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11、9慘案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貴州暫時處於軍管之中,行政事務還沒有那麼複雜,為了儘可能的縮短軍管的時間,短期幹部培訓班的時間被壓縮到一個月的時間。所以,梁成面臨的學習任務非常繁重,包括法律、行政條例、機構執行、文化學習、處理流程等等,這是在舊時代無法接觸到的,也是無法想象的。但梁成樂在其中,不到四十歲的他感受到了久違的激情,這裡的氛圍讓梁成有了一種新生的感覺。

11月5日,上海,隨著槍炮聲的臨近,盛宣懷覺得越來越緊張,工廠的搬運工作進行的很慢,即使有大量的輪船提供運輸,但拆遷和搬運都需要時間。許多非常重要的重型機械根本無法搬運,而這些恰恰是最關鍵的裝置,還有大量的富商官員等待商船離開上海,他們擠佔了大量的海運資源,對此盛宣懷還不能說什麼,高官、旗人、富商,個個手眼通天,關係錯綜複雜,就連袁世凱都不想招惹。

匯聚在上海等待乘船離開的那些人足有幾萬,他們都是從江西、浙江等地逃出來的,攜帶著大量的家眷、貨物、財寶,這讓碼頭一片混亂,盛宣懷甚至有停止搬運的念頭,他的電報已經給了袁世凱,但還沒有得到回信。最捨不得這些工廠的,就是盛宣懷,這些有一大半都是他待人打拼下來的,被譽為“財神爺”的他靠的就是這些工廠和輪船招商局,怎麼會甘願放棄呢?

不過,就算將其炸掉,也比留給亂黨好,這是盛宣懷最後的決定,大量炸藥已經被安放,就等著亂黨進入上海的那一天。其實盛宣懷根本不必如此,他當成寶貝的機械裝置,呂梁根本不放在眼裡,那些裝置與革命政府下的工業系統根本不相容,而且非常落後。呂梁看重的,其實是那些工人,而上海大小工廠近十萬名工人卻根本沒有人理睬!這些,才是上海最大的財富。

可惜,呂梁的疏忽,或者說革命政府高層基因人的漠視造成了一個重大的損失,這個損失讓呂梁後悔不已,並開始對政府高層進行改革,希望能引入更多的社會人才,改變高層古板的工作作風。

陳天華是振國黨派駐上海黨支部的負責人,這裡是革命活動最活躍的地方,也是振國黨總部最重視的地方之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

得益於這些優異條件,還有陳天華擁有一定的社會名望,他的工作開展得非常順利,上海振國黨支部在19o3年的1o月份已經擁有五百名正式黨員,這些都是堅定的革命者,經過簡短的培訓後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情報蒐集活動等。

攻打上海之前,支部接到了上級的命令,要求配合調查局摸清清軍和列強武裝的具體情況,包括人數、分部、工事設定等等。陳天華認為這是上海黨支部最好的機會,革命浪潮席捲南方,極佳的革命形勢讓陳天華非常激動,甚至有些激動過度。心願達成,滿清即將被推翻,中國將迎來新生,這怎麼不能讓人激動?

陳天華認為,上海黨支部在此次戰鬥中應該揮更大的作用,而不僅僅蒐集情報。支部的黨員們都是鐵骨錚錚的漢子,願意為革命流進鮮血,而且支部手裡也有一些武器裝備,在上海民間擁有廣泛的革命基礎,支持者眾多,為什麼不動武裝起義,從內部擊敗滿清在上海的腐朽統治?這個念頭產生後,陳天華立刻召集支部高層商討,得到了大部分人的響應。這些高層其實都是熱血的年輕人,單純的紙面工作和嘴皮子工作怎麼能滿足他們的革命熱情?因此,上海黨支部決定動武裝起義,並且沒有向更上一級彙報。很難說陳天華為什麼沒有向上級彙報,也許是被火熱的革命熱情灼燒了大腦。

黨支部都是由普通人組成,調查局則由基因人控制,所以,當調查局得知此事後處理的非常遲鈍,上海地區調查局負責人認為這是上級的統一行動,沒有進行干涉,只是將精力集中在情報蒐集上,這也是陳天華能幹成此事的重要原因。

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陳天華等人召集了過三千名精壯漢子,由振國黨員組織行動,其成員大部分是革命意識較早覺醒的工人們。陳天華將其命名為“上海義勇隊”,要求成員們在左臂佩戴紅綢,以區分身份。並將成員們分組、下武器彈藥,安排對各處的攻擊。這樣的武裝起義在原世界中很常見,革命者拋頭顱灑熱血,廣州起義、武昌起義都是世人皆知的行動,其實還有很多不為人知。

只是,這樣的起義是盲目的,是在客觀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動的倉促行動,成功的次數很少。陳天華等人的思想還停留在舊時代,沒有經過革命政府的洗禮,沒有認識到這次起義是根本不必要的。

更要命的是,這樣的大規模組織在氣氛緊張到極點的上海非常扎眼,市內各種勢力都有耳目。陳天華等人的行動尚未動就被朝廷、洋人等察覺,他們動起義前最後一次高層商討在上海市郊的一處倉庫中進行,他們不知道的是,清軍上海駐軍、租界巡捕房、列強臨時組織的洋槍隊已經聯合起來,其目標正是這次起義。

11月5日晚,陳天華在這個倉庫中召集參加此次武裝起義的三十名高層,商討明天起事的具體計劃。其實眾人根本沒有用多少時間商討計劃和作戰細節,大部分時間都是熱烈的討論革命成功後的暢想,分享著革命的喜悅。

在北風中,敵人逐漸圍了過來,三百多名清軍緩慢靠近了這處倉庫,模糊的黑影還是能分辨的,可惜革命黨人安排的放哨人員也加入到了討論之中。清軍順利的靠近倉庫大門,終於被現,戰鬥隨之爆。

三十多名革命黨人措手不及,甚至沒有來得及拿出武器,湧入的清軍面對手無寸鐵的革命黨人毫不留情,槍聲響徹倉庫。這是一場屠殺,陳天華與眾多上海黨支部高層皆被清軍射殺,無一生還。

在倉庫戰鬥打響的同時,分散在上海各處的起義者們同時遭到了清軍、巡捕、洋槍隊的聯合打擊,在市區、郊區、租界都有戰鬥生。起義者們事先已經下了武器彈藥,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但戰鬥還是呈一邊倒的形勢。

上海黨支部的武器全部來自之前戰鬥中振國軍繳獲的清軍武器,黨部分得一批後分到了國內各黨支部,其中上海方面得到了五百支長槍,四十支短槍,5萬彈藥,還有一批用於製作炸彈的炸藥。按照計劃,會在攻取軍火庫後奪取其武器,彌補不足。所以,起義者中擁有五百多支槍支,抵抗非常激烈。

槍聲響了一夜,上海市區的民眾事先感受了一下戰鬥的氣氛,三千多名起義者只有六百多人成功逃脫,其餘的全部戰死。上海的革命力量在此次戰鬥中損失殆盡,他們都是革命的中堅、核心和支柱,這樣的損失可想而知。而且,上海是全國革命力量最集中的地區,由先進知識分子組成的革命者,每一個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沒有遭受次難,他們將在新中國各個領域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實在是太可惜了。

調查局隨後上報此事,他們察覺時已經為時太晚,起義者在一夜之間被剿滅,調查局也沒有多少武裝力量,根本沒有辦法阻止此事的生,只能在事後盡力協助革命者的躲藏。

呂梁大為震怒,這是他穿越以來最憤怒的一次。這之中既有對滿清、列強的憤怒,也有對自身不足的自責。滿清、列強是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這毋庸置疑,對於他們,早晚有一天會將這個血債討回來。但冷靜下來,隨著調查的深入,呂梁現此事完全可以避免,尋找原因,黨部對各分部、支部的監督力度不夠,陳天華的自作主張,調查局的漠視都是原因。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只有呂梁自己心裡清楚,那就是高層眾多的基因人思維僵化,不可能面面俱到,拿此事來說,黨部對人事安排的問題,命令細化的問題,監督的問題等等。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