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實驗資料(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已經接近了黃昏的,在整個北宋其他的地方,這是日落而息的時間,在黃昏之前,大部分的農民都做好了飯,甚至已經吃掉了。

對於漫長的黑夜來說,絕大部分的普通家庭,都是睡覺,或者一些女人,在昏暗的燭光之下,做一些手工或者是織布。

就算是在汴梁這樣不夜城,也只是少數的幾個街區或者坊市,充滿了光芒。

不過這一點,在定海軍,是不存在,雖然沒辦法大規模的裂解石油,可是單純煤炭資源,卻是極為豐富。

煤油煉製,算是比較複雜的,可是摸索摸索,還是被摸索出來了,產量不高,可是對於整個定海軍而言,代表著光明。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是歷史的傳統,只不過,這對於時間而言,是巨大的浪費,不說冬天,就說夏天,白天的時間,也不算很長,一般到六七點鐘,天已經昏暗了,長達八九個小時,甚至是十個小時的黑夜之後,才重新是白天。

到了冬天,6點左右,天已經黑了,整個黑夜,長達十二三個小時,這對於時間而言是巨大的浪費。

汴梁的不夜城,那是在蠟燭的大量使用的前提下,不說牛油大燭這樣的價格高昂,就說是普通的蠟燭,也不是一邊人消費的起的,甚至連普通的油燈,也不敢調的過亮,太過明亮的光芒,消耗會大大的提升。

煤油就不存在這個問題,雖然產生的較少,價格也相對比較高昂,可是比起蠟燭這樣的東西,還是比較省錢的,最關鍵的是足夠明亮。

在玻璃出現之後,戶外的問題解決了,哪怕是再怎麼的輕便紙,透光性也比不上透明的玻璃,更別說特製的煤油燈,根本就不怕外面的風。

造船廠,是整個定海軍最重要的部門之一,跟其他地方,白天工作,最多加班一段時間不同的是,造船廠幾乎是分成了兩班,一天總共工作時間,過了9個時辰,這樣的效率,不知道比別的造船廠,提升了多少。

此時,還有很多人在造船場工作,在海邊獨特的地方,開啟了大量的船塢,在引水道的幫助之下,可以透過注水,進入到海洋。

2o多個不同船塢,哪怕完成了4個,其他的,也在緊張的施工之中,過2ooo人,在船塢之中工作,平均每一個船塢之中,有過1oo人在緊張工作,各種的工具傳來的轟鳴聲,不絕於耳。

任何的工作,都不是躺著白白的送來了,而是辛勤的勞動,在一個木板,一個個的釘子幫助下,大部分的船已經初具規模了,不過距離建成,還有一些時間。

造船廠的負責人,早就得到了通知的,知道趙信的前來,早早的就帶著人來迎接,趙信簡單詢問了一下,卻得到了讓他失望的訊息。

這四個完成的船,最早的一個,是7天之前完成的,當天,進行了一個簡單的下水儀式之後,就開始了緊張的測試,後面的,最晚的,也是3天之前完成了建設,他們也都進入到了海上實驗了。

整個定海軍,成立一年多的之後,已經形成了目前風格,節奏明顯加快了,整個城市的工業化程度也逐步的提高。

因為有了後世的見識,趙信不會刻意的來追求利潤,坐擁整個北宋市場,哪怕是一個簡單的產業,都可以獲得豐厚的利益,不必追求工人們的那麼一點的工資。

最關鍵的是,定海軍是較為封閉的系統,工人們的工資,或許在第一年的時候,還有些謹慎,他們怕家人過的不好,大部分的錢是存起來。

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家人親屬被接到定海軍,在收益固定,而且越來越大的時候,稍稍適量享受一下,也就成為了必然的。

趙信精心打造出來的經濟圈,逐步彰顯,的那個12o萬人口的前提下,哪怕每一個人每年1oo貫的收入,這個經濟圈也就高達1.2億,當商品流通起來,產生的價值,也就會越來越大。

到未來,當定海軍的城市規模彰顯,擁有足夠的人口之後,單純定海軍的內部需求,就可以推動整個定海軍的產業不停的升級展,到時候,對於大宋的依託,就會降低到一個非常低的水準,到時候,稍稍的過分一點,就不成問題了。

這些都是未來的路,在臺灣不拿下,或者是大規模的佔據整個中國沿海的島嶼,定海軍不可能承受龐大人口,1ooo萬隻是理論,可是要容納下來,不但需要時間,還需要建設的的。

這些船匠們,如此認真,並且快測試,讓趙信沒有第一時間,看到這些造成的船,他並沒有失望,他找到了負責船塢的人員,詳細的詢問的整個的進度。

這些船,全部都是實驗性的船隻,他們實際上面的作用,沒有想象的那麼的大,畢竟,最小的是3oo料的船隻,最大的也不過是一千多料的,這些船,就算是跟江南造船廠建造的普通海船,在噸位上面,都有所不足,更別說更大的。

趙信需要的海船,最少也是5oo噸以上的,這才能夠支撐龐大的海上運輸,並且向海島大規模的移民,而2ooo料以下的船,運輸量太少了,就算是運送人員,也運送不了太多。

在整個船塢之中,整個建設的過程,有一個完善的記錄,這是趙信一直都強調,最開始,這些工匠們非常的不習慣,整個北宋,識字率算是很高了,在工匠之中,也能夠認識一些常見的字,可是大部分的工匠,他們工作的時候是憑藉經驗,這個經驗,是漫長的時間之中,積累下來的。

這些,只是一個人的感覺,而不是的可觀規律,只有從最開始,就進行記錄,總結這些偶然之中,存在的必然,才可以推動造船技術的一些進展的。

趙信先要看的,就是這些,從船塢的興建,一直到船隻進入到船塢,都有詳細的記錄,比如說,第一次鋪設龍骨,第一次鋪設木材,完成甲板,上層建築的建設,帆的處理,然後完成整個建設的,下水的記錄,同樣的,每一次下水測試的過程,也在其中。

相對於之前的建設,趙信更加看重這些下水測試的實驗,他之所以這麼著急的回來,就是為了這個記錄。

因為船匠們,加入到定海軍的時間不長,再加上趙信的重視,這些船匠們,本身的待遇就較高,或許有些人聰明的,看到其他的匠人們,不停的獲得好處,開始學習,大部分都是得過且過的,掌握知識不算很多,所以這些記載也相當簡單。

如同流水賬一般,記錄了大量的資料,就最開始到最後,趙信隨便的看了之後,主要看5天記載,在5天之中,主要測試富那些新的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