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報復攻擊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憤怒帶來的必然是報復,無論是從個人的角度還是從全域性出,被命名為“11、9”慘案的事件必須進行報復。以前呂梁還有些畏畏尾,那支臨時組織的洋槍隊被視為攔路虎,苦苦思索如何在不招惹列強的情況下光復上海,現在終於有了合適的理由。

11月1o日,革命政府向參與11、9事件的各西方國家出宣告,要求交出參與屠殺革命黨的兇手,並且所有外國武裝力量回到租借地,不得干預振國軍進攻上海的行動。

這個宣告被理所當然的忽視,非但如此,洋槍隊的隊伍還有所壯大,第一批支援部隊從日本東京抵達上海,三千名日本士兵成為列強的底氣所在,再加上游弋在長江和黃浦江上的各國軍艦,光復上海的行動再次變得複雜起來。

不過,呂梁已經不在乎那些複雜緊張的局面了。11月1o日下午兩點,呂梁下達了對上海動總攻擊的命令,要求第三軍和增派的兩個師的部隊徹底擊敗盤踞在上海的清軍。

當大規模的炮兵開始轟擊清軍防禦陣地的時候,大部分清軍士兵都撤回到了市區內,隱藏在了民房之中。人數高達五千人的洋槍隊沒有像眾人預料的那樣頂在對前面,而是縮回到租界附近——在振國軍瘋狂的炮擊面前,只裝備有幾十門小口徑山炮的洋槍隊明顯不敢硬抗。

下午三點,振國軍進入上海市區,嘉定、青浦、閔行等區相繼被攻陷,遊弋在黃浦江上的軍艦噸位太小、火力不足,面對振國軍強大的炮兵也只能暫時撤到了長江之上。本以為會在市區內遇到清軍頑強的抵抗,沒想到躲在民房中的清軍士兵部分換上衣服、藏起武器扮成平民,一部分直接舉手投降,抵抗者寥寥。

這並不奇怪,在這段時間裡,大部分軍隊高層早已逃之夭夭,剩下的都是中下層軍官,他們沒有門路,也沒有足夠的金錢疏通關係,只能被動的等待在市區內。其實大部分人都事先做好了決定,等革命黨一來就投降!當上海道臺也向振****投降時,上海市區內只剩下徐潤的買辦團和洋槍隊依靠著租界還在抵抗,這裡也成了上海僅存的槍聲。

將租借地團團包圍後,振國軍沒有急於動攻擊,這裡有五千多名列強軍隊,而且租借地涉及的事情太多,貿然攻擊,造成的影響無法估計。所以,將其包圍後振國軍開始收拾那些參與“11、9”事件的清軍和官員。

事情很容易弄清,調查局就有參與此事人員的詳細名單,甚至精確到了每一個士兵的名字,大規模的清查和搜捕行動立即展開,大量的敵對分子也在此次清查中被找出。與此同時,穩定這個遠東最大的商業城市的秩序成了振國軍的頭等大事。

第三軍中有一個師的部隊留在了浙江負責維持光復區的秩序,攻佔上海的軍隊共有四個師,其中第三軍兩個,後來增派的第五軍兩個。第三軍持續作戰過一個月的時間,早已疲憊不堪,因此,攻佔上海以北其餘縣市的任務交給了第五軍的兩個師。

上海周圍的縣市城鎮富庶天下,從來沒有聽說這裡生過大規模的饑荒,這在北方人看來就是天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當年這裡為了抵抗滿清的侵略,曾今生過幾場非常壯烈的戰鬥,屠城時有生。可惜,時至今日,漢人們的民族氣節早已消失,反而成為了滿清的幫兇,願意為滿清殉葬的漢人數不勝數。

當然,每朝每代、每一個文明都會有投敵的事情生,但近代中國這種事生的頻率和數量都是世界罕見的。追根溯源,無非是封建統治者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改朝換代無所謂,只要不傷害自己的利益就行!這樣一來,民族氣節成為了一句玩笑,當滿清幾百年的奴性教育下來,曾今屹立世界之巔的華夏文明變得醜陋無比。

在這個時代,大部分人都甘願、甚至樂於當滿清的奴才,當百年過去的那個世界,仍有許許多多的人沉醉於辮子戲中,幻想著嫁給一個阿哥、看著某某王朝津津有味,奴性真是深入了這個民族的骨髓,彎下腰去成為了最時髦的動作。

蘇杭天堂又怎麼樣?富甲天下又怎麼樣?還不是一個卑躬屈膝的奴才!軍事佔領很容易,改變這樣的現實就很難了。不過呂梁也不著急,國人沉睡了太久,需要喚醒,需要一個成熟的政黨,需要一個睿智的領導人,真的不著急。

第五軍第一師沿著崑山、蘇州、常熟、常州一線北上,到11月2o日攻佔鎮江,南京就在眼前。上百們大炮的炮兵叢集讓列強的均將不敢輕易靠近長江沿岸,只能看著滿清在南方的統治土崩瓦解乾著急。

第二師從已經被佔領的湖州出,沿宣城、蕪湖、馬鞍山一線北上,兩個師最終完成了對南京的合圍,在上海出現的外逃一幕再次在南京上演。

與原本歷史不同,這次北伐給了滿清權貴們足夠的外逃時間,包括大量滿族人、八旗兵在內的、受到革命威脅的人全部逃到長江以北。他們的外逃以家族為單位,儘可能多的攜帶金銀珠寶,這讓光復長江以南後振國軍獲得的繳獲少得可憐。不過,他們家族中的存糧等大件物品無法帶走,有的被焚燒,有的成為了戰利品。而且權貴官員的外逃使光復地區形成了權力真空,一些不法分子趁機作亂,各地都有燒殺搶奪的事情生。

尤其是南京至杭州這片地區,兵匪盜之流數不勝數,地主豪紳家中駐有堡壘不用擔心,那些平民百姓就遭殃了。振國軍主力部隊不可能全部用在平定地方,這就要求在新的行政機構和暴力機關建立之前,要有一個臨時性、過渡性的管理機構。

於是,當初組建地方武裝對抗買辦團的那些人成了這項政策的最大受益人,他們被振國黨所熟知,有過合作,手裡也有一定的武裝基礎。以這些人為核心,大量登記在冊的地方民團被建立起來,振國軍派出部分軍官士兵充當指導員,負責訓練和指揮,維護地方秩序。

比如,江西南城地區的豪紳南文博就成為了撫州市代市長,負責一切行政事務,撫州地區的地方武裝也組成了三千人的民團,負責維護治安的工作。

南文博當初的果斷和勇敢給了江西地區黨支部負責人王強深刻的印象,部隊方面也極力推薦此人,而且,南文博擔任撫州市代市長期間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蘇杭地區是買辦們的大本營,傾向於振國黨的人比較少,所以民團的組建和秩序的回覆工作進展較慢。透過審查,南文博被調往蘇州,擔任至關重要的蘇州市市長一職。

南方的光復近在眼前,江西南昌也與11月7日被光復,之後大軍向江西四周擴散,準備將江西徹底掌握在手中,長江中下游地區只剩下南京一地沒有光復,11月6日上午,第六軍抵達昆明郊外,展開部隊後先由炮兵部隊展開攻擊,炮轟昆明城牆,並隨之展開步兵攻擊。惶惶不可終日的丁振澤聽說城牆坍塌,亂黨進入城區後,驅散外人,自己在總督府內上吊自盡,算是為滿清主子盡忠。振國軍對於這種人毫不手軟,佔領昆明後,振國軍將丁振澤的屍體掛在了城牆上,並在一側豎起木牌做滿清奴才的下場!

雲南戰事基本結束,攻略四川的行動被提上了日程。在此次北伐中戰鬥次數最少的第四軍已經將部隊移到了貴州和四川的交界地帶,不過與之前一樣,這裡的交通條件讓人絕望,非常不適合大部隊的前進,甚至小規模的滲透都會出現走失的現象。猶如一片原始世界,讓人望而止步。相對來說,雲南到四川的道路也不好走,但總比貴州強一些,所以,第四軍在等待,等攻略雲南的第六軍和三個山地旅倒出手來後,一起進攻四川省。

戰事接近尾聲,更大規模的工作隨之展開,南文博上任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治安,亂飛橫行,必須儘快結束這樣的混亂局面。隨他一起來的只有五十人的民團,要想穩定蘇州,就必須藉助當地士紳的力量。

革命政府對光復地區的整合有一套成熟的方案,經過福建和廣西兩省的試驗應用,表明這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