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上任大同府

作品:《我本明月仙

接到聖旨的第二天柳慶荷,曹德財設宴為郝仁餞行。花仙子,陳香、秋月、小翠也都參加了宴席,他們安排在京城最好的飯店醉仙樓。席宴上花仙子送給陳香一塊很大的香料,花仙子說是產自南香,因與陳香疊名所以送給陳香。

那曹德財是懂行之人,見到這麼大的沉香在道“這沉香是海崖上的一種藥樹,經千百年長成,樹根又經千百年風化,最後才能成為沉香,這塊沉香有這麼大很是少見,怕是幾千兩銀子是買不到的,”

花仙子道“這也是一位朋友多年前送與若蘭的、今見陳香妹妹不但仙資又身帶靈氣故送與妹妹。”

陳香也知道這沉香是名貴之物道“感謝姐姐的厚愛,只是這沉香太是名貴,小妹不能受姐姐如此大的禮”

花仙子道妹妹不要見外。這沉香自是好物.今送與妹妹一是與妹妹從名,二是妹妹天資當配此物,三是你與郝獎元大婚我與慶荷沒能參加婚禮,算是姐姐同慶荷的賀禮吧!有此三樣這沉香送與妹妹就不顯的貴重了,妹妹收下吧!”

陳香道“那就多謝姐姐了!”

花仙子又拿出一塊玉佩送與秋月,道妹妹也是人善心美之人,小翠在你家還多憑妹妹照顧,這塊玉佩送與妹妹,是姐姐的心意還請妹妹收下。”

秋月忙望向郝仁,郝仁笑道“既是嫂子相送就收下吧”

秋月道“那就多謝姐姐了,”收了玉佩。

小翠為大家斟酒、柳慶荷同曹德財又交待些郝仁該注意事項等等、那花仙子同陳香也不時的講些小話,親密無比,這四個美人中花仙子自是美的清潔美的大方,陳香是美的潔玉美的孤芳,秋月是美在秀麗,美在纖嬌,小翠是美在珍瓏,美在豔芳。這四美女不時也輕酌一杯很是親熱。幾人宴罷後各自回家,郝仁臨走時交待曹德財該拜訪一下司馬平大人,心曹德財早就想去,只是因無人引見沒去,現在郝仁說當然要去。曹德財第二日便拜訪了司馬大人,結識了這位同縣的老鄉。

郝仁臨上任的前一天又去拜訪了魏忠賢、這是受王明仁那一番話的啟才去的。郝仁覺的王明仁老御使說的沒錯、只要自己心正,炎附勢一些沒什麼,或者說要想做成事業必需的學會變通,那魏忠賢每日在皇上身邊,皇上不由有些思想會偏重於魏忠賢的主張,自己要想做好官,就不能得罪此人,還應該投其所好。和這權奸搞好關係。

郝仁買了幾百兩銀子的禮物送於魏忠賢,又在“厚德堂”等魏忠賢了一二個時辰。只到見著魏忠賢又向魏忠賢請教到地方上該怎麼做、等等一些事情。把魏忠堅捧的很高,就像這知府是魏忠賢給的一樣。魏忠賢高興的很,自己是前輩,囑咐郝仁一些注意事項是應該的,兩人談了很久,最後郝仁告辭回家。這一趟郝仁沒白去,郝仁在魏忠賢心裡完全成了自己人。

上任的這一天張山虎依然騎著他的棗紅馬,郝仁坐馬車,雷火生手提大刀坐於馬車前,馬車後跟著二三十個親兵,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奔向了大同府。

這北京離大同只有幾百裡地,他們第四天便到了大同,到大同府後郝仁心中難免喜悅,第一次真正的做官,又是正四品的州府知府怎麼會不高興,那前任知府把郝仁迎進府內將大印信件交接後便離去。郝仁得了空便在府街內走走看看,先熟悉一下自己辦公的環境,他轉到正門往裡進,正門裡是親民堂、堂上高掛著“明鏡高懸”的大牌匾。兩邊有兩根桂子,柱子上刻寫著兩楹,上聯是“負民如負國何忍負之,”下聯“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穿過親民堂是二堂、二堂的正方有一照壁、上雕有蝙蝠、蓮花、這蝙蝠代表著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蓮花代表清正廉潔,這二堂呈八字形,再往裡走是三堂,三堂左有儀門,郝仁問過府衙,說是儀門是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下有中門、中門是知府透過的地方,。在往下是一般人員透過的小門,西邊又開一門是審案時帶囚犯進出的門、底院兩側排列著吏、戶、禮、兵、刑、工、六房、府街兩邊又有二柱、上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正堂上是日出海浪圖,一個大長條審案的桌子,兩邊擺放著肅靜,迴避兩個大牌子,郝仁最後轉到後內院,這院子不大,正面是五間青瓦房,左右各四間、南方四間、這院子同北京的宅子差不多、郝仁讓火生住到了南屋,自已還是住堂屋、這樣子就正同在北京時那樣安排住宿問題就不亂了。

安頓好後郝仁去看了張山虎等人住宿情況,他們在府衙的右方一個大院子裡住宿,那兵部的府尹早就將他們安排妥當,郝仁讓府尹將師爺找來,問了一下大同府的情況。那師爺將戶籍名策、地畝等一切帳冊帶去逐一向郝仁做了彙報、郝仁大至知道大同府轄區內有三十多萬戶一百餘萬人丁,土地兼三十萬頃、潘王大小共二百多個有十多萬頃土地在潘王手中、這些士地都是缺水的旱地產量不高,老百姓的土地僅是夠吃。家家無餘糧,遇到無雨年百姓多出外逃荒要飯,郝仁又想到了馬二哥說的潘王用酒洗澡之說,心中不時的氣憤。

晚上入睡時郝仁想了很多很多,想起他和柳慶荷吳仁杰在華表下的誓言,想起天啟皇帝和他說的話、又想起老御使王明仁同他講的三大案。他假設了自己若是皇上、也是最受難的人,若要強國就必須從潘王手中奪回土地,那些土地就如吃到肚裡的食一樣,不是好奪的、弄不好全國的潘王聯合起來反抗,整個國家就全亂了。他想這開國皇帝朱元璋怎麼這麼糊塗,定下這麼一條規矩,這朱元璋立這規矩時大該沒算帳、二百多年過去了,潘王由幾十個變成上萬個,這個國家怎麼負擔得起。當年朱元璋起義時痛恨當官不為民做主、痛恨地主老財剝削百姓,可他自己又製造了最多最大的地主,難道他不想讓大明王朝萬世長存嗎!只是限於這二三百年的國祚嗎?還有這萬曆皇帝好糊塗,只知享樂,立個太子也弄的雞飛狗跳的,這國家本就中幹,他還不自知,又把皇帝的傳承弄出這麼多不穩定的因素1先帝朱常洛也是個不明智的皇帝、明知鄭貴妃有異心還接受送來的美女,如果他不駕崩就算還是皇帝也不會有什麼做為,這正統也不一定是對的,一個不英明的人坐上皇位是不能為民帶來昌盛的。現在看來如今的皇上才應是能興國的好皇上,但皇上雖好興國之路艱難、自己有幸被皇上看重成為信任之臣就應該為皇上多分憂,現在柳慶荷進入了禁軍,將來是要掌握大明朝最重要的軍隊。吳仁杰做了監察使、可以監督各省官員、自己成了一棵閒子先放在了這大同府磨鍊。那吳三桂定了是要接吳襄的班,為大明朝守山海關的。黃嘯天成了皇上的近身護衛,皇上親選的這五位青年才俊都安排好了位置、就等那撤潘奪地的時機來到,可這時機什麼時候能到誰也不知道。如果時機真的到來也一定離不開腥風血雨,那朱允炆要撤潘還只是想撤除潘王手中的軍隊,結果被他的親叔叔一個靖難弄的生死不明。那方孝儒一代大儒結果弄的身異處,滅十族、妻女被朱棣送到教坊司為妓,現在要在潘王手中要回土地、勢比要回軍權難度大的多。做為各地潘王養尊處優慣了,一下讓他們由地主變成老百姓,可想而知他們會怎樣做。這是朱元璋種下的禍根,就如當年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那道難題一樣,若不解決這道難題它只是道難題;若動手解決這道題就把題變成了戰爭,變成了血流成河。想想這些就後怕、現在郝仁正準備陪差皇上解決這道難題、正是前途茫茫未知兇險,真不如自己原本的人生理想像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像蘇東坡一樣“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快樂。

想到這些郝仁無法入睡,喚起雷火、兩人喝到四五更天才罷;最後郝仁大醉,道“縱酒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雷火生問“少爺又作詩嗎?”郝仁道“這是李白的詩”說完大笑,倒床便唾。

不覺郝仁上任以十幾日,這十幾日主要的工作是接待各地的知縣來拜訪,這是交接的常規,知縣們都帶著禮物到府上同郝仁交流一下、說是祝賀新官到任,實際是先混個臉熟、大同府管著七個縣,七位縣官帶來了幾十箱禮物,郝仁不收,那原先的師爺姓胡。是個十分圓滑的人,說這禮必需的收下,要不然各知縣會送更重的禮來,官場上要想親民必先親官,先和下級官員搞好關係辦事才能順手。郝仁見胡師爺說的有理便收下了禮物、知縣們拜過後當地的十幾個大些的潘王也派人送了禮,按祖制潘王是不可以接識重臣的,所以只派下屬送禮,胡師爺照常讓郝仁收下禮物,郝仁也就不再推遲、照單全收了去。胡師爺也被郝仁留下繼續做府內的師爺。

這一日郝仁閒暇無事,帶著雷火生到四周轉一下,訪查一下民情,雷火生怕郝仁走遠把張山虎的棗紅馬牽了出來。兩人出了府街向西走了二十里後,現一座大山聳立在前方。郝仁問了當地一老農,那老農說這山叫二郎山,因這山脈是兩脊並行而得名、郝仁問這山有多大,老農說這二郎山高有上千丈,東西走向長有二三百里,兩脊中有一條小河,長年流水不斷。這河就叫小青河。河水是山中的泉眼湧出,清甜可口。

郝仁同火生一起向山中走去,走了一二個時辰他們到了小青河邊,這小河不大,流水潺潺的,郝仁嚐了一下、水質確實很好。同自己家鄉的河水一樣、清澈而略帶甜味。郝仁隨著小河往上走逐漸進入到兩座大山的中間腹地,一路中就見小河越法向上延伸,兩座山峰峻立,河道有三五十丈寬,而河水只有二三丈寬,河水也不深,只能淹及小腿,河水中更無大魚,只有些小草魚。

郝仁心想若能在此建一水壩,把水攔住再加上雨季山中的雨水這河中不就能蓄水澆地了嗎!自己家中的田地本也是旱地,是自己的祖先到郝家莊後建壩蓄水才有了幾百畝水澆地的,想到這裡他又仔細檢查了河道兩旁洪水來時衝留的痕跡,現有二三丈高,這說明山中的面積大,雨水多,這完全附合建現的條件。郝仁主意拿定後騎上馬同雷火生回了府衙。

到府衙後他找來了胡師爺,把想法告訴了胡師爺,胡師命道“郝大人你有所不知。先前也有人這樣想過,可這建壩的需要銀子,特別是這二郎山建壩得高起三十丈才能蓄水澆全府內之地,這不是個小數。得幾十萬兩銀子才能夠使。大同府這個地方,不可能弄來這麼多的銀子”

郝仁道“胡師爺你可知道這水澆地能產出二三倍旱地的產量,還能保證每年都豐產,花銀子再多都是有利的。”

胡師常道“咱這大同府還有個兵災的情況,那後金軍和蒙古軍不斷會來搶劫、所以歷任知府也不會把心思用在建壩上,怕地方糧食一多他們來的更勤。”

郝仁道“這是什麼話,還能怕賊偷就不存銀子的道理,這壩的想辦法建、當官一任不為百姓做好事,怎麼對得起叫我們父母官的百姓。你去找幾個懂得測量的人來,我們明天就去二郎山看在那裡建壩合適。”

胡師爺“郝大人您要是真能為大同府建了這壩全大同的老百姓都會感謝郝大人的。”

郝仁道“我到這大同府一年半載也走不了、不做些事怎麼對得起這一身官服,你只管去找人便是”

胡師爺出府去找人了。郝仁要為大同府百姓做為民謀利的第一件事。

喜歡我本明月仙請大家收藏我本明月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