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作品:《造紙紀

此刻院長辦公室裡只有李銘和石正源兩個人。

“老石,你老是交代,這個小傢伙到底是誰的人。我可不相信你一開學就看出這個小傢伙有多少能耐,必定有人給你交了底的!”

石正源哈哈大笑:“當然是有人交代過我。你還記得老連嗎?”

李銘捏著白瓷杯子停了一停:“連蔚?他不是特造師嗎,怎麼收了個走造設路線的弟子?”

石正源搖搖頭嘆息了一聲,把魂力暴動的事情簡單說了一遍,就算他身為造設系的主任也忍不住說:“可惜了——“

李銘忍俊不禁:“你可惜個鬼,要可惜也是我可惜好吧。連蔚送他來京華,難道他是想——”

石正源搖搖頭:“老連說原來是有這個想法。不過自從小傢伙魂力暴動後,他就放棄了。造設系的學生自己的日子就過得艱難,老連哪敢還跟他增加壓力。是小傢伙自己選擇中這裡的。但我看這趨勢,只怕小傢伙遲早都會跟那群傢伙對上。老連大概擔心的就是這樣,所以然我好好看著他,別讓他捅大簍子。”

李銘哼哼了兩聲:“是金子總會發光,他不捅別人也要來捅。我看小傢伙悟性不錯,可以教一教。骨頭硬可以,只是別傻得什麼都充硬漢。剛強易折。拳頭收回來,是為了打得更重。”

“那你呢,你剛剛在小傢伙面前故作姿態又是為了什麼?”石正源摸了摸鬍子,表示自己一點也沒有被老傢伙糊弄過去。

李銘尷尬地笑了笑:“你有人拜託,難道我沒有人拜託?不過,不能告訴你是誰!”

“切,吊胃口,當我有興趣知道啊?”

李銘低頭喝茶,笑而不語:那可是一個不老不死的老妖怪。

造紙學院的《造紙簡史》期末測試因故被打斷,不得不推遲一天換卷集體重考。

簡墨和薛曉峰等人走出考場時候,距離京華大學一年一度的元旦狂歡會,只剩下一天時間。

兩個特級的邂逅

京華大學始建於5635年,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曆史。作為整個泛亞地區最著名的學府之一,以其包容兼蓄,開明自由的教育風格、高質量的教師隊伍以及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吸引了各地優秀的學子報考就讀。

從這裡走出的學子大多成就不俗,在各自的事業領域裡寫上華麗的篇章,成為他人眼中耀眼的成功人士。而這一群人中還有一個極小的群體倍受關注,因為他們中間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毫不例外的成為京華群星中最璀璨的那一串明珠。

而這一串京華明珠的啟航,都是以大一那一年的元旦狂歡會為。

簡墨不知道每年的元旦狂歡會不但是京華大學在校學院的狂歡會,也是歷屆京華校友返校與恩師、校友聚會的日子。丁一卓沒有說,樓船雪也沒有告訴他,這是學生會內約定俗稱的規矩,作為客觀考研一個人能力的存在。雖然京華每一代的學生會成員都是學生自發自主選舉出來的,但是作為學生會的最高權力象徵,學生會主席一位人選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校方,比如往屆校友。

最受關注的,就是每年一年被學生會現任成員舉薦的新面孔,他們的人品、素質、能力到底是什麼樣子,是每一年校友返校後談論的焦點。

“這位先生,不好意思,後臺整在準備工作中,不便參觀。請去那邊的休閒區休息。”身著黑色改良中山裝的學生禮貌的攔住了一位好奇的訪客。

中年訪客微笑著說:“我也是京華的校友,很懷念以前的校園生活,尤其是每年的元旦狂歡會。我只進去看一看就出來,不會耽誤很久的。”

“如果您對後臺工作感興趣的話,可以在我們休閒區用手機登陸校園網瀏覽一下最近的晚會籌備花絮,那裡有免費wifi。不過為了晚上給包括您在內的所有京華學子帶來最好的表演效果,我們只能允許工作人員出入。作為京華的校友,您一定能理解是不是?”

中年訪客看了一眼門內來來往往的黑色中山裝男生和亮紅色蓬蓬裙女生:“你們這次倒是沒有都穿校服啊。”

學生依舊禮貌地回答:“是啊,這次有贊助商專門贊助了一批服裝,從普通服務生到主持人,都有專門的禮服,全部都是由十年以上的老裁縫製版製作的。”

“這麼大手筆的投入,好像很難得。”中年訪客目光灼灼。

“聽師兄師姐們說,在近幾年裡好像是僅此一次。更久的歷史就不知道了。”

“對了,我看會場會面好像還搭起了現場投票柱,憑……學生的一卡通來投票最喜歡的節目?另一邊還有飲食區?這次你的文體部策劃的挺周到的。”訪客稱讚道,“而且這一次參與狂歡會工作的學生好像挺多的。我記得以往好像也就學生會的十幾個人和各學院的選派一些班幹部,人少事多,走路都用跑的。剛剛我過來看見門口迎賓的八個女生,感覺真是不錯。”

“其實,這次狂歡會的工作人員除了您說那些外,都是自己報名參加狂歡會的志願者。那些迎賓的女生都是從酒店管理系的志願者中挑出的,形象且不說,她們鞠躬的角度,微笑的幅度和抬手的姿勢都是專業,自然與往屆不能比。當然,我自己也是志願者。”學生微笑著解釋。

“哦,志願者?以前可沒有聽說過呢?這主意聽上去不錯,誰想出來的呢,可以為我介紹一下是怎麼回事嗎?”

簡墨自然不知道後臺外面可憐的門衛志願者被一個接一個的訪客糾纏著追問各種問題,他正坐在後臺的最裡面,帶著耳機合著眼睛養神。

不遠處文體部的部長正在和所有的節目負責人一一核對人員、服裝、化妝、道具等等是否到位,主持人們最後一次排練串詞並且再次重複各種意外情況的應對方案,導演拉著燈光師,音響師,舞臺道具等人最後一次檢查裝置情況,報道團的記者們最後一次檢查著自己的相機、備用電池、錄音筆、手機,錄影師……則在場外架起支架,後勤負責人正在打電話:“還有兩個小時就開始了,可以送盒飯和水來了。”

樓船雪這個時候進來時就是看見這樣一幅場景:每個人臉上都帶著蓄勢待發的興奮和小小的緊張,沒有茫然和慌亂,沒有疑問和忐忑,各司其職,各就其位,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再看簡墨,正在一邊閉眼休息,絲毫沒有打算在最後的階段再去提醒一下誰,重複一下什麼的想法。但樓船雪突然就相信,哪怕現在她宣佈狂歡會立刻開始,整個過程也絕對不會出什麼問題。

對於自己挑選出來的這個預備新人,樓船雪真是再滿意的沒有了。正準備去調侃這個一開始還懶得不肯插手的小師弟,一個黑色中山裝就跑過她的身邊,拿著手機螢幕對簡墨一邊劃一邊說:“舞臺已經搭建完畢,燈光架安好,錄影機到位,每個地方至少有一位志願者看管守著,有任何問題他們都會電話聯絡我。組長你看市場營銷的飲食區……這個是銷售區……這個是投票區……這個是休閒區,都已經就位。對了,休閒的人數已經比剛才增加了一倍的人數,我們製作的小宣傳冊被拿走了很多呢。廣場上的椅子已經坐滿了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