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運河規劃(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專屬型港口,這也是後世,大型企業的展方向,比如說,在21世紀,大型鋼鐵集團,已經從礦山附近,轉向了交通達地區,最鮮明的,就是港口已經不單單是運輸和轉運的集散地,甚至開始成為了工業化的基礎,藉助著港口方便的運輸條件,以鋼鐵,石化,還有其他的產業,大規模的展。

澳洲開始取代世界上絕大多數的礦產,成為了鐵礦石最大的出口方,大型鋼鐵集團建立在港口,有天然的優勢,對於一些在港口布局的鋼鐵集團,他們當然是有專屬碼頭的。

同樣,類似的企業,比如說,汽車廠,造船廠,等等,一些外向型,對於原材料需求,和銷售,都非常高漲的企業,他們不會使用港口的公共碼頭,是使用專屬碼頭,物資和產品,都透過這個專屬碼頭來運作,這樣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對於21世紀的來說,專屬碼頭可以極大的增加效率,可是這樣的在北宋行麼?重要的是,未來,這個運河,幾乎會集中整個定海軍造船業,貿然的做出這樣的調整,這對於整個定海軍來說,是否有必要,會影響未來麼?

好容易,透過不停的投入,在趙信全程的關懷之下的,定海軍的完成了帆船的體系升級,在定海軍建設了龐大的帆船船廠,現在最少上百個大小的船塢,都在挖掘的過程之中,這個時候,提出這個專屬港口,肯定是有影響的。

不過,連鋼鐵廠和水泥廠,都介入進來,而且他們也並不是每一個企業都要專屬碼頭,比如說,鋼鐵廠和水泥廠,還有其他的,可以共用一個,只要合理的劃分就可以了。

這也不是不合理的要求,造船廠對於物資的要求,沒有鋼鐵廠和水泥廠這麼大,對於河道的佔用,也沒有那麼高,在這樣的前提下,一定程度的增加一些碼頭,還是可以的,不過這需要調整。

趙信做主,接受了他們的意見,可是具體建設幾個港口,則需要協商,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

連趙信都親自出面了,也同意放一個口子了,這些人也就沒有再鬧下去的理由了,能夠做到企業負責人的位置,特別是鋼鐵廠和水泥廠的,他們都是人精,看到機會的話,肯定會把握,可是把握了之後,就不會在糾纏了,得到好處就撤了。

當鋼鐵廠和水泥廠撤走,其他的一些小廠,就沒辦法支撐了,他們沒有人擋在前面,也都紛紛的撤退,一場因為運河而引的風『潮』,就這麼的平息了,頭疼的事情,落到了趙信身上,他最起碼要給出幾個港口。

具體港口有幾個,這要透過實地考察,趙信想到,這段時間,因為化工和熱武器的關係,他還真的就沒有到運河上面去,索『性』就安排了對運河的考察。

運河其實沒有什麼難度,定海軍擁有完整的施工隊伍和充沛的人力,只要按照施工的計劃就可以了。

馬車透過寬闊的公路,趙信從一開始,就是以相當高規格,馬路最少都是8輛馬車可以相對的通行的,這樣的寬度,讓馬車的度可以提高的很快。

運河實際上,就環繞在定海軍的核心區,在進入到工廠區之後,就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這是在劃定了之後,趙信第一次看運河,現在的運河當然是沒有水的,因為在入海口的地方,被堵住了。

整個工程已經基本上進入到了尾聲,挖掘的深度,寬度,都已經到位了。

對於這個時代,甚至是對於現在的定海軍來說,這個運河非常前,甚至可以進入一戰標準的戰列艦,在風帆戰艦時期,他可以容納4艘風帆戰艦並肩行駛。

難怪那些企業的負責人會坐不住了,這麼一個龐大的運河,精心的設計,可以成為一條黃金水道,哪怕在入海口附近,它不是一個合適的深水良港,可是深入到內部,數千噸,甚至更大的船,可以直接進入到河道內部,這比天然的深水良港,更加的出『色』。

因為天然良港數量有限,整個世界,能夠稱之為天然良港的,也就那麼多,因為靠近海洋,就算是到了後世,要進行施工都有些難度,幾乎不太可能憑空的造出來一個深水良港,只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面進行改造。

運河,就代表著憑空的挖掘出來一個適合進入的港口,甚至這樣的港口,因為深入到島嶼的內部,是天然的避風港,除非是極端惡劣的颱風天氣,剩下的,就算是風稍稍大一點,也沒有問題。

颱風,都是在赤道之內,甚至是維度線在2o度之內,在北方的中國,在定海軍的這個位置,是不會有颱風出現的,最多就是一些大風的天氣。

這個運河,已經能夠解決港口的大部分的問題了的,只要稍稍拓展,這就可以興建十幾個,甚至是更多的港口,可以增加整個港口的容積率。

這麼一個風水寶地,卻被用於造船,這不得不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想法,一些大型廠礦的負責人,比如說鋼鐵廠,水泥廠,他們深受運輸壓力的困擾,如果在沿河兩岸,設立港口的,這麼寬廣的河道和深度,別說是現在的船隻,就算是21世紀,現代化數萬噸的巨輪的,也足以容納和承受。

這對於廠子的效率的提升有多大,任何人都可以算一下。

本身,北宋的海貿,主要是以泉州,杭州為中心,在廣州也有,但是不是主要。

這些天然的港口,主要就是承接來自整個東亞的海商,這個時代,北宋有大量的沿海巡防營,卻沒有把區域的海上運輸當成重點,龐大的海洋和航線,就白白的浪費。

趙信選擇了定海軍作為落腳點,那麼展海洋運輸就成為了最基本的東西,經過了購買,展,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航線。

前往北方核心地帶的,必須透過海州進行週轉,因為北方的河流較為的小,大一點的海船,根本無法進入,就算是8oo到1ooo料的這種,也因為黃河入海口被控制在遼國手中無法進行,除非能夠在洪澤湖開鑿一條跟海洋相連的運河,就如同定海河一樣,這樣才能夠把定海軍,跟北宋運河連線起來。

趙信從最開始,就對海州和洪澤湖這邊,加大了投入,建設了相對比較便捷的交通,運河沒辦法開鑿,鐵路現在也不合適,但是定海軍投入了一定的資金,直接給海州和淮南東路投入2oo萬貫,專門用於修繕從海州到洪澤湖這邊的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