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棋家著作

作品:《圍棋血風錄

顧墨白參研《石室仙機》一個多月,每天困心衡慮,殫盡繁難,痛苦不堪,頭痛屢屢作。可在這樣的苦熬中,計算力也在不斷增長。他知道,能遇到這麼多困難的題目是一種幸運,少了這種磨鍊,就無法成為更強的自己。即使感到精疲力盡,他也強迫自己繼續思考下去。

前面的題目動不動就有半張棋盤之大,到後面又出現了整張棋盤的題目,從四邊到中腹密密麻麻地全是棋子。而解這道題,他足足用了一百六十七手,最終下成了雙活。最後,盤面幾乎全部被棋子佔滿了。一百六十七手一手都不能下錯,能做出這道題就可算是計算力群,那創作出這道題的人豈不是神鬼的化身?

謝春霖有時來聽顧墨白思考的結果,再對錯誤逐一點撥。顧墨白現,自己以為的答案竟有一半都是錯的。有些題目他已經想得很清楚,可經謝春霖一講解,他現其中隱藏的變化自己根本想象不到。

有一次,兩人在石室中閒聊,謝春霖跟他講起了傳世的棋譜,說“世間棋譜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手對弈的棋局,二是人為創作的死活題,三是定式或區域性變化。還有一種圍棋著作有關於理論,往往不附圖譜,不能算是嚴格的棋譜。早在魏晉時期,6雲作《棋品序》,梁武帝作《棋法》,王子衝作《棋勢》,便都是理論著作。真正的棋譜要到宋朝以後才出現,那時印刷術大大展,使得刻印棋譜成為可能。李逸民的《忘憂清樂集》,實為棋譜之濫觴。這本書既收錄了理論經典《棋經十三篇》,又彙編了三國以來歷代古譜,還記錄多種死活題和區域性定式,內容完備,奠定了棋譜的基本正規化。

“到了元代,死活題開始盛行。嚴德甫、晏天章合著的《玄玄棋經》,至今仍為人所推重。還有《通玄集》、《清遠集》、《幽玄集》、《機深集》等等。這些棋譜往往被私家秘藏,借棋譜而展為門派。鑽研《通玄集》的就叫做通玄門,鑽研《幽玄集》的就叫做幽玄門,爭鬥了近百年。後來,隨著各家秘藏的棋譜不斷洩露,對立也逐漸淡化。到了明代,這幾家的秘譜被彙編入了幾部大典當中,其門派也隨之消亡。

“明代印風大盛,出現了《適情錄》、《仙機武庫》、《萬匯仙機》、《玉局藏機》等大典,彙集了歷代著作之精華,並公之於眾,任何人都可以取而觀之,對棋界實在是大好事,圍棋從此風靡世間。明朝名家輩出,很多人開宗立派,開創了棋界新格局。可他們囿於前代舊習,仍想創作出秘傳的死活題集,作為本派弟子修習的獨家法門,以求過其他各家。現在各個道場保留的秘譜,多為當時棋手所作,由於嚴格保密,很多也只是耳聞,難見其詳,更不知質量如何。若從我派祖師留下的《石室仙機》來看,實在非同小可,不可等閒觀之。

“到了本朝,雖立國不久,但圍棋水平實為歷代之冠。名家國手不僅數量眾多,而且對弈頻繁,他們的對弈譜取代了死活題、定式圖,成為了最重要的棋譜。因為這些對弈譜能真實反映名家們的最高水準,而死活題、定式圖受限於區域性,複雜程度畢竟不如實戰。像李子燮的《弈墨》,收錄了過百齡、林符卿等人的對局,再加上季心雪前輩的評註,在立國之初成了大家競相學習的範本,我當年也在這本書上下了很多功夫。再後來的棋譜記錄的都是與我同期的棋局了。像黃龍士、周東侯對弈的《龍虎篇》,徐星友選錄的《兼山堂弈譜》,程蘭如選錄的《晚香亭弈譜》,這些你也都學過了。學習對弈譜和死活題各有利弊,對弈譜比較複雜,可以幫助棋手提升大局觀。但棋手對弈受環境所限,並非總能下出最善的著法,不像死活題,一道題可能經過數代人的修改整理,精細程度要差些。而且死活題針對性強,考察的是純粹的算路,對於提升計算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輩學棋,應相容並取,切不可偏重一端。”

顧墨白聽完謝春霖的介紹,才知道關於棋譜還有那麼多故事。而他最關心的卻是自己偷學了《無心譜》這件事。他問“師父,各家秘譜儲存方式未必一樣。像我們的《石室仙機》是刻在石壁上,也有些秘譜可能會抄錄成書,各派真能做到嚴格保密,毫不外漏嗎?”

“這可不好說。其實,關節在於讓什麼樣的弟子修習秘譜。像我們道場一代之中只有三五位弟子可以修習,都是人品棋藝俱佳的,一般都能嚴守門規。若是有些門派急功近利,想迅提升實力,讓大量弟子都來學習,其中就難免有心術不正之人,將秘譜偷偷抄錄出去,造成洩露。我記得多年前確實有過秘譜洩露的事件。”

顧墨白忙道“願聞其詳。”

“那還是在晚明年間,有位ah棋手蘇具瞻受業於徽派名家程汝亮,程汝亮授他一套《會弈通玄》,蘇具瞻引為秘寶。後來,他在鳳陽開辦道場,將此棋譜授予幾位得意弟子。數年後,蘇具瞻為了讓新建的鳳陽道場迅打出名號,主動向無錫道場提出對抗賽。無錫當時因為出了一個過百齡,被認為是圍棋勝地。若能一舉戰勝無錫道場,鳳陽道場自然可以名聲遠揚。當然,過百齡並不屬於無錫道場,否則蘇具瞻也不敢挑戰了。無錫道場當年名氣很大,生怕栽了跟頭,便暗地裡賄賂蘇具瞻的弟子,弄到了這套《會弈通玄》。這套棋譜除了死活題,還詳細記載了程汝亮獨創的數十種飛刀。這些飛刀若在實戰中突然使出,可以造成極大的殺傷力。可因為洩密,無錫道場便有了防範。到了對抗賽之時,鳳陽道場棋手們的所有飛刀都被化解,這才明白是秘譜洩露了。蘇具瞻公開指責無錫道場掌門範君甫偷學他家秘譜,範君甫自然不能承認。雙方矛盾越積越深,最後兩人進行了一場三十番棋的大爭棋,這一爭棋實是關乎兩大道場生死存亡之戰。當時認為偷學秘譜罪責極重,且手段卑劣,為棋界所不齒。只是鳳陽道場純粹出於猜測,並無真憑實據。究竟是真是假,只能透過爭棋來論定。若是無錫道場輸了,就要承認偷學秘譜,今後在棋界便難以抬頭。若鳳陽道場輸了,便要承認是誣告,以如此卑劣之罪名誣告同道,也將為棋界所摒棄。”

顧墨白道“兩家既有爭議,應該查證此事,再做計較,怎麼以爭棋來論是非曲直?”

“棋界與別處不同,這種說不清楚的事,以爭棋來決定最為大家所接受。誰的棋力更強,就是誰更有理。你可以把它理解為對棋士的尊重,不管到何種境地,都會給棋士留出爭棋的底線。只要爭棋獲勝,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可一旦爭棋失敗,就有可能身敗名裂。圍棋是靠實力說話的世界,只要實力夠強,別人就扳不倒你。你也下過爭棋,胡潤溪並非有什麼大錯,可一旦爭棋失敗,不就離開道場,不知所蹤了嗎?”

顧墨白心中一驚,這幾年來他從沒想過爭棋失敗帶給了胡潤溪什麼,師父今天提起,讓他也好一陣感慨。他又問“爭棋的結果如何?”

“最後十五比十三,兩局和局,無錫道場小勝。鳳陽道場只能吃個啞巴虧,從此聲名大損。爭棋後沒多久,蘇具瞻就去世了,他的弟子無力維持道場,最終將道場解散。烏國華以前就是鳳陽道場的棋手,後來流落到了光州。”

“無錫道場後來如何?”

“無錫道場雖然小勝,但戰績不足以服人,大家難免有些閒言碎語,很多人都不願去他們那裡學棋。到今日,他們已經沒落成了一個小道場,再不復當年之盛。”

顧墨白聽完這個故事,不免心中惴惴。他沒想到,一次秘譜洩密事件竟關係到兩家道場的興衰。自己偷學《無心譜》的事若傳出去可還得了?說不定連白雲道場都要受牽連。他打定主意,決不能向別人透露此事。

喜歡圍棋血風錄請大家收藏圍棋血風錄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