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府之國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雖然有成熟的方案,但南文博還需要根據蘇州地區的實際情況補充完善。原有方案分為四個部分,一是穩定上層,包括地主豪紳、富商、舊式官員等,對於這一批人,自強商會將揮最大的作用,他們將在自強商會的引導下開辦新式工廠,所需的機械、技術指導、技術工人等都由自強商會協助解決,資金和勞動力由當地解決,工廠開辦後自強商會還會提供銷售渠道,可以說只要加入自強商會,財富將滾滾而來。但是,只有按照政府法律條令辦事的人才可以得到優惠,劣跡斑斑者、欺壓百姓者、反對革命者都不會進入商會,反而還會受到各方面的擠壓。除了工廠,高產稻種是對地主、農民們最大的誘惑,以福建和廣西的經驗,工廠和稻種兩件大殺器一出,無往而不利。

第二部分是組建地方治安民團,在行政機構成熟、警察局組建之前,治安民團的權利非常大,除了少量振國黨員外,大部分都由地方勢力組成。這些民團之後將部分轉換為警察局警員,民團領導轉換為警察局、民兵團領導,這樣的誘惑不可謂不大,這是改朝換代之後權利的更替,地方勢力對此趨之若鶩,比開工廠和分稻種的積極性還高。

第三部分是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這是穩定地方的最有效手段。公路、橋樑、水利設施、房屋建設等等,需要海量的勞動力,這將分流大量的無地農民、失業人口、流民盜匪,大大的緩解人口壓力。而且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經濟的最直接手段,將帶動包括建材、鋼鐵、水泥、商業、農業在內的全方位提升。

第四部分是宣傳。透過報紙、張貼公告、電臺等方式不間斷的宣傳新政府的法律、法規、行政條例,除舊迎新,將振國黨的革命理念、救國救民的思想、新文化運動等傳播出去,以這種方式區分舊社會。

這四條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自從呂梁從惠州開始,這些就是他安身立命並展壯大的手段。工廠將使社會中上層成為利益集團的堅定維護者,會壯大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使經濟飛展;高產稻種會使減租減息等土地政策貫徹執行,減輕農民負擔、增加農民財富,從而得到了地主階層和農民階級的擁護;工廠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地方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並帶動整個地方向有序、富裕的方向展;民團的存在讓地方勢力擁有了一些權利,因此會更加積極的維護自己的權利,所以他們的行為理所當然的與振國黨重合,而且會讓地方治安狀況大為好轉;以上三種舉措使地方上大部分人都進入了新的利益圈子,成為了革命的一員,宣傳工作順理成章,舉個例子,蘇州新行的《蘇州晨報》,從19o3年11月29日創辦以來,第一次行的三千份報紙被一搶而空,第二次行的五千份同樣如此,直到將數目提高到五萬,才穩定了銷售局面。雖然蘇州地區文化水平要高一點,但每天五萬份的銷量還是在南方各個縣市裡遙遙領先。

當然,這是新光復地區的舉措,目的只是為了穩定地方,基礎一旦大好,以後的工作將會變得非常順利。

方案雖然明瞭,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員的缺乏。地方上得知那些可以使自己的家族膨脹的訊息後,態度立刻向革命政府一方傾斜,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剪辮子成為一種風潮,在蘇州城裡很難見到留辮子的人。

不過,地方上提供的人才還需要經過稽核、甄別、培訓等等,對此南文博只能區分前後順序,先組建比較容易的治安團,這也是他的強項。

“南市長,地方上的人都到齊了。”南文博剛送走前來勘察道路修築的廣州第三建築公司的3名技術人員,他們在幾名武裝人員的護送下將要勘察整個蘇州地區的道路情況、人口情況、資源情況,制定規劃供公司參考,建築公司將以他們的報告為基礎開展蘇州的公路建設。

“忙昏了頭,忘了這茬,走,咱們去會會那些大地主、大富豪們!”南文博對這名工作人員說道,這些日子真是太忙了,千頭萬緒,每天的睡覺休息時間不過5個小時,總算理出了些頭緒,今天那些人來,就是南文博邀請來商討組建治安團之事。

南文博“各位,實在不好意思,事情太多,讓各位久等了,坐!”南文博和振國黨人接觸久了,自己的行為方式也變得和他們一樣直截了當起來。

“南市長,咱們蘇州對革命政府是望眼欲穿啊,現在總算盼來了。”說話的是蘇州大地主蔣振,蔣家在蘇州算得上是大豪紳,那些級家族大多是買辦階層,隨著清廷官員逃到了北方,所以此時的蔣家成了蘇州第一家族。

“蔣先生,客套的話咱們不多說,本人不想耽誤各位財的時間。這次邀請各位來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聯合地方組建治安團,維護地方治安,詳細細則各位都清楚了吧?”

“清楚,報紙上都登了,再明白不過。南市長英明神武、大公無私,一心為咱們蘇州謀福祉,蔣某深感佩服。”

“呵呵,蔣先生,各位,我南文博以前也是江西南城的鄉紳,對各位的心思再瞭解不過,所以,我開門見山,各位也不要嫌我說話太直接。治安團的組建流程、組成人員、責任義務都在各位手上的細則裡,大家可以慢慢看。咱們這次的目的,是要分配蘇州各大家族在治安團裡的比例,革命政府只派出教導員,治安團的指揮由你們自己派人。所需的訓練教官、武器裝備全部由革命政府提供,如何?”

“再好不過,南市長,咱們蔣家是蘇州第一家族,理當佔據治安團最大的比例。”這是分肉吃,關係到以後家族在蘇州的勢力劃分,蔣振也不再客氣,直接出口道。

“老蔣,你不要睜著眼說瞎話,說起來咱們井家不比你們家族差,還不是原來那些大家族都跑了,才出現現在的狀況!”

“就是,要是按實力劃分,在座的都差不多,比例不能讓你們蔣家佔大頭!”

房間裡頓時亂成一團,涉及到此事誰也不會客氣。南文博不得不壓下眾人的爭吵,怎麼分配,自由一個方案。

“各位,蘇州治安團計劃組建兩千人,包括下面各鄉鎮都會有分部,至於比例,我也有一個方案,現在拿出來請各位探討。在組建治安團的同時,政府會在蘇州開展減租減息、基礎設施建設、開辦工廠等,治安團的分配比例,將以各家族在這些工程中投入的多少劃分,還有執行政府政策的深淺,也會成為考量的一環。”

報紙和公告上早有關於工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內容,而且非常詳細,但是應者寥寥,大多是不想冒風險,那些工廠的投入太大,一旦實行,意味著家族將把精力從土地轉移到工廠上。雖然已經有不少家族開辦了新式工廠,但那些和作坊差不了多少,家族的重心還是在土地上。

南文博針對此事,將治安團的組建與那些事結合起來,果然取得了奇效,突破口被開啟,蘇州的建設順利開展。這一計策也被政府推廣,應用到了其他新光復地區。

整個北伐戰事現在只剩下了四川和南京兩地沒有解決,其他地方雖然還有不少槍聲,但那是圍剿敵對分子、滿清奴才、土匪流賊的戰鬥,大規模正軌戰事都已結束。

19o3年11月23日,北伐戰爭的第五十三天,振國軍第六軍兩個師和山地一、二旅彙集在雲南和四川邊境,振國軍第四軍兩個師聚集在貴州和四川邊境,等待著四川戰役的開始。

雲貴戰役的戰鬥規模相對較小,即使是在昆明戰役中,消耗的物資也不多,而且也有充足的時間讓後勤部門補充各作戰部隊的物資。四川地區的地形除了成都附近的平原外,其餘地區全部是高山峽谷,好在雲貴之戰為作戰部隊提供了不少的經驗。

雲南北部的鹽津成了一個大軍營,兩個山地旅加上兩個步兵師,近五萬人再次聚集,軍隊就地購買不少物資,造成了這裡短暫的商業繁榮。大量商販聚集在此為軍隊提供服務,樂非和董大山抽空從市集上購買了幾條魚,準備為自己改善一下伙食。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