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太后是想借此一舉讓仗著打江山的功勞就漸漸不把皇上看在眼裡的親貴們看清楚了,愛新覺羅·福臨才是一國之主,是這天下的主人。若是有損了他的威嚴,鄭親王都要避讓,何況是其他宗室?

娜木鐘說完後就感覺一陣羞愧:“我還想著要跟她爭一爭,臨到老了,人家不過露了三鱗兩爪,我就抓瞎了。”

這個倒是無所謂,娜木鐘雖然不忿是福臨繼承了皇位,這麼多年來可也沒有想過要讓自己的兒子取而代之。她對博果爾的定位就是當親王當賢王,久而久之眼界自然就變得有點侷限。

孝莊與娜木鐘就正好相反,這十幾年來她一直都在與天爭與人爭,早就不是當初跟娜木鐘鬥得旗鼓相當的莊妃布木布泰了。

兩人的水準要是還在一個水平線上,博果爾反倒會覺得奇怪。退一步講,他也壓根不想讓自己額娘變成孝莊那樣,鬧到母子成仇的地步,那是何苦呢。

不過他看得開,並不代表娜木鐘也能看得開,一輩子的對手了,在皇太極在時娜木鐘比孝莊可要高了一頭,現在掉了個個兒,她一時接受不了也是很正常的。

博果爾並沒有出聲勸慰,反而抬手摸向自己被濟度打出來的瘀痕,裝模作樣嘆息道:“太后的算盤打得響亮,可憐我得去給他們跑腿,白費了不少力氣不說,也根本討不了好,您看看濟度把我給打成什麼樣子了?”

娜木鐘早看到他臉上一大塊很明顯的傷痕,不過見博果爾沒說,就強忍著一直沒出聲,見他自己提起,才急忙道:“什麼,是濟度把你打成這樣的?”

“可不是?”博果爾撇了撇嘴巴,“都知道是打給那位看的,他怎麼就好意思下這麼狠的手?”

娜木鐘本來看著並不嚴重呢,聽他一說還以為當真打重了,一聽就坐不住了,走到門口連聲讓丫鬟把府醫請來。

這點小傷不過用燒酒調和水粉擦擦就好,暫時頂上黃大夫空缺的府醫三兩下就處理完了。他又生怕自己做得太輕描淡寫,顯得兩位主子小題大做了,特意吩咐淤青散下去前儘量不要吃發物。

府醫拎著藥箱走人了,娜木鐘倒是想起來一事:“你把黃大夫派去給鄭親王醫治,如今親王去了,恐怕用不了多久黃大夫就該被送回來了。”

博果爾點頭道:“我明日就派人把他接回來。”他把自己得用的大夫推薦給濟度,那是看兩人關係好的份上,既然都要在孝莊面前裝決裂了,那自然應該由他上門去要人。

娜木鐘聽得一愣,沒有就此多說什麼。

————————————————————————————————————————

博果爾從鄭親王府上把黃大夫給要了回來,第二天就輪到福臨出面給他要人了——當然,福臨要的不是黃大夫,而是陳敬。

博果爾去江南這五六個月時間,福臨倒是跟陳敬相見恨晚,每個月都能抽上三兩天專門到他府上外院來跟陳敬閒聊。

可自從博果爾回來後,福臨一開始還頻頻上門,等他迎了董鄂氏進門,貝勒府的側福晉又是這樣一個名聲,福臨也生怕不小心再衝撞了,便再也沒有來過。

新年時忙忙叨叨的還不如何覺得,等鄭親王和新年的事兒都過去了,福臨閒了下來,就難免想再找人暢談一番。

以往這個人選都是落在安郡王嶽樂身上的,宗親中嶽樂的漢學出眾是數得著的,福臨跟他也相談甚歡。

但自從新年宴上嶽樂事情做得不大妥當之後,不僅弄臭了自己在宗親中的名頭,搞得福臨看他也有點不是滋味。

小皇帝一向自詡仁厚,孝莊下令讓喪儀簡辦本來就已經讓福臨堵得上了,嶽樂還這樣行事,他再對著嶽樂的臉,哪怕對方一如既往的恭敬謙和、誠誠君子做派,福臨看著都一個勁兒覺得彆扭,他再跟嶽樂交好總感覺跟對不住鄭親王似的。

嶽樂有些失了盛寵,福臨沒了說話的親近人,這時就凸顯出陳敬的作用了——這也是博果爾的目的,不然憑著上輩子那些矛盾,他沒必要這輩子急火火這樣明顯地坑嶽樂一筆,樹立這麼大個敵人。

福臨想再跟陳敬說說,卻又不方便再跑弟弟府上去,乾脆就伸手朝博果爾把人給討了來,想著今年正是科舉年,順帶著給陳敬個身份,也算是個得用的人。

他設計了這麼多步不就是為了這個嗎,博果爾自無二話,准許陳敬帶著他父親出府,回澤州老家參加鄉試,還贈送了一百兩金子當盤纏。

陳敬臨走前跪在他腳下痛哭流涕,把額頭都磕破了:“小的萬死不能報主子爺大恩!”

一百兩金子砸得他有點暈頭轉向的,但這不重要,襄貝勒對他的大恩在於向皇上舉薦了他,這才是通天之階。

博果爾不動聲色任他磕頭,半晌後才把人給扶了起來,笑道:“這也是你的造化,日後封侯拜相指日可待,唯須牢牢記住,你要對皇上盡忠效勞,萬死不辭。”

“若非主子爺提攜,小的何德何能能有幸瞻仰聖顏。”陳敬真心實意道,“主子爺但有吩咐,小的赴湯蹈火,推辭一句都不是個人!”

若不是博果爾掐準了福臨的脈,明示暗示他福臨的喜好,他也沒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刷夠福臨的好感度。

從這句話就能聽出來,陳敬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忠誠於福臨的臣子,把博果爾看做是有再造之恩的大恩人。博果爾琢磨著自己此時要是跟陳敬說自己是在謀劃著謀反,估計都能把陳敬嚇趴下。

他玩味地笑了一下,拍了拍陳敬的肩膀:“你在我府上當幕僚,這事兒瞞不住人,對你日後的名聲恐怕有礙。”

這倒是實話,陳敬前面三年都當著博果爾的幕僚,就算是當了官,也難免被人指摘是襄貝勒一系的,皇上要重用他,恐怕也會有些顧慮。

陳敬正想表示自己絕不會在乎這些,卻聽到博果爾不容商量道:“我在澤州為你辦了個新的身份,改名‘廷敬’,希望你忠心為朝廷辦事。”

陳敬眼淚才剛擦乾淨沒一會兒,此時又嗖嗖往下掉,感動萬分道:“小的陳廷敬,叩謝貝勒爺恩典!”他說著又跪了下去,乾脆利落地磕了三個響頭。

☆、嶽樂邀約

陳廷敬上輩子是庶吉士出身,可惜沒有問鼎三甲,但也很快就位極人臣了。他這輩子的比上輩子要高得多,博果爾並不擔心以他的本事和能耐會出不了頭。

送走陳廷敬後,他也沒有閒著,繼續跟幕僚們忙屯田的一應細節。這些人都是博果爾利用上輩子的記憶和到江南多方打探後挖出來的,他們都算是農事的好手,幫著對此瞭解不多的博果爾出謀劃策,派上了大用場。

他不清閒,外面也鬧得非常熱鬧,除了鄭親王出喪外,另一件大事兒就跟嶽樂有關係了。除去在新年宴上來了一次陰招外,博果爾倒是沒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