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一匹棉布

作品:《辛亥之鋼鐵基地

一切準備就緒,三千工人暫時充當建築工人,從基地拉出來的建築材料透過一輛貨車源源不斷的堆積在離基地幾里外的地方,要不是基地產能不足,還可以生產更多的貨車,再者也怕被人看見這種越時代的東西,所以都是夜晚運送的。

在基因人的指揮下工人們分別建設廠房、圍牆、宿舍、食堂和倉庫,吳老爺子在土地上還是很大方的,劃出一塊上百畝的荒地。不到十天時間,工廠已經有模有樣,隨著機器運過來,基因人開始安裝除錯機器,培訓工人。

棉紗廠那邊開展的很順利,呂梁讓呂一在那裡坐鎮,自己在基地中安排生產。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地的產能在不斷擴大,採礦車已經增加到十輛,暫時滿足了現在的需要。

“長,目前基地生產高等級基因人十名,分別負責基地的執行和棉紗廠的運作;基因人軍士一百名,負責基地的守衛;基因工人兩百名,負責整個基地的運轉。採礦車十輛,每天可以採集海底礦產一千五百噸,足夠現在的需要。基地生產的武器裝備和軍服等物資都已經裝備都警衛連,五臺蒸汽機和五百臺紡織機也生產完畢,棉紗材料方面,基地提供從海水中提取合成的棉花,等棉紗廠開始執行後運到那裡進行加工。”進行彙報的是基因人三號,呂梁為他取名呂三。鋼鐵基地孵化器的作用已經開始揮,憑藉先進的技術、裝置和充足的原材料,自己在外邊建立的工廠將很快生產出大量的工業製成品。

工廠的事情走上正軌,那麼軍隊的事情進入了呂梁的考慮範圍。他知道這個時代是有團練這種說法的,團練造就了李鴻章、張之洞等封疆大吏,最後形成了北洋軍閥這個怪胎。現如今呂梁也要藉助這個名義建設自己的軍事力量,但名字改了,叫護衛隊。

海豐有自己的團練隊伍,就是吳家一手包辦的,團練領是吳家的一位子侄,不到一百人,但人人有槍,不過是落後的後裝步槍,比毛瑟98差了老大一截。呂梁從工人中挑選出一百青壯作為第一批護衛隊成員,按照步兵連的編制進行整訓。訓練是隱蔽進行的,呂梁不想讓別人看到基地的訓練方法,十名基因人教官從警衛連中抽出來訓練護衛隊成員。等保證了忠誠度後就放槍支,進行射擊訓練。

樂非是附近的村民,十七歲年紀,家裡五口人,守著兩畝薄田艱難度日,吃了上頓沒下頓。本來家人想讓樂非進城混口飯吃,或者下南洋也不是不能接受的。還沒起程,正好趕上吳老爺招工,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樂非報了名跟著同村一起來做工的六人來到棉紗廠,蓋了幾天房子,門口的牆上就貼出了招募護衛隊的告示,一個月兩個銀元,管吃管住,這樣的好事誰不願意?都搶著報名,最後樂非成功被錄取,之後收拾一下行禮來到了一個山腳下。這裡是呂梁從吳石敏那裡買來的荒地,到處是碎石,根本無法開墾。吳石敏為了彌補招收工人時的錯誤,主動降價賣給了呂梁。

營地裡簡易的圍牆和營房被建起來,到營房裡剛收拾好,還沒來得及和周圍的人打招呼,樂非就聽見一陣急促的哨聲。呂梁站在最前面,看著自己軍隊的班底。

“集合,集合!”

“你們是棉紗廠第一批護衛隊成員,在這裡接受訓練,你們的一切都屬於我——呂梁隊長!你們的工資由我放,吃的、用的都是我的。聽明白了嗎?宣佈一下這裡的規矩,覺得受不了的可以現在離開!”沒有動靜,教官接著說道“這裡的規矩只有三條,一,服從命令!二,服從命令!三,還是服從命令!在這裡你們的一切都要聽從我們這些教官的命令,有違反者扣除工資,違反三次就離開護衛隊,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稀稀拉拉的聲音響起。

“聲音太小,全體扣除一百個銅錢!再回答一次!”

“聽明白了!”聲音震天,原來這就要扣錢啊,原來教官的權利這麼大!今後一定要小心一點,一個銅錢也不能再少!樂非心道。

“現在我宣佈訓練計劃,每天早上六點起床,五公里越野,七點半早飯,八點列隊訓練,中午十二點午飯,下午戰術訓練,六點晚飯,晚上文化學習,九點睡覺!”

我的乖乖,一分鐘也閒不下來,而且一天三頓飯,這位呂梁隊長還真有錢,自己從小到大一天就吃兩頓,有時候只有一頓稀的。還要學文化!天啊,老天對我不薄,終於可以學文化了,同村裡就一個文化人,那豈不是自己也厚也是文化人了!在這裡真是不錯!

樂非對這裡的好感只持續了一天,就感受到了一天三頓飯和學文化的代價——呈一字佇列站齊!“砰”的一腳踢在樂非腿上,你知不知道什麼事一字佇列?樂非還真不知道,但不敢還嘴啊,怕扣錢!向左轉!“砰”又是一腳!被子要疊的整整齊齊,平四方、側八角,蒼蠅上去劈叉、蚊子上去打滑!“什麼是劈叉?”“砰”提問先說“報告教官!”“是,報告教官,什麼叫劈叉?”“砰”樂非被踢了一個一字馬,“看見沒,這就是劈叉!”

我的天啊,教官太狠了,樂非都覺得堅持不下去了,跑步越野什麼的還好說,就是數不清的規矩要人命。好在吃得好才讓自己堅持下去,吃的真是好,米飯管夠,一天還有一頓肉,幸福的生活從此開始了。

“長,棉紗廠傳來訊息,第一匹棉布馬上就要出來了。”

“快走,去看看!”

棉紗廠經過近一個月的建設應經初步完成,工人們經過培訓後進入崗位,在基因人的指導下開始生產。呂梁還沒有到廠房,就聽見裡面傳來巨大的歡呼聲,進去後現吳石敏捧著一匹棉布激動的熱淚盈眶。

別人不能體會到吳石敏的感受,自己在與外國商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吃了多少虧,損失了多少錢!都是因為掌握不了生產環節,只能被動接受洋人的價格,現如今終於有自己生產的棉布了!

“呂梁,你快看,是真的棉布,不是手工紡織出來的棉布,也不是洋人的棉布,是我們用機器織出來的棉布啊!”呂梁將吳石敏請到辦公室,倒上茶葉,吳石敏喝了一口後才恢復過來,笑著說道“讓呂先生見笑了,老朽剛才失禮了。”

“老爺子,高興地時候還在後面,咱們的棉紗廠初步建立,工人們不熟練,機器也沒有磨合好,技術工人太少,再加上機器偏少,能生產的棉布產量不是很多。現在安裝的紡織機才五百臺,只用一臺蒸汽機就足以保證執行,紗錠才三萬五千枚。據我所知幾年前成立的湖北織布局規模就比我們大幾倍。等我買來足夠的機器,再給工人們建立工人夜校進行培訓,那時我們的產量就會達到很高的程度。到時我們再增添機器,擴大生產,將整個廣東的棉布銷售都掌握在手裡。”

吳石敏知道那個情況很難實現,但還是被呂梁說的激動不已,現在他才算是徹底相信了呂梁,整個工廠自己一分錢沒投,就出了地皮,這讓他有些不安。

“五五分成是否不合適?老朽只出了地皮,佔一半的股份有些不妥。”

“說好了就不會更改,老爺子就等著數錢吧!對了,老爺子,我們的工廠需要個名字了,還請吳老爺命名。”

吳石敏趕忙擺手,最後老爺子推脫不過,沉吟一下道“何不叫自強棉紡織廠?”

喜歡辛亥之鋼鐵基地請大家收藏辛亥之鋼鐵基地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