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題詩雁門關

作品:《我本明月仙

第二日郝仁讓兵部找來幾匹馬,帶著五六個測量人員一起上了二郎山,他們隨著小青河一直向裡走。走了七八十里才找到泉水的盡頭。那泉水從一個山洞裡緩緩流出,測量人員看後告訴郝仁這泉口要高出山外水面大約四五十丈,蓄再多的水也不會淹了這泉,郝仁又帶著人往回返,想找一個合適的建壩地點,最後確定在山口處的一個峽窄山谷處建壩,他們目測後覺得壩最少得二十丈高,建下來少說也得四十萬兩銀子,就這樣他們忙到傍晚才趕回了府街。回到府衙後郝仁把工部的府丞叫去,把繼續測量的任務交給了他,讓他明天繼續測量儘可能做到一切明細化。

晚上郝仁開始想錢的問題,府裡無銀子、縣裡無銀子,老百姓更無銀子、這銀子只能向皇上要了,可四十萬兩銀子可不是筆小數目,那相當於守萬里長城全部將士的一年俸祿,朝廷現在連軍餉都不下去怎麼可能會撥給一個小小的大同府這麼多銀子,自己和皇上關係再好也不可能拿到這錢。

郝仁越想越愁,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想著想著思想又回到了在雲霧山悟道時的那雪地腳印。直接向前是行不通的,怎麼就不能或左或右交叉而行呢!,他一晚上沒睡,早上雷火生喊他起床吃飯、說當地的百姓聽說知府要修建水壩,他們到府裡為郝大人逮了幾十條魚送來,說是要感謝郝知府。郝仁一聽到魚忽然想起皇上讓御廚為他們五人做的雪魚湯,於是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他想試一試這個主意能不能行的通,他匆匆吃過飯後把胡師爺、張山虎、雷火生都叫到府裡開了個秘密會議、他讓胡師爺帶工部的人到小青河下游先建一水塘,把青河水放進去準備養魚,又讓雷火生和張山虎帶著十幾個官兵到家鄉雙龍鎮去,把家中池塘裡養的小白條用大木桶盛滿水拉到大同幾百斤,郝仁要在大同養魚了。大家不明白養這小白條能做什麼。郝仁不說,只說是一定要保密,儘量別讓人知道自己要養魚。安頓好後郝仁寫了封家信給父親讓雷火生他們明天就啟程。

雷火生一行人十幾日後便到了家,把信交給了郝萬財,郝萬財把秦秀才叫來唸了信,兩人雖不知郝仁為何要養魚但郝仁讓辦的事他們只得照辦,郝萬財把郝仁讓帶回來的禮物分了一半給秦季才、秦秀才當天便找人打造大木桶準備網魚。

這秦秀才也真是個能幹的人、在郝仁離家後的幾個月裡,把郝仁的老房修了一遍又在外圍打了一道很大的院牆,這院子大到有二十多畝,最後他把禮部官員送的“狀元第”大匾牌往院牆的正大門上一掛,那金字把院落襯的各外氣派。院內又修了花池,秦秀才又帶人到山中挖來幾塊假山石擺在院中、池邊載上幾十株月季花整的家中像個小御花園,雷火生看到很是驚呀!說郝狀元有個好岳父,秦秀才暗自高興,現在郝仁又讓他網魚,他也更是高興,覺的自己很有面子。

沒幾天他便把十七八個大木桶弄好,網了魚放入木桶中讓往大同府運,臨走時他又代郝萬財寫了書信,那春花也讓寫信一封,說是又有幾個月喜了,信寫好後封住怕別人看到,交與了雪火生、雷火生帶著信同張山虎領著兵士和幾個當地找的馬車拉著魚向大同趕去。

雷火生走後郝仁一人無事,便想起了陳香和秋月,分別不到一月,可郝仁必定剛二十歲,正是血氣方剛之時、更重要的是他離開陳香這位能知心的嬌妻後心中有話無處訴說,他想著雷火生一回就馬上讓他回京城把家眷都接到大同府。主意定後拿筆給陳香寫了一封信,讓驛站的信使帶回了京城。

送過信後想起了司馬平寫給大同總兵李明揚的信,他想去見一下李明揚,胡師爺知道後說李明楊在雁門關,他可以帶郝仁去,於是兩人騎馬帶著幾個府衙去了雁門關。

一路上胡師爺講了很多關於雁門關的故事,郝仁最愛聽的是北宋對雁門關宋遼之間的戰事,他聽評書李講過(楊家將)知道楊繼業死於雁門關前的二狼山。胡師爺告訴他,那楊繼業其實叫楊業,潘人美叫潘美,都是名將、當年楊業故意引諉遼兵到金沙灘、想同潘美一起打個殲滅戰。結果潘美在預定時間內沒等到楊業,最後在監軍的指揮下把設好的埋伏撤走了,他們走後一天,揚業引諉遼軍到了設伏點,結果不見伏兵、被困二郎山、最後戰死。那楊家將是根據這故事編寫的、是史實,但虛構的成份也不少。

郝仁這道“小說本就有誇張成份,能用史實做背景寫的小說才耐看,而很多史事也是因為小說寫的好才被老百姓記住的,所以說誇張,虛構在小說中是必不可少的、像《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不都是這樣寫的嗎?”

胡師爺說是的、郝大人說的對,這雁門關和金沙灘的名字也是因《楊家將》,老百姓才會人人知道並都能記得的!”。

兩人說說笑笑的很快到了雁門關,郝仁到近前才知道這雁門關真如傳說中的天下第一雄關,這關口在高山之巔的凹口上、高大雄偉、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上到雁門關眼望關北那千里之遠的金沙灘更覺眼前空曠,一目萬里。那無邊的金色沙礫上不生一草,平綿如河灘遼遠。郝仁道“好一個登高望遠之地,”

胡師爺笑道郝大人看到沒有,沿著長城向西行那最高的風火臺叫做縹緲峰,是最高的山峰,上到那裡才更能登高望遠呢!”

郝仁道“今天我定要上那縹緲峰一攬。”

二人說著話己到關口,那府街通報了一聲後不一會一位將軍從關內迎了出來。這將軍步鍵沉穩一身英武,如天宇間的一位神將、人世間的一位豪傑,這人到前後一抱拳道“不知道當世奇才郝狀元郝知府駕到,本將有失遠迎,慚愧啊!慚愧,”

郝仁下馬道“是李將軍嗎?司馬老前輩曾說李將軍英武,今日一見將軍果然如此啊?”

那人道”在下正是李明楊,請郝大人入內?”

進入關內後他們來到中軍營房進屋入座,”郝仁將所帶書信先交給李明揚,李明揚看後知道郝仁同老領導是老同鄉,不免又親近了些,客氣一番後讓擺宴,在擺宴前郝仁說要上縹緲峰、李將軍帶他一起上了長城,不久便上到了縹緲峰上。這雪緲峰果然是最高處,站在風火臺上向北望一片金沙如汪洋大海般無窮無盡、往南看、是青山蔥蘢樹草青翠,再遠方是阡陌桑田、溪水潺潺、郝仁邊看邊驚歎這雄關美景。這時正好一隻雄鷹鳴叫著從頭頂飛過,更令郝仁神蕩。

李將軍看後道“聽聞郝大人詩律天下第一,能否為這雁門關作詩一讓眾將士開眼。”

郝仁道“我正有此意,拿筆來”

這個胡師爺從來都是隨身帶筆墨紙現的、馬上取出、把紙鋪在城磚上讓郝仁做詩,郝仁提筆.沉思片刻後寫到

“縹緲峰,雲霧上,蒼穹帷茫孤鷹響,俯瞰黃金億萬兩、遊子神遊宋遼地,血染沙場人未躺,北星照亮忠魂甲、枯草埋盡英雄骨,何日長天歸一統,馬放南山士歸田,留卻雁門無用關,但憑人來仰青天,萬里長城無狼煙、人人笑顏數群山,去兵戈、太平安。”

寫過後收筆,李將軍喊道“郝大人寫出了雁門關的雄偉和將士們的心聲,好詩啊!好詩”

胡師爺道此詩如李白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時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有一同,卻又勝過李白的(午夜秋歌)真是好詩,郝大人不愧為當今天下第一詩人,堪比李白堪比詩仙啊。”

郝仁聽胡詩爺提起李白,便想起自己該留下自己的字,他又拿起筆寫了“明月仙”三個字在詩後。胡師爺道“明月仙、這個字好、好字,郝大人勢比李白李謫仙。真是人好詩好字更好啊!”

李大人也道“郝大人真是我大明朝的第一詩人,李某佩服,佩服,我讓人把這詩就刻於這風火臺上,讓百萬將士都看到,

看到這“留卻雁門無用關.但憑人來仰青天,萬里長城無狼煙,人人笑顏數群山,去兵戈、太平安。”這幾句寫的太好了,太好了。”

郝仁道郝仁雖不懂兵事,但知道無人願意打仗,這人世間能成一大統,去兵戈、太平安該多好啊!”大家又是一片贊聲,過了一會李將軍收起詩眾人回了兵營。

酒宴以擺上,在酒宴上郝仁又問了雁門關的守備情況,李明揚告訴道“郝仁雖然大同府多戰事,但蒙古騎兵和後金軍一般是不會攻打雁門關的。因為這雁門關是建在山上,他們是攻不下來的,沒人有那麼傻願意到這裡送死。就如小說楊家將中的《大破天門陣》一樣,遼軍無法攻取雁門關,只能在金沙灘上擺天門陣,他們下戰書讓宋軍破陣,那小說必定是小說,說皇帝派穆桂英去破陣,最終破了陣,其實真實情況不是那樣,如果遼軍在金沙灘擺陣的話咱們跟本不用理他們,坐在關中喝著酒看著他們就行,因為那時大宋對關外的證策是堅壁清野,遼軍擺個陣需要時間、弄好後,堅持二個月便沒吃的了,別說人,就是馬也沒啥吃,這金沙灘上是一片沙礫,寸草不生。再遠的地方宋軍會定時放火焚燒草原,遼軍沒什麼吃自然就撤軍了”。

郝仁聽後道“李將軍說的有道理、那時大宋沒有煙雲十六州,所以只守雁門關就可、現在不同,這大同,幽州都是大明的天下,所以邊防線更長,要比宋軍的佈防力量加大數輩,我來時便知這大同不太平,不知這守大同的官兵是如何分配的,”

李明揚道“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是奴爾哈赤的後金軍,他們來不是為了奪地,而是搶劫,搶過就跑,所以不好設防,我們只得在草原上也多設風火臺,現敵軍便放狼煙.我軍看到狼煙後便會出兵,但這樣一來我們就得同敵軍打地面戰,他們的騎兵很強,我們計程車兵不能和他們硬碰硬,我們多用火銃,強弓對付他們,即使這樣我軍也不戰優勢。所以我們會出二倍或三倍的兵力去對付他們。可就這樣他們來時突然、搶一些就跑、弄的我們毫無辦法,”

郝仁道如你這樣說對付後金軍最為省力的方案是守城戰,他們不能很快攻下城池,又怕我們的援軍,所以守城是最好的辦法,”

李明揚道“郝大人說的不錯,守城戰對我軍有利。可這一點敵軍也知道,他們的狡猾在於不攻城,只搶老百姓、得些好處就收兵,來無影去無蹤的,像是遊魂一般。多是小規模的燒掠搶劫,大規模做戰很少,”

郝仁道“李將軍覺得有沒有對付後金軍更好的辦法,”

李明楊嘆了口氣道“如果是二百年前洪武年間這問題就好解決了,洪武皇帝派一名大將帶上二十萬大軍橫掃東北、把努爾哈赤打沉,把後金軍掃滅,問題就算徹底解決了,可現在的大明朝不具備那樣的條件啊?”

郝仁道“是無大將還是兵不勇,還是缺少軍響,養不起精兵。”

李明揚道“是沒了那種戰鬥精神,當年那種橫掃大草原決志滅元的那種精神”

郝仁道“原來是這樣。我軍鬥志不強而努爾哈赤誓要復仇,要滅我大明,所以他是越戰越勇,不懼生死的要頑戰到底。而我軍缺少那種仇恨,不可能像岳飛那樣靖康恥、猶未雪,踏遍賀蘭山闕,”

李明楊道“是的,郝大人說的沒錯,”

郝仁又道“也許我皇聖明,不久會培養出一批能戰的精兵鬥士,滅了後金,為大明掃除隱患”李明楊道“但願如此吧!”酒過後郝仁回了大同。也與李明揚成了知交。

喜歡我本明月仙請大家收藏我本明月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