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方寧的面,池雲亭有些尷尬,沈淳已經跟池雲亭道歉,然後問池雲亭,“之前你家之前失火……聽說你去了慈幼局,你現在還好嗎?”

一定不好吧,本來池雲亭還有最後一個親人,現在最後一個親人也沒了。

不過沈淳仔細看了看池雲亭的穿著打扮,看到池雲亭衣著整潔,臉蛋乾淨,髮型也打理的很好,突然覺得,這樣的池雲亭,好像和他以前見到的池雲亭也沒什麼區別啊。

“我現在在慈幼局過得很好,這位是我慈幼局的方寧哥,今天我們過來是有事找你,沈淳,我記得你在學堂的成績好像很不錯吧。”

沈淳在學堂的表現池雲亭不清楚,不過在之前的巷子裡,沈淳可是有小神童之稱的。

“是,我在學堂成績的確不錯,怎麼,你也想來學堂上學嗎?”沈淳說著看向方寧,難道方寧願意花錢讓池雲亭來學堂讀書?

“我已經上學堂了,我們慈幼局也有學堂,雖然和你們的學堂有些不一樣,屬於看天學習。”畢竟竹林學堂是露天學堂,但凡下雨,就是放假,不像別的學堂有房屋遮擋,堪稱風雨無阻。

“今天我過來找你,是想向你推銷一件東西的,你也用竹筆吧。”池雲亭把墨囊竹筆拿出來,遞給沈淳。

“我的確用竹筆……”因為沈淳家裡窮,學費全靠自己母親一個人掙錢,其餘自然能省者省。

“這樣,你在學堂幫我推銷竹筆,你以後的竹筆我全包瞭如何?”池雲亭打了一個響指道。

沈淳聞言皺眉,並沒有立馬錶態,而是在思索,別看他還小,可是已經懂得不少,最起碼他母親每天辛勤操勞家事,還要幹活給他掙學費供他讀書,沒辦法讓他長成一個目下無塵的讀書人。

“說吧,我該怎麼幫你?”沈淳做下決定道,他之前的竹筆都是街坊鄰里幫忙做的,可是總不能一直依靠別人。

然後方寧就看到兩個才半大點的小傢伙鄭重其事的談起了“生意”,眉心不禁一跳,兩個孩子才多大啊,唉。

對於讀書人而言,墨囊竹筆還有一個優勢是什麼,那就是具備毛筆不具備的速紀。

像毛筆寫字,最重要的就是心靜,對於寫字時的狀態要求很高,相比之下,墨囊竹筆就沒那麼麻煩,只需要做好磨墨工作,竹筆立馬就能上手。

沒有需求那就去創造需求,文人對竹筆不依賴,那就去想辦法讓他們依賴。

光是竹筆自然不能達成效果,池雲亭交給沈淳的還有速記的學習方法,沈淳成績本來就不差,要是能跟上課堂筆記,學習絕對能更進一步。

學堂內,沈淳本就因為年齡小和學習好而受到不少同窗的矚目,是以當沈淳把墨囊竹筆拿出來當堂書寫課堂筆記,都不需要沈淳開口,那些一直都有關注沈淳的同窗們就發現這一點。

等課後,一些關係較好的同窗圍上來,問沈淳:“沈淳,你在拿竹筆記什麼?”

沈淳心裡深呼吸,盡力表現自然道:“我在做課堂筆記,竹筆寫字速度很快,能讓我把夫子講的重點全都記下來。”

而這是毛筆所不具備的速度。

記課堂筆記是學習方式的一種,在座的都是學生,不會不明白這點。

聽沈淳把自己的學習方法直接說出來,他們眼眸微閃,當天回去後就找人制作竹筆。

只是問題又來了,普通竹筆沒有墨囊,時不時就要蘸墨,寫字速度根本跟不上夫子的教導,直到有人突然記起,好像有人賣帶有墨囊的竹筆,之前他們沒怎麼在意過,誰知現在會特別需要。

好在墨囊竹筆各學堂和書局前都有售賣,著實解了他們燃眉之急。

之後再一傳十,十傳百,不少文人都熟悉了墨囊竹筆,到最後沒有墨囊竹筆的反而成了少數。

因為墨囊竹筆真的很好用,它比毛筆寫字快,又比普通竹筆書寫時間長,筆尖出問題了,隨後一削就能繼續使用,而且也不貴,五文錢一支,可謂物美價廉。

就這樣,墨囊竹筆的銷量節節攀升,甚至很快超過了辣條,直讓方寧咋舌。

“按理來說文人數量比百姓少很多,掙到的錢也很少才對,可事實卻恰好相反……”方寧看到竹筆生意起來,很是不解道。

池雲亭給他解惑:“竹筆生意之所以能超過辣條生意,是因為它原材料本身沒花費多大功夫,定價又比辣條貴,光純利潤,就不是辣條能比的。”

辣條生意還需要考慮原材料,竹筆生意卻不需要,進價一文錢包括手工費和材料費,不像辣條還需要注意原材料或者衛生問題,竹筆對做工並不大講究,木匠學徒們就能做的很好。

成本壓低,價格提高,利潤自然就上去了。

“還有就是可別小看讀書人們,也許他們的數量是比百姓們少,可是架不住他們比百姓們有錢,願意為了學習花費更多,五文錢對他們來說真的不算什麼。”這年代能讀的起書,都是有錢人。

就是沈淳那種只靠母親供養讀書的,也是有一定家底的,沈淳的母親曾是刺繡大家,現在只是因為年紀上去,眼神不好,這才少了收入來源。

總之竹筆生意很快就為池雲亭回本,不同於辣條生意,竹筆生意完完全全是池雲亭自己的,掙得錢都是池雲亭的,當然員工們的工資,也是池雲亭發的。

關於這一點,池雲亭直接把賬交給方寧,讓方寧幫自己管賬。

另一邊辣條生意由林明管理,辣條的賬目也是從方寧手裡走的,誰讓林明沒有方寧聰慧,識字不多。

“雲亭,你這記賬方式倒是新穎。”方寧正因辣條生意和竹筆生意賬目而苦惱,就看到池雲亭交的竹筆生意的記賬方式。

新穎的記賬方式,別說是方寧這類聰明人,就是十來歲的小孩子也能掌握。

跟池雲亭說了一下,方寧立即就騰賬本,把辣條生意和竹筆生意分成兩個賬本,用池雲亭教的記賬方式記賬,別說,這樣賬目清晰,方寧也省力許多。

有了錢,池雲亭平時所需要的筆墨紙自然不再是問題,再加上學堂月初和十五也會補發文具,池雲亭手中的筆墨紙存量一下豐富起來。

池雲亭把手中的紙張分成兩份,一份是他做的課堂筆記,另一份則是沒用過,都被池雲亭整齊放好,再三叮囑虎子等人,不能碰他這些東西。

虎子等人連連保證,看著池雲亭手中的筆墨紙硯充滿敬畏,這時候物資不豐,哪怕是小孩子也不會隨意糟蹋這些難得的紙張。

不過比起那些東西,虎子等人更關心另一件事,“雲亭老大,你有沒有事需要我們去做啊?”

“暫時沒有。”池雲亭想了一下道。

不管是辣條生意還是竹筆生意都步上正軌,再說就是沒步入正軌,也不是三歲左右的虎子等人能插手的。

“雲亭老大,真的沒有嗎?”虎子等人眼巴巴的瞅著池雲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