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雲亭失笑,問他們是怎麼了。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池雲亭從沒有欺負過這些孩子,這些孩子對池雲亭也不再像剛開始那樣陌生和警惕,而是多了不少親近。

“雲亭老大,你不讓我們做事,我們就沒有錢拿,沒有錢我們就不能再買好吃的,尤其是虎子哥,上次把自己的兩個銅板都上交了,最後吃的還是我們的糖葫蘆和糖人呢。”舍友們道。

池雲亭眸光一凝,看向虎子道:“這事你怎麼沒跟我說過?是不是有人逼你把銅板交出去的?”

雖然虎子的性格也不是省油的燈,可是他到底還太小,萬一被比他年齡大很多的孩子欺負呢?

就在池雲亭心裡湧起一些不好的想法,虎子滿臉通紅的捂臉跺腳道:“誰讓你們跟雲亭老大說這事的!老大,真沒事,那錢……是我心甘情願給的。”

“我把我的兩枚銅板都給虎妞姐姐了,虎妞姐姐對我那麼好,可是我卻從沒回報過她,所以我就把錢給虎妞姐姐,讓虎妞姐姐買糖吃了。”虎子道。

池雲亭鬆了一口氣,“原來沒受欺負,這就好。”

虎子嘴裡的虎妞姐姐池雲亭也見過,上次選竹筆銷售員,虎子第一個找來的就是虎妞,只是虎妞年紀太小了,也就比虎子大兩三歲,才五六歲。

可就是那樣五六歲,正是嘴饞的年紀,能把來之不易的糕點都給虎子,可見虎妞對虎子的疼愛。

“老大你不怪我?”虎子驚訝道。

“我為什麼要怪你?就像你說的,虎妞姐姐平時很為你著想,你為虎妞姐姐著想也是應該的啊。”池雲亭道。

要是虎子只顧著自己,而想不起平時對自己好的那些人,那才是白眼狼呢。

“我就知道,老大最好了!”虎子高興的朝池雲亭撲來道。

池雲亭臉色一菜,連忙攔住虎子這個小胖墩,別看虎子年齡小,可是因為能吃,消化吸收好,跟同齡人比起來,力氣不算小,反正池雲亭的力氣跟虎子沒法比。

暫時解決完錢財問題,池雲亭作息依舊規律,天亮就起,天暗就睡,他現在的錢買蠟燭綽綽有餘,可是在蠟燭下用眼多了,會對眼睛有損傷,池雲亭寧願白天不浪費一點時間,也不願意晚上就著蠟燭讀書。

同時因為拼音字母和標點符號一事,現在竹林學堂已經用上改良版的書籍,能讓幼兒啟蒙變得更快。

不過池雲亭手中,白夫子和陳夫子兩個卻沒有給池雲亭換帶有拼音字母的書籍,而是讓池雲亭依舊用原來的書籍。

跟有標點符號的書籍比,沒有標點符號又是繁體字的書籍顯得非常晦澀。

而白夫子和陳夫子這麼做,自然也有他們的考慮。

“雲亭,你的確是讀書的好苗子,可是越這樣,你就越不能用帶拼音字母的書籍,因為在咱們竹林學堂外面,大家依舊使用的還是原書籍,你必須得和他們保持同步才行,我們就怕你習慣了拼音字母,再出去看別的書籍會非常的不習慣和不適應。”兩位夫子把這麼做的原因告訴池雲亭道。

“是,雲亭多謝兩位夫子的良苦用心。”池雲亭不是小孩子,知道兩位夫子是對他寄予很大厚望。

池雲亭的話不禁讓兩位夫子喜笑顏開,等笑過,他們看著池雲亭道:“現在你已經熟背《千字文》以及理解它們的意思,那接下來就該學《三字經》和《百家姓》等別的啟蒙讀物,等你把這些啟蒙讀物全都融會貫通,我們就送你去隔壁的福田院,跟那些秀才公一起學習。”

說實話,竹林學堂的課程挺緩慢的,畢竟慈幼局很少會以科舉為目的,兩位夫子以前也教導的不緊不慢,可是架不住池雲亭學的快而刻苦,讓兩位夫子不忍浪費池雲亭的天分,私底下沒少給池雲亭開小灶。

池雲亭也像海綿一樣,極力的吸收著知識的水分充實自己,沒過多久,池雲亭就跟上那些七八歲孩子的課程進度。

這讓竹林學堂的學子們驚訝不已,他們看著池雲亭疑惑:“你這小腦袋瓜子究竟是怎麼長的?學東西怎麼那麼快啊。”

就是因為池雲亭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學習的,進步之大,才更讓他們驚訝。

“我每次都有做課堂筆記,等課後會把那些知識點再過一點加深理解,睡前再在心裡背誦,等熟記後才有心思睡。”池雲亭毫不吝嗇自己的學習經驗道。

“可那得多累啊,我可做不到像你這樣。”池雲亭七八歲的同桌興致缺缺道。

“就是,再說咱們竹林學堂很多都是賤籍,就算學習再好,也沒辦法參加科舉,費那麼大精力幹什麼,還不如學一點是一點,不目不識丁就行了。”池雲亭後面的同學打了個哈欠道。

池雲亭抿唇,這不是他第一次聽說賤籍沒辦法科舉,事實上慈幼局很多孩子的出身都不是很好,也不怪他們態度這麼悲觀。

而能參加科舉的良籍學子,學習好的少之又少,難怪慈幼局明明是官辦,卻沒指望過這些孩子能在科舉一道上有所成就。

相比之下,池雲亭的任何安慰對他們都顯得蒼白無力。

而和他們比,他又何其幸運,雖然剛出生就失去榮華富貴,卻也沒有斷絕所有前路。

要不然池雲亭要是成為永遠也不能翻身的賤籍,只怕他的復仇計劃會比現在的過激數倍。

池雲亭心中情緒翻湧,卻也無力改變這個事實。

好在同學們想的很豁達,“等我們長大後,也要像方寧和林明哥那樣接手咱們慈幼局的辣條生意,把咱們慈幼局的辣條做大做強,這樣咱們慈幼局以後就有吃不完的辣條了!”

不得不說給辣條名字帶上慈幼局,天然就讓慈幼局的人有歸屬感。

而慈幼局的辣條,按照方針,是不會離開慈幼局這個地方的,它將會成為慈幼局以後的產業支柱,為慈幼局長大的孩子們提供一定的崗位,是給他們最後的棲身之所。

池雲亭聽的唇角微勾,讀書越發有勁。

他現在已經開始學《三字經》和《百家姓》等,夫子知道他學的快,教導速度也增加,這讓池雲亭的時間被填充的非常滿,而聽兩位夫子說,這些東西還只是最基礎的啟蒙,距離科舉需要專門考的四書五經,連門檻都還沒夠到。

隔壁福田院,幾位秀才公偶爾也會從兩位夫子嘴裡聽到池雲亭的學習進展,池雲亭的學習進度讓他們非常滿意,“那孩子是良籍,又恰好有讀書的天分,可不能埋沒了,也許那孩子真能代表慈幼局,掙出一番功名呢。”

聽到幾位秀才公的話,兩位夫子唇角邊的笑意怎麼也止不住,“既如此,那咱們說好了,等那孩子學完基礎啟蒙,就把他送來你們身邊教導。”

“可,雖然我們年紀大了,精力也有限,可是數量多,教導一個孩子,應該綽綽有餘。”幾位老秀才公點頭道。

得到他們準話,兩位夫子心裡樂開了花,在池雲亭面前卻沒表現出來,而是一如既往的教導池雲亭,生怕池雲亭提前得到訊息,會心生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