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銷售狂潮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近代中國棉紡織業開展較晚,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務運動舉辦的輕工業時期,紡織業開始興起,在引進外國機器後先是繅絲廠、軋花廠的開辦,之後是小型的紡織機器製造廠,最後才是呢絨紡織和棉紡織業的興起。1889年上海機器織布局建立,有紗錠枚,布機53o臺,是中國設立機制棉紡織廠之始。此後,中國自辦的棉紡織廠在沿海各地相繼出現,到1911年已有紗錠83萬枚,布機2ooo餘臺,初步形成中國棉紡織工業的生產規模。

開辦一家上規模的棉紡織廠往往需要大量的資金注入,而且需要的時間很長,但這些都不是制約自強棉紡織廠的因素。生產所用的機器、廠房需要的建築材料、開工需要的原材料都由鋼鐵基地提供,只需要一些人工即可,成本低的可憐。而機器的安裝除錯、工人的培訓都由基地提供的專業基因人負責,邊生產邊熟悉流程。自強棉紡織廠甚至可以二十四小時開工,絕對不會出現原材料缺乏的問題。對於這個時代來說,自強棉紡織廠具有無與倫比的強大競爭力。

海豐縣城主大街上,一大早吳老爺家的棉布店鑼鼓震天,鞭炮齊鳴,引來無數圍觀者。

“郝掌櫃,你們店這是搞什麼名堂啊,一大清早,這麼大陣勢!”一位與棉布店郝掌櫃相熟的人問道。

“董掌櫃,你且稍安勿躁,一會咱們家吳老爺親自過來主持言。”郝掌櫃對董掌櫃拱拱手說道,其實兩家算是競爭關係,都是開的棉布店,但董家根子在惠州,人家也是大鄉紳,不比吳家差,因此兩家的棉布店得以共存,誰也不敢吞併誰。

吳石敏站到棉布店門前的石階上,對著圍觀的眾人大聲說道“各位鄉親父老,吳某的棉布店今天新上棉布五千匹,質量可靠,價格低廉,歡迎各位賞光,前一百位購買的顧客享受本店五折優惠!”

董掌櫃大聲叫道“吳老爺,這怎麼行,不能隨便降價啊!”吳老爺拱拱手說了聲抱歉,然後轉身回到裡間,這個董老三還真當自己是個人物嗎,他董家把手伸到咱的地盤來還這麼囂張,這回看我擠兌死他!

還真是這樣,吳家的棉布店表銷售的棉布潔白光滑,絕對是上乘棉布,一匹布的價格竟然比洋布低三分之一,這不是白送嗎?吳老爺開恩不賺錢啦?圍觀的人群先享受到了優惠,看到棉布的質量和價格後立刻瘋狂購買,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了,不管是不是吳老爺開善心,先搶了再說!誰都沒有把這件事和吳老爺開廠子的事情聯絡起來,時間太短了,那廠子是一個月就能辦好的?

訊息很快傳遍縣城,甚至向周邊的鄉村擴散,棉布店一整天都在忙碌之中,五千匹棉布被一搶而空,吳石敏從廠裡緊急調配一批棉布,保證店裡沒有缺貨。晚上吳老爺拿著郝掌櫃遞過來的賬本喜笑顏開,一天的淨盈利過了三百兩,絕對的暴利啊,自己家族投入的資源少得可憐,回報可以說百分之五百的。這呂先生的大腿一定要抱牢,人家有後臺、有資本、有技術,還有能力,以後肯定還有好處!

第二批三千臺織布機、二十萬枚紗錠,這樣的規模在廣東地區也算是大型企業,能夠與自強媲美的棉紡織廠得說是上海機器織布局、湖北織布局,上海官商合辦的華新織布新局等大廠。但其成本不能與自強相比,比如說上海機器織布局創始於1878年,經過十二年的努力,終於在1889年12月試車,因此自強的能力是越時代的。

要不怎麼說吳老爺英明呢,這會自強棉紡織廠正在基因人的指揮下擴建,有了之前的經驗廠房建好後機器很快被運進來、除錯好後即可開工。這回工人招收吳老爺下了大力氣,自己的佃戶多得很,刨地能掙幾個錢?趕緊來廠裡做工!好在廣東接觸西方早,商業意識濃厚,對打工經商並不排斥。

自強棉紡織廠火熱建設,呂梁這邊也沒有停下,除了訓練護衛隊之外,第二個打算已經做好——他要把惠州所有的鄉紳、大商人、官方全部拉進自己的工業圈子,打造一個牢固的基礎,因此他決定拿出染色技術裝置、鐘錶技術裝置等輕工業技術裝置,相信透過自強廠的表現和吳老爺的現身說法能夠打動他們。自強廠崛起的時間太短,地方也算偏僻,還沒有引起這個時代的大鱷的注意,呂梁要儘快的夯實基礎,到時候擁有和那種大鱷對抗的本錢。

惠州的鄉紳、商人和官員其實是一體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整個國家都是這樣。吳老爺的事情其實都關注到了,派人檢視一下,棉布果然來自他的工廠,不到三個月吳石敏是怎麼做到的?這棉布已經鋪滿了惠州府,正在向其餘地方擴張,到處都是自強棉布的身影,而且質量非常不錯,價格比洋布都低,他吳石敏怎麼建成的工廠?

正在疑惑時一個帖子分別送到了那些人的府上,約某某某幾月幾日到惠州大酒樓一敘,共商財大計,吳石敏。

收到帖子的眾鄉紳不約而同的來到了董家的宅邸,這惠州除了吳家就是董家最有勢力,而且都是以經營棉布生意為主。幾個大老闆先碰了碰頭,“昨天收到吳老爺的帖子,說是去大酒樓聚一聚。”

“我也收到了,”“是嗎,我也是”眾人都點頭示意收到了帖子,“吳老爺的棉布店最近可是日進斗金、羨煞旁人啊!”

“我知道,他吳石敏在老家開了一個什麼自強棉紡織廠,好傢伙,我派去的夥計回來說那廠子比廣州那邊的都大,隔著老遠就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說是蒸汽機,真是氣派,你說吳老爺拿來的銀子和門路搞那麼大的廠子?咱們能不能參上一股?”最後這句話才是眾人聚會的原因,都眼饞了。

董家家主是一個年過六旬的老翁,從去年冬天開始臥病在床,不能理事,接待眾人的是他的大兒子董惠昌。“董老爺,吳家這麼囂張,董家難道一點都不著急嗎?”看董惠昌端坐一旁,只是看著別人議論並不說話,有人憋不住了。

“各位,吳家廣下請帖,是個什麼意思並不知道。那個棉紗廠是個下單的母雞,咱們想參上一股還得看吳家同不同意啊。要我說參股的事情不一定能成,吳家勢大,底氣足。”董惠昌說道。

“咱們一起提出來,他吳石敏能得罪惠州所有的鄉紳不成?”眾人都搖頭,吳家還真不怕得罪,但這麼大的買賣擺在眼前實在誘人。

聚會臨終還是達成了協議,大酒樓聚會時向吳老爺共同提出參股的要求,這麼大的買賣他吳石敏沒有記得家鄉街坊,反而偷偷的自己賺錢,不地道!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