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入京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ps本來想寫一章皇城根底下的傲慢,想想還是算了,以偏概全不是小白君(從此以後就改名小白,早知道就不叫黑蘭度,直接叫白蘭度)的作風。

令人驚訝的是載湉面對日本人的邀請猶豫不決,讓載灃急的跳腳,再不走就來不及啦,說不定華軍已經從唐山附近出,下一秒就會開進北京城,到時候想走也走不了!

“陛下,趕緊同意吧,回到滿洲後你還是皇帝,我們一定盡心輔佐、重整河山!”載灃以為是載湉顧忌皇位,因此直言不諱道。

載湉是不想跑了,他想親眼見一見呂梁,說幾句話,到時候死而無憾。他早已灰心,根本不想繼續爭鬥下去,跟著日本人回到滿洲,損傷的還是華夏的元氣。

“你們走吧,我不走了,我想見見呂梁。”

明石元二郎決不允許自己的計劃出現差錯,尤其是載湉,一定要帶走。他朝手下使個眼色,一名軍官會意,上前猛地擊打在載湉腦後、並將其擊暈。

“載灃閣下,請理解我的做法,現在處於非常時期,當用非常之手段,一起離開要緊!”

不走也不行啊,這些日本人突然從和藹變成凶神惡煞,士兵們拉動槍栓、一副一言不合就開槍的樣子,容不得猶豫了。

皇族成員何止幾百口子,在日本人的槍口下這些皇族來不及收拾行囊,就被趕著走到了北門,那裡有幾十輛馬車等候,婦孺老幼上車後其餘人步行跟隨。走出北京城後現日軍已經集結完畢,只等匯合就要向北開進。

從山東逃回來的第二軍餘部、加上留手京津附近的日本軍隊,共兩萬一千餘人浩浩蕩蕩向蒙古開進。至於能不能完好無損的回到滿洲,那就只有天照大神知道了。

呂華的第一軍晚了四個小時,第一軍第一師抵達北京時紫荊城內早已人去樓空。主要是因為裝甲部隊需要等待後方的燃料補給,反而拖延了時間。京津地區的主要大城市都在一天內進入華軍的掌控範圍。尤其是天津,呂梁特別囑咐注意保護在天津地區的幾萬名熟練工人,相比之下,他們是過所有的、最寶貴的財富。就算再不喜歡千年古都,呂梁都要從現實角度考慮京津等大城市的影響,戰爭很快就會結束,穩定北方的秩序就要從城市開始。

華軍進駐京津後士兵們的刺刀可以讓混亂迅終止,不過具體的行政工作就不擅長了。呂華的精力還放在如何處理逃走的日軍和北洋軍上。與總參聯絡後,呂華接到命令,佈置圍堵從蒙古逃脫的日軍的計劃。裝甲部隊補給不易,呂華命令第一山地旅攜帶物資追趕日軍,但不要過於深入蒙古大草原。位於承德和赤峰的6戰師被委以重任,他們將派出大量偵察兵搜尋北方通道,一旦現日軍的痕跡、無比將其截住。不過呂華估計日本人不會走內蒙,而是從外蒙繞一個大圈,經********草原、穿過大興安嶺地區回到滿洲,這一路至少三千公里的路程。也不知道日本人能不能熬下來。

事實上山地一旅進入草原後不久就追上了日軍,幾次交戰後日軍一觸即退,不斷退向草原深處。山地一旅放棄追擊後日軍只餘五千餘人。日軍在戰鬥中被迫放棄了大量糧草彈藥等物資,缺少補給的他們在聯絡當地蒙古部落時,與當地人生衝突。滿清退位後飽受滿清折磨的蒙古人在大草原上掀起一股算舊賬的風潮,蒙八旗土崩瓦解,被滿清冊封的王爺貴族也宣佈與漢人滿族斷絕關係,勢力最大的喇嘛們也大量還俗。

日本人在草原上購買當地的肉類不成,便採取暴力掠奪的方式,幾個較大的部落消失在草原上後,激起了蒙古人的憤怒。他們組成十幾支規模幾百人的騎兵隊。跟隨日軍左右,不時騷擾。日軍抵達********時遭受蒙古人最大規模的攻擊。四千多名騎兵手舞馬刀衝向彈盡糧絕的日軍大隊。最終衝出包圍進入大興安嶺的日軍不到一千人,另外跟隨前進的滿族皇室剩餘不到三十人。在大興安嶺中這些人又遭到了呼倫春族等山地獵人的偷襲。在19o6年大雪紛飛的時候才回到滿洲,不過此時兒玉源太郎早已中途死去,率領這支一百來人殘兵的明石元二郎現瀋陽、長春等地已經被華軍佔領。終於透過死亡之路,卻現又回到原點,明石元二郎受不了刺激,當場自殺,其餘日軍士兵軍官也當場剖腹!

另一個方向,京津地區分薄了呂華手裡太多兵力,而且準備從天津登6的運輸船隊還沒有離開上海港,受限於兵力不足和補給短缺,呂華放棄了對袁世凱的追擊。

佔領京津並不代表著北伐結束,中原戰場上還有一支北洋軍重兵集團沒有被消滅,段祺瑞率領的北洋軍第一集團軍盤踞在鄭州以北,與華軍第二集團軍對峙。在開闢了徐州、山東、遼西三條戰線後,華軍沒有能力繼續在鄭州地區開展大規模的戰鬥,給了段祺瑞充足的喘息時間。不過現在另外三條戰線上的戰鬥基本結束,後勤補給線也完全開啟,囤積在鄭州的作戰物資也在增加,鄭州戰役的時機已經成熟。

山東戰役結束後,華軍第二軍從聊城出,攻佔河北邯鄲,截斷段祺瑞北上的道路。徐州會戰結束後休整幾天的華軍第三集團軍從徐州出,經商丘從東面威脅段祺瑞的防線。

“陛下現在抵達什麼位置?”指揮部呢,段祺瑞、吳長純等一種高階將領正眉頭緊鎖,從第二次北伐開始,這些人就沒有開心過,沉重的壓力讓他們努力完善防禦體系。只是在華軍三面圍困後,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化為烏有,華軍完全可以從防禦圈的空白處進攻,比如北方和東側。

“無線電聯絡斷斷續續,一個小時前聯絡上一次,陛下和馮國璋已經進入大同,估計三天後就會抵達太原。”

“太慢了!”段祺瑞敲敲桌子,這滿屋子裡也就他可以表達對袁世凱的不滿“陛下怎能如此糊塗?十萬苦力會將隊伍拖死,我早就建議陛下放棄那些瓶瓶罐罐,他就是不聽。馮國璋也是,怎麼不勸勸陛下?”

“多說無益,將軍,我們派出的部隊已經抵達晉城、長治、太原等地,正在構築防禦工事。不過恐怕山西也很難守住,我們得早做打算,是不是繼續派兵向西安方向移動?”吳長純說道。

“來不及了,華軍早已佔據洛陽,我軍要想西進,就得順著黃河和渭水進軍,中途肯定會被華軍的偵察機和偵察兵現。而且現如今我們第一集團軍手裡只有七萬人左右的兵力,不能分兵了。”

段祺瑞等人不知道的是,決定動鄭州戰役後,華軍就立刻行動起來。第二集團軍第三軍從洛陽出,攻佔潼關,北洋軍進入陝西的計劃成為泡影。東側的第三集團軍攻擊新鄉、牽制北洋軍注意力,第二集團軍在黃河南岸集中一千五百多門火炮,對黃河對岸的北洋軍陣地狂轟濫炸,將開戰以來不能主動攻擊的鬱悶全部傾瀉在北洋軍頭上。

持續一個小時的炮轟後華軍給了段祺瑞十五分鐘的考慮時間,要麼投降,要麼為袁世凱陪葬。強勢的條件讓那些高階將領們憤怒,卻又無奈,華軍有那個實力說到做到。此時段祺瑞仍沒有放棄,命令一部堅守陣地到最後一刻,以集結號為令,聽不到集結號不能撤退,然後率領第一集團軍主力逃之夭夭。

率部堅守的是第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徐世昌上將,段祺瑞給他留下了五千人的部隊和大量子彈、炸藥等,但帶走了所有的火炮和炮彈。

十五分鐘後華軍炮火再次襲來,躲在防炮洞中的徐世昌看著自己最心愛的兩名手下,不僅感慨萬分。當年一起打天下的袁宮保已經被權力迷昏了雙眼,要不自己也不會在袁世凱稱帝時主動要求到第一集團軍任職,現在段祺瑞跑路,自己堅守到最後一刻,也算不負與袁宮保多年的交情。不過這兩個手下自己是在不捨得讓他們送死。

“又錚,你是段祺瑞最信任的副官,為何不與他一起離開?煥章,你是第一集團軍最年輕的團長,段祺瑞讓你和他一起離開,你為何拒絕?”

站在徐世昌面前的徐樹錚和馮玉祥一臉坦然,他們兩是第一集團軍最耀眼的兩名年輕軍官,卻甘願留下堅守陣地,徐世昌覺得臨死前與這些青年俊傑聊聊天也很不錯。未完待續。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