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股份換土地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商談的地點被呂梁放在了惠州吳家的一處宅邸,收到帖子的鄉紳全部到齊,吳石敏先在前廳迎接眾人。看人都到齊,呂梁從外面走進來,坐到了吳石敏旁邊。二十多個人圍著橢圓形的桌子坐了一圈,這是呂梁的惡趣味,仿造後世會議室佈置的,桌子是新打造的。看著有些不知所措的眾人呂梁很想和馬龍.白蘭度一樣慢斯條理的舉起手,用沙啞的聲音說著先生們,感謝吳先生提供的會談機會,話說黑手黨老大還真是氣勢!

“各位,這位就是呂梁呂先生,自強棉紗廠是本人和呂先生合辦。呂先生,這位是董老爺,這位是宋老爺,這位是張老闆……。”吳石敏給相互介紹了一遍,眾鄉紳老闆早就在打量呂梁,原來不是吳石敏自己辦的廠子,我說他哪來的機器、資金呢!

呂梁站起來笑著和眾人見禮,供了一圈手之後呂梁從身後的基因人秘書呂五那裡接過一份檔案,笑著說道“各位論年齡都是呂某的長輩,在下從海外歸來,有什麼不當之處還請擔待。我手裡的是前一段時間自強棉紗廠的生產、銷售情況,還有下一段時間的計劃。”

呂梁說完眾人睜大了眼睛,趕忙把手中的茶杯放下。這個後生真是爽快啊,這麼快就進入正題,咱們的心思還沒轉過來呢!呂梁把手中的檔案攤開,大聲說道“自強棉紗廠建廠兩個月,擁有蒸汽機五臺,紡織機三千五百臺,紗錠二十三萬枚,工人六千多人,截至目前共生產棉布三萬匹。下一階段我們將繼續擴張,預計到年底會有兩萬多名工人在廠裡做工,爭取將產品賣到廣東各地,把洋布都趕出去!”

這一番話讓眾人呼吸急促,一名年紀大的鄉紳因為心跳過快被送到後院緊急搶救。根本顧不得那位心臟病突的老頭了,原本很沉穩的董惠昌“噌”的站起來,用顫抖的聲音問道“這是真的嗎?”

吳石敏微笑著颳著杯子裡的茶葉,開口說道“是真的,各位有所不知,自強棉紗廠能有今天,一切都應該歸功於呂梁先生,他的後臺是美利堅安布雷拉公司,有技術、有機器、還有懂技術的工人(基因人),剛開始的時候呂先生只是讓我提供工人和場地,就佔到了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這麼一說,眾人綠的眼睛轉移到了呂梁身上,這個吳石敏怎麼這麼好運氣,碰到財神爺啦!

“呂先生,如果能讓董家參上一股,董家願意拿出工人、土地兌換,所需要的數目隨便呂先生開價!”董惠昌當機立斷,這年頭土地裡賺不到大錢,棉布不一樣,要是做成了就是一個搖錢樹!廣州那邊董家有一個麵粉廠,雖然規模很小,但收益確實不錯,現在已經是董家第一財源了,更別說規模龐大的自強棉紗廠。

“老董看上去老實憨厚,沒想到反應比誰都快!”眾人立刻跟著表示參股,有個帶頭的就不用不好意思了,這是個賺大錢的機會。

事先呂梁和吳石敏商量好,兩家各自拿出十股分給眾人,作為補償,呂梁拿出還在計劃書中的印染廠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給吳家。呂梁還有一個計劃沒有和吳石敏說,看到眾人的反應後自己知道是時候說出來了“各位,本人旗下的公司不僅有棉紗廠一個,不久的將來會相繼開辦麵粉廠、印染廠、鐘錶廠、成衣廠、水泥廠等等,都是可以參股的大廠,當然,現在已經盈利的棉紗廠我和吳老爺各自拿出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給各位,這二十股的分配用土地兌換,每一萬畝土地換一股,各位覺得如何?”

到這裡的鄉紳商人家底吳石敏都說過,都是擁有幾萬畝土地的大地主,董家等幾家甚至擁有幾千公頃,呂梁要用工廠的股份把土地都換到自己的名下,不是當他們那樣的大地主,而是透過基地提供的技術、高產種子和化肥廠的化肥解決糧食問題。自己的基業裡少不了農業這一塊,糧食問題穩定了,自己的基業才能穩固。而且也可以透過商業上的成功吸引更多的有產者將財產投入到自己這邊,釋放紮根在土地上的農民,為工廠提供勞動力。

屋子裡寂靜無聲,土地換股份的事情眾人來之前都有準備,但一萬畝才換一股,這對眾人來說有些麻煩,幾千年來傳承的、深入到骨髓的對土地的眷戀讓眾人拿不定主意,都知道一股棉紗廠股份比一萬畝土地賺錢的多,但那是土地啊,沒了土地那還是地主嗎?賺了錢不就是為了買地傳家嘛!

呂梁也不著急,讓呂五將檔案到眾人手中,他相信等仔細看過棉紗廠的資料和自己制定的輕工業展計劃書後眾人一定會同意置換協議。而怎麼分配就交給吳石敏好了,他是地頭蛇,知道怎麼選擇最佳的盟友。

會議結束後呂梁就回到了鋼鐵基地外新建的院子,後院就是基地的大門,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隱藏基地的秘密。吳石敏在惠州的宅院等著,果然,三天後眾人6續回到這裡,相信是回去召開了家族會議,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家主就能拍板決定的。二十三個家族,最終有十七個家族同意置換協議,這已經出乎呂梁的預料了,看來南方人的商業意識就是強,這個時代能有這個魄力的很少,要是放在北方,估計有些難度。

輕工業計劃書是呂梁結合基地基因人的建議制定的,以海豐為中心,建設一大批上規模的輕工企業,由呂梁和眾鄉紳共同參股。只有一家棉紗廠還是顯得太單薄,呂梁相信那些敏感的商人已經注意到了自強棉紗廠,這個時代可不是公平競爭的時代,賣不出去就打這種強盜邏輯才是主流。西方上百年的東方貿易損失了大量金銀,但就是賣不出去自己的產品,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把一切都擋在了外邊,最後用**才開啟了局面,用艦炮開啟了貿易通道。所以說如果覺得呂梁的工廠是一個威脅,那些人絕對會不擇手段的阻止這邊。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有些單薄,但整個惠州的力量就不容小覷了,他們代表著遍佈廣東全省的商人、官員和同鄉等關係,對抗風險的力量絕對強大。

而輕工業展起來後呂梁的重心將放在重工業上,那才是激動人心的東西,現在產出的鋼鐵還是鋼鐵基地生產的,等自己的鋼鐵廠建立起來時自己才算真正的扎出騰飛的翅膀。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