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崩地裂(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狄青在命令人員,挖掘這個地道的時候,還留了幾個轉折,保證爆炸的威力不傳送過來,可是他們依然要跑,這是地道,是臨時挖掘的,是為了追求度而挖掘的地道。

平時都不怎麼的安穩,更別在爆炸到來的時候,不定,爆炸的威力,就可以讓這個地道坍塌,所以必須要跑出去。

為了生命奔跑,這或許就炸藥點燃者的想法,在見過炸藥炸塌城牆之後,沒有任何一個饒願意在中心嘗試一下,嘗試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死亡。

哪怕是遠低於這個數量的炸藥,混雜了一些別的東西,都能夠造成方圓很大區域的絕地,這一次數量更加龐大。

好在,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在他們瘋狂狂奔的時候,導火索根本就沒有到達可以爆炸的區域。

實際上,在這兩個人逃出地道的時候,導火索依然沒有到達位置,在沒有人看到的地方,導火索在瘋狂的燃燒著,度不快也不慢,死神即將降臨,可是遼將還一無所知。

現在的遼將,很是奇怪,雖然,箭雨遮擋了大部分的視線,可是就他所看到的範圍之中,對方並沒有趁著這個機會攻城。

這讓他的不少佈置,都落空了,可是這樣真的好麼,不趁著弓箭手還有體力的時候,在遠端的幫助之下攻城,到之後,弓箭手的力量下降,頂著攻擊來攻城,那好麼?

心中有這樣的疑惑,可是遼將還是做出了簡單的佈置,真的要是攻城,那也不容易應對,索性就躲避一下箭雨吧。

遼將進入到了城樓,這是全部磚石結構,甚至古老到可以贅述到上百年前的。

折津府在遼國的手中,是得到過擴建的,可是這個擴建的效果並不好,實際上,折津府最為強悍的防禦,永遠是一百多年前,漢人修築的,契丹或許在重騎兵這個領域,冠絕整個東亞,防禦是什麼,他們懂麼。

長箭雖然可怕,破甲箭更加的可怕,可是面對著兩尺有餘的大青石,這玩意還真的是穿不進來,聽著外面箭雨的刷刷作響,看著遠處,箭雨瀰漫的戰場,遼將的心中,反倒是輕鬆了起來。

隨手拿出了幾個長箭,這是剛剛,在進入到城樓的時候,順手撈的,觸控著上面的鋒利,遼將心中微微的一動,宋軍的武器,更加的強悍了。

遼國,在冶煉上面,本就不如北宋,戰無不勝的鐵林軍,他們的裝甲,無論是防護度,還是各種指標,跟宋軍比起來,都是要差一個檔次的,如果不是遼國盛產戰馬,用戰馬抵消了雙方之間的差距,遼國還能夠這麼的壓制北宋麼?

按照這些長箭的質量,北宋的軍備裝備,他們的質量上面,明顯比之前,更高出了一個檔次,更加可怕的是這個密度。

底下有多少宋軍,遼將稍稍看看就知道了,不低於9萬,多也不會過11萬,就算是11萬全部都是弓箭手,要保證這個度,射要多快的,更別,很明顯,還有2萬左右的步兵。

遼將從這個意義上面,也算是一個能幹的,只是從上面看一眼,就把北宋的軍隊看的七七八八了,甚至也進行了針對性的佈置,如果狄青不是攜帶了長弓,還有炸藥過來,單憑被加強的原來北宋步兵,還真的拿不下折津府。

可惜,在某些時候,落後就要捱打,當工業化產生革命的時候,技術的領先,會帶來壓倒性的優勢,這個優勢,不但是實際上的,也是認知上的。

比如,遼國沒有見過長弓,所以哪怕在最初的接戰之中,沒有犯什麼錯誤,可是最終,一個照面之下,就損失了兩千多的弓兵,比如現在,當炸藥的導火索,正地下燃燒的時候,遼軍還一無所知。

地下,巨大的導火索,在快的燃燒,最終,進入到了火藥的範圍,這是透過丁海軍,而不是之前那樣,單純提供的火藥。

按照在西夏的使用,還有幾次實驗之中,不少次,放入了炸藥,可是最終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的好,好多次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炸是炸了,卻沒有的最終的效果。

如果換成普通的攻城,就算是效果不好,也可以接受,可是這是折津府,這是遼國的南京,是整個幽雲十六州之中,最為核心的地方。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所以,早在開戰之前,就由三司主動向丁海軍提起,詢問是否有解決的方法,或者是提供一些質量更好。

炸藥這種東西,在大名府的時候,就被趙信暴露給了韓琦,可是從始至終,趙信都沒有告知北宋,炸藥的完美配方,也就是一些匠人,在現了炸藥跟之前北宋的那些火藥有些類似,進行了研究,可惜沒有研究出所以然來。

關於熱武器,這一點是丁海軍目前最為核心的地方,所有的一切,幾乎都是對著趙信負責。

雖然黑火藥,已經從丁海軍的主流熱武器裝藥之中給去掉,可是整體的威力一點都不,這下子東京那邊的負責人沒辦法決定,輾轉就傳給了趙信。

對於這個,趙信沒有猶豫,幽雲是一件大事,哪怕他有別的想法,也不會想到破壞北宋拿下幽雲。

熱武器是趙信最先提出的,當然也研究的最為透徹,之前禁軍的實驗報告也回來了,當時研究的結果非常的簡單,燃燒不充分。

別看了這個,別是在這個時代,就算是放在21世紀,也會有炸彈燃燒不充分的現象的,只不過經過了工業化的檢測,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