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好玩兒的國家(第1/2頁)

作品:《超新星紀元

話音剛落,眼前的藍天和人海消失了,三個孩子懸浮於無際的黑色虛空之中,當他們的眼睛適應了這一切時,看到有星星在深邃的遠方出現。接著,一個藍色的星球在太空中出現了,像一個發著藍光的水晶球懸浮在宇宙無邊的夜海之中,表面上分佈著旋渦狀的雪白雲帶。她看上去是那麼脆弱,彷彿輕輕一觸就會破碎,她那天藍色的血液就會漏到冷寂的太空中。藍色的水晶球慢慢移近,漸漸顯示出她的巨大,最後,這巨大的藍色星球佔滿了整個空間,孩子們已能夠看清海洋和陸地的分界線。完整的亞洲大陸出現在上萬公里的遠方,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紅線開始在褐色的大陸上出現,紅線閉合了,畫出了這個東方古國的邊境線和海岸線。國土在繼續移近,人們已能隱隱約約地看到國土上皺紋似的山脈和血脈似的大河,大量子的聲音響起:

“我們現在是在兩萬多公里高度的地球軌道上。”

地球在腳下緩緩移動,他們似乎在向什麼方向飛去。曉夢突然喊:“你們看,前面好像有一條長絲線呢!”

那條長絲線從太空中向國土上垂下去,它的上一半以黑色的太空為背景,能看得很清楚,好像一根從太空垂向地球的纖細的蛛絲,它的一端就懸在太空中;而下半部分同大陸的色彩混在一起,看不太清,但也能勉強看到這根“蛛絲”一直垂下去,其另一端遠遠地落在大約是北京的位置。三個孩子就是在向這根“蛛絲”飛去,隨著距離的接近,他們看到那“蛛絲”像絲線一樣光滑,不時有一段反射著耀眼的陽光。還能看到“蛛絲”在太空中的頂端也閃閃發光,好像有一盞燈。隨著距離的接近,那根“蛛絲”從一條極細的長線變得有了一定的寬度,接著,便能隱約看到“蛛絲”上的細微結構。到這時,孩子們才知道那根超長的“蛛絲”是什麼,它不是從太空中垂到地球上,而是從地球上升起來的,孩子們一時難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哇,那是座大樓耶!”華華驚叫道。

那確實是座摩天大樓,樓面是晶瑩的全反射鏡面,從地面聳立到太空中。

虛擬公民1的聲音在三個孩子耳邊響起:“這是我們全國孩子的家。這座大樓高度有二萬五千公里,共有三百萬層,平均每層住一百個孩子。”

“你是說全國的孩子都住在一幢樓裡?”華華吃驚地問。但當他們降落到樓頂上時,發現這完全可能:“蛛絲”的纖細只是距離和比例上的錯覺,樓頂的面積可能有兩個工人體育場那麼大!這廣場中央的那盞巨型訊號燈,就有地球上的一座普通二十層樓那麼高,它旋轉著,發出讓人不敢直視的強光,可能是警告太空飛行器不要撞上來。

他們走過廣場,從另一端的一個入口下到這座超級大樓的最上一層:第三百萬層。他們首先看到這一層是一片綠草坪,草坪中央有一個噴泉,噴泉的水柱反射著柔和的人造陽光。草坪上散落幾十間只有童話中才能見到的精緻小屋,這就是這一層一百個孩子的住處。走進一間小屋,看到的是一個典型的兒童房間,各種玩具隨意堆放在小床和小桌上。他們又走進另一間小房子,也是一個孩子的房間,但陳設完全不同。他們隨後進入的每個房間都各不相同,顯示出強烈的個性。

再下一層樓,這一層也是一片小草原,但沒有噴泉,卻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孩子們的小屋散建於河邊。他們也走進了幾間小屋,裡面仍各不相同。

下一層的景色發生了很大變化,是一片幽靜的雪原。雪在這永恆的暮色中發出一種淡淡的藍色,大片的雪花仍不停地從空中飄落,給孩子們的小屋都蓋上了厚厚的白頂。有幾幢小屋的門前立著雪人兒,看來這一層的孩子都喜歡冬天。

下一層是森林,孩子們的小屋建在林間空地上,有薄薄的晨霧,初升太陽的光透過樹林,在晨霧中投出道道光柱,林中不時響起小鳥的鳴叫聲。

他們一直向下走過了二十多層,每層都是一個各不相同的小世界,有的永遠下著小雨,有的是金黃的沙漠。他們甚至還見到一層小小的海洋,海上漂浮的帆船就是孩子們的家。

“這些都是怎麼做出來的?”眼鏡問。

大量子回答說:“這是用一個虛擬國家的遊戲軟體生成的,這個軟體來源於以前的虛擬城市遊戲軟體,可以讓一個人建起一座城市。虛擬國家軟體可以用部件庫提供的部件來構造虛擬世界,也可以自己生成虛擬圖形。”

他們仔細看了看周圍的一切,每一棵小草、每一塊石子都栩栩如生。“造這座樓的工作量可真夠大的!”華華感嘆道。

虛擬公民1回答:“當然,先後有八千多萬孩子參加了這座樓的建設,有一億多孩子佈置了他們自己的小屋。”

孩子們在大量子的指引下進入了電梯。這電梯凸出在樓外,呈全透明的流線型,從中可以看到燦爛的群星和下方的地球。

曉夢問:“你們不會真計劃在現實世界中也建這麼一座樓吧?”

虛擬公民1大聲說:“當然打算建!不然畫這張圖紙幹什麼?下面你們要看到的一切都是圖紙,都是打算真建的!”

華華說:“誰要住到這樓的頂層可就倒黴了,他上來一趟要坐二萬五千公里的電梯?”

“不要緊的,這座大樓上的每一個電梯都是一枚小火箭,速度比大人時代發射衛星的火箭還快,你們看!”

這時,一個尾部噴火的電梯以驚人的速度,從大樓下方的無底深淵中升上來。快到頂時,那流線型的電梯尾部的火焰消失了,頂部卻開始噴火,使它減速停下。虛擬公民1介紹說:“這種電梯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六萬公里,從地面到這兒只需二十多分鐘。”

眼鏡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照我剛才看到的剎車速度,那電梯裡的人怕被壓成肉醬罐頭了。”

虛擬公民1沒有回答眼鏡的話,他對這些枝節小問題顯然並不在意。這時,他們的電梯尾部也開始噴火,並以嚇人的速度降下去。這速度開始幾秒還能感覺出來,後來大樓的表面在超高速中看上去變成了一條平滑的連續大道,他們反而覺得靜止了,只有電梯內的顯示屏上的層數在以千層為單位飛快地減少。他們沒有感到向下的加速,還是穩穩地站在電梯的底面,虛擬軟體顯然把這一層忽略了。但它有一點搞對了:這裡雖處於太空,但並沒有失重。一般軌道飛行器的失重是因其執行造成的,而不是因為其高度,在這個高度上,地球引力仍有相當的值。

華華說:“先不談這大樓的可行性,這有什麼必要呢?為什麼全國孩子們都要住到一幢樓上?”

虛擬公民1回答:“把其他的地方騰出來玩呀!”

許多年後的超元歷史學家們認為,超級大樓的設想有深刻的象徵意義,它可能源自公元鍾熄滅後孩子們心中共有的孤獨感。

“我們的國土有那麼大,還不夠你們玩的?”曉夢問。

“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不夠的!”

“不過這大樓確實很棒!”華華由衷地讚歎。

“下面看到的會更棒!”

火箭電梯繼續飛快地下降,漸漸地,地球邊緣的弧形不再是那麼明顯了,下面大陸的細節也越來越清楚了。

曉夢上下望望這在兩個方向都望不到頭的高樓,驚歎道:“這樓的高度是地球直徑的兩倍呢!”

眼鏡點點頭:“像地球的一根長頭髮。”

華華說:“想想當它從地球的背陽處轉到向陽處,太陽從上向下依次照亮它那長長的樓體,那是多麼的壯觀啊。”

這時,電梯上方的火焰移到了下方,開始減速。很快,樓面能夠看到層格,只幾秒鐘後,電梯就停下了,軟體又忽略了這減速所產生的能在一瞬間把電梯乘客壓成肉餅的超重。孩子們看到,電梯仍處於太空中,但虛擬公民1說:“現在我們位於大樓第二十四萬層,也就是距地面兩千公里的高度,再往下不坐電梯了,我們將用另一種方法下去。你們看外面有什麼?”

他們從電梯看出去,看到有一條長線,那線從下面地球方向升上來,因為很細,到下面深處就看不清了。在上升的過程中這條長線轉了兩個大環,中間還有各種各樣的彎曲,好像是一個頑童用筆在地球和太空這幅畫上隨意亂畫了一道子。這條長線向高樓延伸過來,就在電梯下面與樓面相連線,在近處可以看到,這原來是一條窄軌道,由兩條鐵軌組成。

虛擬公民1問:“你們猜這是什麼?”

華華說:“好像是北京到上海的鐵道被一個巨人拎起一頭接到這裡。”

虛擬公民1笑出聲兒來:“你形容的很好,作文一定不錯。不過這條軌道可比那條鐵路長,它的長度是四千多公里,這是我們計劃建造的一個過山車軌道。”

過山車?!孩子們吃驚地看著這條超長軌道,它在陽光中很醒目,在遠處繞的那兩個大環閃閃發光。

“這麼說它一直通到地面?!”

“是的,我們就要坐過山車從這裡下去了。”

說著,有一輛舟形小車從樓裡沿軌道移出來,停在電梯下面。這是遊樂場裡那常見的過山車,有五排雙人座位。電梯的底部開了一個小門,從這裡正好能下到過山車上。這時,軟體又把太空中的真空忽略了。

三個孩子上車後,過山車立刻平穩地沿軌道向前滑去。開始很慢,滑出了大樓的陰影,滑進了太陽明亮的光芒之中,滑到第一道大坡時速度驟然增加。孩子們戴的虛擬現實頭盔只有視覺功能,感覺不到向下的加速度產生的影響,否則他們在進入太空後就能感受到失重了。但這失重很快就會變成超重,過山車已進入了第一個大環,孩子們看到星空和地球圍著他們轉了一圈。當過山車再次平穩後,坐在最後的曉夢迴頭看看,發現他們剛剛經過的那個大環正在飛快遠去,而超級大樓已再次變成了一根細細的蛛絲,這“蛛絲”向上消失在星空中,彷彿是從那燦爛的星海中垂下來似的。過山車很快透過了第二個大環,這個環比上一個大得多,但透過所用的時間卻更短,過山車顯然在飛快地加速。接下來,是一長段向下的滑行,但向下只是一個大趨勢,過山車時而跌下深谷,時而躍上高峰。在這段路的盡頭,軌道被彎成了一段螺旋狀的線圈,當過山車進入這個螺旋管時,孩子們彷彿處於宇宙的中心,地球和星空圍著他們不停地飛轉著;螺旋管由水平漸漸轉成與地球垂直,這時孩子們眼中的地球又變成了一個大唱片,在他們前面飛快地轉動著。出了螺旋管後,軌道仍保持與地球垂直的方向,過山車實際上是在筆直地下墜。在前方,軌道被繞成了一團亂麻,這團亂麻的直徑可能有上百公里,過山車衝進了一個錯綜複雜的迷宮,似乎無休止地在裡面繞了起來,好幾次到達了出口附近,但又沿著某條線路繞回到進口處。這時孩子們已不再處於宇宙中心,整個宇宙成了某個頑童手中把玩的盒子,向著各個方向胡亂地顛倒著。過山車終於繞出了迷宮,沿一條平直的陡坡下滑,再次急劇加速。這段路走了很長時間,前面的軌道看上去早已變成了一條光滑的帶子,由此已看不出速度感。孩子們注意到,頭頂的太空由漆黑色變成了淡紫色,這淡紫色又漸漸轉成深藍,星星變得模糊了,地平線已很難看出曲率。坐在最前面的華華,看到過山車的流線型車頭上出現了一道火焰,這火焰急劇擴充套件,最後把整個過山車都籠罩於其中,軟體到底還是沒有忽略大氣摩擦力。火焰消失後,孩子們看到他們已位於大片的雲海之上,頭頂是碧藍的晴空。與太空中那黑白分明的光照景象相比,這大氣中的陽光似乎能滲透到衣服的每一道褶紋中。前面的軌道又是一連串的大環和起伏的低谷高峰,由於現在有了更明確的參照物,過山車的執行比在太空中顯得更加瘋狂和驚心動魄。在過山車平穩滑行的間隙,孩子們看到在遠處的大地上豎立著許多巨大的架子。那些架子都有上萬米高,遠高於雲層之上,它們有的與地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有的則呈巨門狀,彷彿是豎立在大地上的一些巨大的三角尺和圓規。華華問那是什麼,虛擬公民1回答:

“那是滑梯和鞦韆,是給小娃娃們玩的。”

華華想象不出什麼樣兒的小娃娃能從那萬米高的滑梯滑下來,更想不出那些超級鞦韆怎樣蕩起來。

過山車沿著一條平緩的斜坡滑完它最後一段路程,孩子們覺得他們正在向一片草原降落,草原上好像開滿了各種色彩的花朵。但當最後降落時,他們才發現,這草原原來是由無數彩色橡膠球組成的,這是幼兒遊樂園中那種膠球游泳池的放大物,一眼望不到邊,只能稱之為膠球海了。過山車在膠球海上滑行了很長一段距離才停下來,它激起的膠球在周圍噼噼啪啪地下起了彩色的大雨。他們不知道誰會跳進這怪異的海里玩,進來後又怎麼出去。他們小時候都有過在膠球游泳池中“游泳”的經驗,知道在裡面移動是一件很難的事。這時,過山車的兩旁彈出了兩個大輪子,它們在膠球中轉動起來,推動著過山車前進。過山車這時成了在膠球海中行駛的一艘小艇,艇首激起膠球的彩浪,發出奇怪的咕咕聲。虛擬公民告訴他們,這個膠球海有近千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