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墾荒(第1/2頁)

作品:《龍騰美洲

所有來到大員城的人都被登記了個人資訊。

其中包括每個人的姓名、籍貫、家庭情況、三代以內親屬的資訊等。

最重要的是將每個人的技能和長項也進行了登記,並分類進行匯總。

以備有需要時可以快招募。

在大員城也按照龍城的管理框架組建了各個部門。

由隨行的各司人員負責這些部門。

這裡現在有兩百萬人口,人力資源比起龍城來極為充沛。

朱君洛召集各部門將一條條政令下達。

按著龍城基建的模式展開了浩大的工程。

但是規模要比龍城還要龐大。

先就是開墾農田。

近兩百萬人口中,除去各種工匠和老弱,還有近一百多萬壯年勞動力。

在臺灣島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墾荒運動。

經過測量,整個島上可以開墾的荒地至少在一千萬畝以上。

但是很多地方開墾十分困難,只能分批來開荒。

先從容易開墾的地方入手。

第一批計劃墾荒三百萬畝,將整個島上由東北至西南一線的土地進行開墾。

這樣就基本將大員城和淡水城連成了一片。

一百多萬人全部分散至劃定的區域進行開荒。

將一百多萬人按原籍分成了縣、鄉、裡、甲。

五十人為一甲,五百人為一里,五千人為一鄉、五萬人為一縣。

開墾出來的土地全部收為公有。

但所有參與開墾土地的百姓都將獲得功券。

可以用得到的功券兌換相應的土地。

土地開墾完成後,會由民政部門組織拍賣。

百姓們可以用手中的功券參與拍賣。

上好的良田自然價格會高,但一些普通的農田價格則會低很多。

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土地。

每個縣、鄉、裡、甲都分配到相應的區域。

這些區域今後就將按各縣、鄉、裡、甲命名。

除了開墾農田這一項頭等大事,還有道路和水利也緊鑼密鼓地開始建設。

道路的修建和農田開墾、水利建設同步開始。

這樣能夠一步到位,避免人力的浪費。

先將大員城和淡水城之間的道路打通。

這將成為將來的主幹道,所以這條路的寬度達到了十米,兩側則保留了大量的林木。

在主幹道之外還修建了通向周邊的支線道路。

整個島上進入了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建設。

除此之外,還在原來荷蘭留下的工廠基礎上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

鋼鐵廠、採礦場、木材加工廠、機械廠等一批工廠都開始了擴建。

而在這些工廠之間都修建了大量的軌道,以便於各種重型貨物和機械的運輸。

有了龍城建設軌道的豐富經驗,這裡的軌道建造更加快。

開墾荒地砍伐下來的樹木被運往各地,用作工廠和軌道的建造。

大約有二十多萬工人參與到這些工廠的建設中。

除了各項建設之外,又招募了大量計程車兵充實到海軍和6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