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合理要求(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知道了最終的原因之後,趙信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沒想到,推動效率和機制的方法,會造成了這麼大的烏龍。

沒錯,這些人說的都非常對,如果一個大型企業,比如說,鋼鐵廠,水泥廠這種的,有了他們的專屬碼頭,他們的效率會提升很多,保守估計,節約個幾天的時間沒問題,同樣的,也不擔心這個碼頭沒有人員。

鋼鐵廠的產能是年產量2oo萬噸,這2oo萬噸,是成品的鋼鐵,需要無數的原料。

定海軍是一個島嶼,他幾乎不產任何的資源,所有的一切,都必須要外運,從煤炭,到鐵礦石,再到一些基礎的微量元素,單純進出口,這個港口的吞吐量,都可以輕而易舉的過5oo萬噸。

放在21世紀,一個基礎打底就是5oo萬噸的河港,還可以直接的通航海船,這樣的河港絕對是最重要的,可是在定海軍,這樣卻不行。

趙信真的沒辦法告訴他們,海軍,才是未來的展方向,如果這個時代,定海軍有無數的海船的話,還要北宋幹什麼,整個世界,大片大片,沒有被開出來的土地,這些土地,都等著定海軍來征服。

可是要用什麼來說服他們呢,海外的大6,這簡直是虛無縹緲的,在尋常人的認知之中,海外,最多就是一些小島,哪怕是有來自阿拉伯,印度的商人,他們也是跟他們在一片大6上面。

中國跟印度,跟阿拉伯距離遙遠,可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雙方的交流不少,唐朝和尚西天取經的故事,雖然還沒有形成西遊記,但是已經有了大量的神話傳說,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是深入人心。

趙信嘆了一口氣的,現在的港口,還是不怎麼達,如果能夠普及後世集裝箱的,那就好了。

集裝箱,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明,實際上的理論非常的簡單,把原來,散裝的,或者是用小的包裝裝載的東西,都轉成標準的集裝箱,這個集裝箱,兼顧了,汽車運輸,火車運輸,還有船舶的運輸。

轉運之後,再也不用大量的裝卸人員進行裝卸,而是直接用各種電動工具,吊車之類的,把集裝箱從船上解除安裝下來,找一個碼頭堆放,然後根據所到達的地方的不同,進行的分類,可以選擇汽車,可以選擇火車,甚至是飛機和河輪,這樣,極大的節約了時間。

零散的裝運,變成了整體化,或許,不如一次『性』的運到,可是對於一個大國來說,能夠靠近海邊的港口有多少,大部分的物資和商品,都是需要透過卸貨和轉運,這樣的效率,比起原有的,不知道提升了多少。

實現他們的基礎,就是一個集裝箱,這是一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可大可小的箱子,普通的鋼鐵就能夠製造,透過後世的獨特方法,可以在船上堆放起來。

定海軍擁有年產2oo萬噸的鋼鐵廠,也擁有多種不同的鋼鐵配方,真的要生產集裝箱,並不是不可以,但是,集裝箱生產出來了,能夠的做什麼。

後世的集裝化,那不是一個集裝箱這麼的簡單,這是包括了公路,鐵路,海運,還有空運,全部運輸方式,整合到一起,才形成的運輸方法,這需要整個地球的整合。

現在定海軍,根本沒有那樣的條件,不足以建設,後世的那種集裝箱碼頭,大型集裝箱的散裝船。

不過,在沒有辦法興建和普及的前提下,趙信可以推行了一個理念,那就是集裝化的理念,現在的定海軍,還,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方法,可是這個理念可以。

在沒有機動車的時代,利用馬車可以在公路之上,運輸2噸左右的物資這一點,建設跟馬車差不多大小,或者少打點的箱子,然後建設一些平板馬車,利用吊車和其他的一些其中設施,可以平穩的把東西從馬車上,或者火車上,吊裝起來,運送到船上。

比起後世集裝箱,這個裝載量小很多,卻比較適合現在的狀況,只不過,這個方案,可以保證6地上面裝卸,比如說,火車和馬車之間裝卸,可是一旦到了船上的,就不行了。

現在的這些商船,製造出來,就是帆船的理念,要想容納下集裝箱不容易。

一個兩噸的集裝箱,除非是裝載的比重比較沉重,全部的金屬東西,或者是鐵錠的時候,才有可能比較小,就算如此的,也不容易進入艙門的,反倒是不如麻袋和小巷子更加的方便。

要想上集裝箱船,就必須要跟後世那樣,是大型的集裝箱散裝船,可是這種船,也是到了後世才流行起來的,在風帆時代,這不適合,遍地的風帆,讓甲板上根本無法放置。

同時,甲板上面的空間,也相對比較的寶貴的,在遇到風浪的時候,大量的水手,必須要上到甲板上面,透過『操』控船帆,來抵抗風浪,如果甲板上面,放置了大量的集裝箱,也引問題。

理論是對的,可是需要一定的改進,只要造船廠完成建設,趙信在建設海船之餘,也會對風帆船進行改進,比如說,透過一些設計,讓側旋上開一些開放式的佈局,在裝卸的時候,可以直接的裝上,這需要一些理論和時間,現在還不行的。

在沒有集裝化和標準化的時候,轉運,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北宋,或者是整個世界其他地方港口,在轉運的時候,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問題的。

一個非常標準的問題就是,哪怕再怎麼的使用各種的起重灌置,還有其他的東西,在裝卸貨的時間,都需要一段時間,北宋已經夠快的,尋常的地方,一艘3萬料的大船,可能裝卸貨物,大概會使用幾天,甚至是的更久的時間。

對於季風的航線,這樣的卸貨,可以接受,畢竟,較遠的航程,一年來回一次,是可以接受的,這種時候,卸貨和裝貨,浪費幾天甚至是半個月的時間,都是可以接受的。

北宋的各種精良的東西,只要拉回去,就是一大筆錢,這一點,也是所有海商,不遠萬里,來到北宋做生意的根源。

可是定海軍不一樣,風帆戰艦和三角帆的出現,證明了定海軍海上航運的強大,特別是安裝了三角帆的風帆船,他們已經初步上克服了季風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