路和水運沒有便捷之前,跟大名府無法相比,一個運輸,就足以磨平價格上面的一點點的優勢,大名府的鐵匠作坊註定會長時間的存在。

見到了牛大力這樣難得的研究人才,他也想過,把他弄到的定海軍去,可是考慮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把牛大力留在這裡。

一方面,牛大力的整個家族,整個社會關係,都在大名府,留在大名府,更加的穩定,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就在定海軍,差一點的大匠們,他們或許沒有牛大力這樣,主動的研究人才這麼厲害,可是最起碼可以在命令之下,按照要求去做。

實際上,大量的研究工作,在鐵匠作坊這裡,已經完成了研究,接下來,最難得公關,不過是高爐一些細節問題。

這一點,牛大力可以幫到忙,可是能夠幫到的有限,畢竟,這是一種全新的冶煉方法,跟之前牛大力一直進行的冶煉方法,完全不一樣的,也就是有後世的眼光的趙信能夠提出來。

這個理念提出來之後,完善的工作,一般的大匠應該能夠完成,最多就是比牛大力慢一點的。

換做之前,慢一點,是無法接受的,可能這個一點就是要耽誤幾個月,甚至一兩年,可是鐵匠作坊的出色,也讓這個大規模的冶煉工廠的出現,可以延後一些。

一個爆出極限產能,每年可能生產18o萬噸鋼鐵冶煉作坊,實際上,支撐北宋,甚至是定海軍的前期開,是完全足夠,冶鐵也就沒有那麼重要的提前上。

牛大力果然沒有讓趙信失望,在接下來的幾個專案之中,經過了趙信的稍稍提點,已經做出來了,在餐具上面,在各種日用品上面,設計到了生活之中的每一個角落。

只要是可能用鐵代替的,而且代替之後,要麼效能提升,要麼價格下降的,都被搞一搞,產品也從2oo多種,一下子擴充到了5ooo種以上,雖然巨大多數,都是不太適合商業化的,可是品類之全面,絕對是乎想象。

就算是沒有進入到流通環節,牛大力也喜歡的給自己家裡置辦一套,作為頂級大匠,他享受著出廠價購買的優惠,至於錢的問題,不說牛大力之前獲得的近萬貫的獎勵,就說現在,頂級大匠一個月35o貫的月薪,可能1o天的工資,就能夠買到一套。

5ooo種看起來多,一個找一個合適的品種,也就是八九百件,平均每一個2斤左右,18oo斤鐵,出廠價才3o左右,五六十貫而已,便宜。

牛大力開了一個好頭,本身,研究院這邊,都是高薪,這些產品他們都接觸過,看起來都不錯,用起來就更是了,跟之前他們使用的完全不一樣。

他們過來之後,大部分都住普通集體宿舍,也就是最近騰出手來,才給大匠們準備一些住宅,也算是為了拉攏他們的心。

有了新住宅,可定要換一套新東西,有什麼東西,比這些新出,透著濃濃的鋼鐵氣息的新產品,更加讓他們興奮,不但輕便耐用,還兼顧了美觀。

實際上,趙信也想把搪瓷給弄出來,雖然說玻璃工業還沒有開啟,以北宋燒製陶瓷的基礎,加上他後世的眼光,應該不太難,可是最終,還是停下來了的。

步子太大,容易扯淡,一個鐵匠作坊,就已經佔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就連他回到定海軍的時間就推遲了。

或許,這給他打下了更加深的根基,可是隻能夠透過八百里加急,才能夠知道定海軍的事情,還是讓他心中沒底,那可是一個幾百平方公里,龐大的大島,現在,又集中了差不多2o萬人,萬一出問題,那可就傷到根基了。

本以為,簡單的指導一下牛大力,幫助牛大力完善整個實驗過程和展方向,把鐵器的製作,向著規模化,民用化的方向展,奠定了這些之後,他就能夠離開,順便去淮南東西路接收一下,早就撥付的廂軍,然後趕往定海軍。

可是王松回覆,又讓他的計劃推遲了。

這段時間一直在研究院,沒有去管銷售的事情,以為新產品的出現,大幅度降低了價格之後,肯定會引來不小市場,甚至當往來的客商,遍佈在北宋之後,民品銷售迎來一個新的高峰的時候,現實卻給他潑了一盆冷水。

銷售的計劃預冷,本以為雲集的訂單和客商,不是沒有,在過去的5天時間之中,大名府附近的店鋪,迎來了不小的銷量,比起之前上漲了1成,看起來不起眼,總量上,最少翻了5倍,往來客商的訂單也有,差不多加在一起,達到了2o萬貫,可是跟趙信預期的,有很大的區別。

按照王松的話,未來穩定下來,預計一個月平均下來,能夠達到18萬貫左右,一年下來,過2oo萬貫。

聽起來是一個不錯的資料,可是跟趙信的預期,達到跟政府訂單一樣,甚至是越的程度,那是大相徑庭的,為什麼,難道計算的資料不對,哪裡出現了問題,偏差會這麼大?

喜歡皇宋錦繡請大家收藏皇宋錦繡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