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花和帆布(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中國的硬帆和西方的軟帆,各有各的優勢,硬帆在風力較小的前提下,可以獲得較大的動力,這是硬帆的特點,就算是到了21世紀,也有一些跨越大洋的帆船,使用一定的硬帆,他們在可以在有限的風力之下,獲得更大的動能。

科技的環境下,返璞歸真,反倒是到了最原始的狀態,可是在原始的狀態下,在遠洋航行之下,軟帆受力面巨大,成為了必然的選擇,龐大的軟帆,可以比起硬帆多出幾倍的受力面,在風作為遠洋航行的動力的前提下,軟帆就擁有著天然的優勢。

軟帆的材料很多,不過在目前北宋,能夠使用的軟帆材料,只有一種,那就是絲綢。

或許,用麻布更加的節約,可是因為麻布是低端的產品,有時候,甚至看起來都有些襤褸,在實驗了幾次之後,除非是重新開啟編織的過程,把麻布用更多經緯線,編織的更加的細密,否則的話,根本無法使用。

麻布註定要被棉布所代替的,再加上各種子專案眾多,沒有時間耽誤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就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使用絲綢。

絲綢作為船帆,有很多的優勢,不過唯一的劣勢就是,太貴了,哪怕是富甲天下的趙信,也忍不住有些肉疼,一個完整的船帆,幾十米高,單純用絲綢,就是數百匹。

一匹絲綢,非常的龐大,一個5oo料左右的船,船帆能夠有多大,就算是全部用絲綢來構成,也只有十幾匹的樣子,但是這樣絲綢構築的只是一面的單層的,絲綢作為軟帆,很不錯,卻有巨大的劣勢,它太薄了,在風的不停吹動之下,太薄的東西,強度不夠,要到合適的程度,最少需要十幾層,甚至是幾十層。

一面只有十幾匹的樣子,可是當這個加大到了幾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樣子,那個可就大了,按照現在的標準,一個5oo料左右的海船,船帆使用的絲綢高達1oo匹。

這只是5oo料的船,如果換成西班牙大帆船的話,一個7oo噸級的西班牙大帆船的,高聳的桅杆所掛的船帆,起碼是5oo料的數倍以上。

按照趙信的計算,如果說是西班牙大帆船,這樣的4只巨大的桅杆,上面佈滿了各種各樣的帆船的話,單純船帆,就是一個天文數字,5ooo匹可能只是一個開始,8ooo,甚至是1萬匹,都只是一個開始。

絲綢的價格極為高昂,就算是進行了工業化的改造的話,也效果不高,哪怕是在21世紀,絲綢也是高階面料的一種。

哪怕是工業化改造,讓絲綢的價格下降,從現在的1貫的價格,降低到5oo文,甚至是3oo文,這個軟帆的價格,也是非常可怕的。

一艘西班牙大帆船,使用1萬匹絲綢的話,哪怕是3oo文一匹的價格,單純整個船帆的價格,就高達3ooo貫,按照現在的價格來說,需要1萬貫。

定海軍現在,在行了定海幣的前提下,錢只是一個數字,可是1萬貫,還是太多了。

就拿趙信給仁宗的錢,3oo萬貫都給了,1萬貫不是一個大數字,可是實際上展海洋從來都不是某一艘船,必須是一批船。

曾經叱吒七海,無敵之名的西班牙無敵艦隊,巔峰時刻的擁有千艘戰艦,這還是最頂級戰艦,其他次一級別戰艦,是十倍,二十倍,甚至是一百倍。

一個船帆,需要5ooo匹絲綢,1ooo艘,1萬艘,甚至是更多的情況下,耗費可就是天文數字了,如果單純是資金的問題,趙信咬咬牙也可以接受,哪怕是1萬艘船,只要把絲綢的價格降低到一定程度的話,幾千貫,1萬艘也不過是幾千萬貫。

拿出一年在汴梁的銷售額,也差不多能夠建設一個龐大的艦隊,相對於海權所產生的價值,這些金錢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趙信看的比較的長遠的,絲綢作為軟帆的材料,價格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關鍵問題,是量。

為什麼,21世紀,絲綢也是高階面料的一種,一方面,是因為製造絲綢比價困難,可是數量也是一個問題,物以稀為貴,這一點,是一般的規律。

絲綢之所以貴,原因就在於,絲綢的數量稀少,一個蠶才能夠產多少絲綢,可能就是幾克,千萬的蠶,才編織成絲綢構成美輪美奐的的衣服,用於穿衣,這是夠了,薄如絲綢,清涼和輕便,這就是絲綢的好處。

這些絲綢的獨特的好處,可是用在船帆之上,那就不行了,船帆的需求,跟衣服的需求,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

當軟帆的使用,過1萬艘的前提下,5ooo萬匹的絲綢,甚至是一億匹的絲綢,這幾乎是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哪怕是工業化定海軍也不行。

相對於後世常用的布料,絲綢有很多的劣勢,化學的辦法,沒辦法合成絲綢的面料,那麼絲綢,只能夠透過蠶吐絲獲得。

一畝的桑樹,能夠養活蠶是有限,原來的桑蠶之所以平衡,這是一個定數,就算是深挖潛力,提升也有限。

擴大產能這是一個方向,可是需要時間,相對於棉花,以年為單位的話,桑樹就是以好幾年為單位的,哪怕是用樹苗種植,從樹苗長到可以用的桑樹,最少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要保證桑葉的產量,那就是五年以上。

如果說,絲綢真的是必要,把展海洋,作為第一要務的趙信,會不遺餘力的投入。

可是絲綢哪怕有這樣那樣的好處,一個價格問題,就足以否定一切。

船帆是使用物品,既然使用,就會磨損,絲綢的磨損率,有些高的太狠了。單獨絲綢的強度較小,在大海上,容易破損,不是每一個風都是和風吹拂的,有狂風,甚至是有的颱風,這種情況下,連玻璃,鋼鐵都能夠吹壞,更別說絲綢,長時間使用的話,必然會造成磨損。

這個磨損程度,也相當的大,基本上,目前實驗船的船帆,在普通的環境之下的,也就是說,不經過的颱風的天氣,往往出航3次,就必須要更換2o%左右,這樣差不多15次出航,航程不過的1ooo公里,就需要全面的更換。

這可是可怕的事情,趙信弄出來海船,是為了縱橫七海,1ooo公里的使用率,這絕對不可能滿意,以未來,巔峰時刻的,過5萬艘船,每天航程巨大的前提下,這個船帆的更換,絕對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是趙信也不敢等閒視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