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返程(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在制定航行計劃的時候,劉正浩提出艦隊船隻不能裝載太多人數。

之前從廣州城運送逃難百姓的時候,因為路途不算太遠。

一日之內就可從廣州城抵達大員城港口。

所以,可以儘量裝載更多人數。

但是這次從大員城去往龍城,航行一個多月時間,裝載人數過多會導致艦隊船隻因載重過大而導致船體覆沒風險增加。

所以建議五百噸級蓋倫船隻裝載八百人,包括船員和士兵在內。

而像寶船這樣的大型船隻也最多隻裝載一千六百人。

其它七百噸到八百噸的船隻最多也只裝載一千人。

這樣算下來,除了船員和隨船計程車兵外,艦隊一百二十艘船上只能運送不到七萬人去龍城。

而且艦隊遠航還需要準備大量的淡水和食物等物資。

劉正浩還提出如果想要運輸大量人員,最好的辦法是建造大型的運輸船隻。

但這樣的運輸船必須要有艦隊的武裝護送,否則遇到海盜或者敵方的艦隊,運輸船隻有被擊沉或者俘虜。

而且大型運輸船航要比戰鬥艦船慢很多。

朱君洛聽了劉正浩的意見後,立即讓參謀司修改航行的計劃。

經過三天的準備工作後,艦隊在大員港口啟航。

這次返回龍城,艦隊一共一百二十艘艦船。

其中寶船兩艘,五百噸蓋倫船五十二艘,其餘的是六百噸到八百噸的艦船。

這次航行的艦隊中,船員共計有兩萬六千人,其中包括大量新招募的船員。

原本這一百二十艘艦船隻需要一萬餘名船員就足夠了。

但是朱君洛一方面是為了讓這些新船員繼續在船上進行海上訓練。

這樣的遠航訓練也十分重要。

雖然這些新船員大多都是海邊長大,有很多人都曾經做過水手或者船員。

但長達數萬裡的航行卻是沒有經歷過。

正好在這次遠航中將這批新船員也順便帶出來。

另外一個原因是離開龍城的這段時間,龍城港口的造船廠應該已經新建了不少的艦船。

正好這些新船員可以操縱這些新造的船隻。

龍城人數太少,之前的海軍已經是將龍城人口的潛力消耗殆盡了。

現在龍城的工業農業生產中僱傭了大量的女工。

才使得龍城的生產不至於因為海軍和6軍的徵兵而停擺。

這次將這一批人送到龍城應該能稍稍地緩解龍城人口不足的問題。

艦隊出前,朱君洛將大員城的守衛交給了何正陽。

交給何正陽留下一部分蛙人部隊。

何正陽也算是一直跟著朱君洛的老人,是由朱君洛一手培養出來的得力干將。

無論在龍城的多次戰鬥中,還是此次隨朱君洛收復臺灣島,解救廣州之圍,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此次朱君洛返回龍城,臺灣島上需要有一員大將在此鎮守。

諸多人選中,非何正陽莫數。

而且何正陽一直統領著蛟龍衛,人身安全基本不需要考慮。

將臺灣島交給他,朱君洛十分放心。

何正陽對龍城的各項設施也非常熟悉,臺灣島上的各項建設都交給他來全權負責。

隨著艦隊航行的還有三萬名士兵,這些士兵中大部分是新徵召計程車兵。

這些新兵全部都是第一時間報名要去龍城計程車兵。

這些士兵中老兵只有四千餘名,全部做為基層軍官來帶領這些新徵召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