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千里追隨(第1/2頁)

作品:《遊行在古代

五個瘦漢哪管劉娟梅的嬌喝?笑得猶如水浪波花,前跌後仰。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來呀,小蹄子,好像你比哥還要猴急。”帶頭大哥口中咆哮,手裡卻緊握叉耙防禦。五個男的打不過你們三個女的,傳出去都讓人笑掉大牙。

“兄弟們,上啊!我看你們還真能憋,老子可不跟你們客氣了,這個給我。”說著手持木棍向劉芬梅雙腿掃去,打折了腿她就跑不掉了,還不任由老子擺弄。

劉芬梅左腿提起,右腿站立,一招‘織女拋梭’劍氣從外往內劃,向他的手腕削去,快如電閃,疾如流星。這個瘦漢還沒覺得手腕處的疼痛,劉芬梅又一招‘玉女穿針’穿過瘦賊喉嚨,然後轉劍在某處一剜,一撮毛絨絨的東西從褲筒裡滑跌,跌在泥漿裡,很快又給雨水沖刷乾淨,清晰可辨。

嚇得餘下四賊丟下器械,雙手捂襠,轉身欲逃。此時後悔太遲了,說不得回去調兵遣將,改日再來。

雨溼貼服,劉娟梅劉春梅劉芬梅三姐妹早瞧得清楚,它撐如帳篷,雖撩起了絲絲兒心意,但更多的是噁心。豈不知卿心已付君心,誰可代替?

劍尖錚錚,寒光乍洩,傾瀉而出,左手食中兩指捏成劍訣,一招‘捻花遮目’,八珠離眶,告訴你,我軀只可他看。

劍花一挽,一招‘割布棄機’劃喉而過,在四賊仰臉跌倒之前,“唰唰唰唰……”四劍旋轉剜剔,滑落地上時,仍然死不服輸,傲然挺立。我若弱於你,此時此刻,它們已經盲眼臨淵,破網撈魚了。

六女進入茅屋火堆。

劉娟梅三姐妹準備去除溼衣,見三女空手無物,攏袖瑟抖。問“三位姐姐,你們的包袱呢?”

三女跪下,口說“多謝三位女俠搭救,我們的包袱在奔逃中遺落路途。”

劉娟梅停止翻乾衣,說“二妹三妹,趁大家衣溼,幫她們尋回衣物來。”

在三女跪謝推辭中,六女共乘馬匹找了三里地拾回三個人的布包;經過五具屍體,割開衣褂從他們的懷中取回百餘兩銀子物歸原主,每人四十多兩。如果所料不錯,五賊貪圖銀子拖延了時辰,否則,早已追上;到手的鴨子誰知還是飛了,枉送了雄赳赳耙草工具。

六女瞥了地上五條萎靡不振的牯牛十眼,‘開開心心’在泥漿水窪中跳起跺踹,直到稀巴爛,面目全非,才返回半爿茅屋,加柴烘烤溼衣。

“三位姐妹,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劉娟梅問。

“三位俠女,我們從薩爾虎城來,我叫蘭秀,她倆一個叫燕柳,一個叫小莉。”叫蘭秀的姑娘介紹說。

叫燕柳小莉的兩個姑娘忙適時地說感謝三位俠女救我等性命。

“哦?我們還是老鄉喔!”劉春梅詫異地說,不敢信這異地他鄉也能相遇到故鄉人。

蘭秀也驚奇的睜著雙眸“三位俠女也是薩爾虎城人氏啊?敢問三位姐姐芳名,可是迴歸故土?”

劉芬梅搶先說道“我是芬兒,她倆是我大姐娟兒,二姐春兒。我們不回故土,想去草原那邊逛逛。”

劉春梅烘乾好一件薄衣疊起來後說“三位老鄉姐妹,是回薩爾虎嗎?我三姐妹可以護送你們到城門口。”

那個叫燕柳的小姑娘忙說“不是,不是。我們從薩爾虎城出來,走了一個多月來此地找恩公,走過了頭,我們要往回趕一些路。”

劉娟梅哦了一聲“三位姐妹的恩公姓甚名誰?家在何處?”

蘭秀垂頭喪氣唉聲道“我們也不知道恩公叫啥,他身邊有個小妹子,是從她嘴裡打聽到,她的家鄉叫石源村。”

劉娟梅疊好衣服,拿出小鍋準備煮午食。又問“那你們知道那個小妹子是在哪個縣城管轄嗎?”

一直在旁很少言語的小莉說“都是我們粗心大意,忘記問哪個縣哪個鎮,不然我們早找到了,也不至於遇到這些淫賊。”

三女想起剛才那一刻驚心動魄的逃亡,險些又要受盡摧殘,還好三位俠女施以援手,不敢想象此刻在泥漿暴雨中含淚偷生的委屈。

“三位姐妹包裹裡的乾糧也泡壞了,就將就著跟我們簡單用一餐吧!”劉娟梅在她們仨掏溼衣服的時候瞧得清楚,包裡的吃食泡沒了,連乾衣都沒一件,現在穿的是三姐妹勻出來的。

“謝謝娟姐,春姐,芬姐,我們有銀子,付一些給你們。”蘭秀心想,我們仨衣食充足,給死賊一攪和,變成‘寄人籬下’,真是窩囊,還好剛才跺得解恨,不然真的恨氣難平。

“哈哈哈……”,劉春梅大笑,“三位老鄉姐妹,出門靠朋友,甭客氣,我們有很多銀子都無處花呢!”

蘭秀換回自己烘乾的衣服,把她三姐妹的衣服疊好送回去,“謝謝三位姐姐的衣服,謝謝三位姐姐的吃食,此處沒有河泊,到了有河水的地方我幫你們洗乾淨。”

“這個不用你們洗,些許小事,不必掛齒。”劉娟梅大方地擺擺手,臘肉燜飯,放入六個雞蛋,一鍋熟,也就只能這樣子了。

燕柳疊好娟兒三姐妹的衣服,不知道自己臨時穿的是哪一位的,遞回去後說“三位姐姐去草原所為何事?經過薩爾虎城不回家嗎?”

劉芬梅接過她手中衣裙,說“回不回家暫時說不定,但我們到草原是去找‘古叔叔’,三位姐妹有認識一個叫‘古叔叔’的人嗎?”

劉芬梅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或許老天垂憐,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蘭秀三女搖搖頭說沒聽過。

小莉問“芬兒姐,你們的古叔叔叫什麼名字?有多大年紀?說出來給我們聽聽。”

小莉心想你們找自己的叔叔幹什麼?怕不有四五十歲了罷?是精神失常離家出走了嗎?嘴上卻不敢說出來,認真聆聽芬兒的答覆。

劉芬梅回道“我這個古叔叔二十二三歲,名字不知道。他偷了我三姐妹的心,找到了要‘奸’了他。”

“啊……”

蘭秀三女大啊,世上還有煎自己叔叔的人?難怪你們功夫那麼好,攜劍帶刀又帶鍋的,就是為了把他‘煎’了呀!不知偷金偷了多少?看芬兒銀牙切齒的樣子,諒來沒有一屋也有一床。

小莉看著篝火上的小鍋勸解道“三位恩姐,得饒人處且饒人,冤家宜解不宜結。怎麼會有如此大的冤仇?就算找到了,你們的小鍋也不夠煎呀?”

劉春梅笑眯眯道“這個冤家是沒得解的了,找到他,必須把他煎出油,涓滴不漏。”

燕柳哎聲說道“我們那個恩公也是二十二三歲樣子,找到了,我們可沒膽量煎他。我三人手無縛雞之力,他不把我們煎了就好。”

劉娟梅問“既然你們怕他煎,為啥子還要去找他,莫非你們的金銀也給他偷了?”

蘭秀在灶坑幫忙攏火,說“偷倒是沒偷,他還賜予我們銀子,現在使用的,就是他給的。”

劉芬梅用簷水洗了碗筷,回來說“你們的恩公真夠恩公,救你們出魔窟,還給你們銀子,怪不得你們死心塌地去找他,這樣子的人世上確實稀罕。”

六女隨地蹲坐就著小碗扒拉著飯粒,各自心事重重。一組想著此去茫茫草原,何日才是歸期?一組想著待會水停雨歇,就要告辭離別,但願他日還有相逢時。

各自想著心事時,雨水漸漸停歇,蘭秀起身告辭道“多謝三位俠女相救之恩,但願他日有相報之期,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就自別過。”

劉娟梅三姐妹起身相送,說道“山水總相逢,來日皆可期。三位姐妹路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