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樊樓新樓(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定海軍對於汴梁的影響,或許還無法影響到整個汴梁,可是趙信乘坐的,卻是一輛四輪馬車。

在整個中國古代,一直都沒有四輪馬車,只有兩輪馬車,原因就在於,牽引和轉向的裝置,相對於兩輪,四輪更加的龐大,雖然他的載貨能力非常的高,可是一個轉向的能力,就制約了他的普及。

或許在封建社會,甚至在西域的一些地方,還有四輪馬車出土,可是在真正的主流歷史上面,四輪馬車,一直都沒有出現。

可是技術方面,只要點破了之後,就不存在什麼問題,一個合適的牽引和轉換的輪子,這些在後世,甚至只是玩具車上面的一些設定,利用一個單獨的牽引,就可以讓馬車順利的轉向,方便快捷。

在解決了轉向這麼一個巨大的問題之後,四輪馬車的優勢彰顯了出來,相對於兩輪的馬車四輪馬車對於馬的壓力更小。

兩輪馬車,馬主要是牽引作用,可是整個馬車前方,還是壓在馬上的,兩個輪子,並不能平穩的站在地面,必須要馬匹的三點支撐。

這樣下來,幾乎肯定的,馬要承擔一定的支撐,這個支撐,哪怕是再小,也是馬的負擔。

四輪就不一樣了,三點成為一個面,四點更加是平衡,哪怕是拋開馬不說,單純四輪馬車本身,也可以平穩的站在地面上面,保證住平衡,那麼馬只是起到牽引的作用,這一定程度上面,增加了馬的作用。

四個輪子承載整個重量,讓平均受到的壓力,降低到了最低,載貨能力也就上升了,對於地形的要求或許會高,可是一切都齊備的前提下,他的度也會提升的。

汴梁是什麼地方,整個北宋的都,所有的中央機構和皇宮的所在地,一條寬闊的御道,幾乎是整個皇城的象徵,更別說,現在一切向好。

本身道路條件就非常出色的汴梁,又多了水泥這麼一個劃時代的武器的前提下,相當的平穩,四輪馬車也大行其道,從大名府開始出現,到現在,汴梁已經擁有四輪馬車8oo多輛,幾乎遍佈在了整個權貴的家庭。

透著窗簾,趙信把汴梁的一切給納入眼簾,或許從小是在皇宮裡面長大,可是皇宮給他的印象,已經模糊了,甚至汴梁更是如此,在趙信的心中,更多的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之中的描寫。

在影象,影像,甚至是十字畫都已經遍佈的時候,作為一個搞歷史,特別還是搞北宋歷史的,清明上河圖永遠都是繞不過去的存在。

清明上河圖繪製的是12世紀汴梁場景,那個時代,北宋已經內憂外患了,已經產生了疲憊的態勢,哪怕是清明上河圖非常的恢弘,而是其中,卻有不少難得一見的市井場景。

現在,卻不一樣,仁宗一朝,是整個北宋最為強大,最為富庶的時代,特別是趙信的穿越,徹底的改變了北宋的格局。

韓琦在西夏,不但拿到了另種這麼一個,在黃河中游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佔據河套平原的相當大的一部分的地盤,也成功的利用炸藥的幫助,撬開了興慶府的大門,在遼國的幫助下,滅掉了西夏。

一個心腹大患的滅亡,不但是實質上面的,對北宋的利好,對於民心上也同樣如此的。

或許,在高層官員的眼裡,西夏是遼國滅掉的,甚至在市井之中,也有傳言,可是興慶府畢竟是韓琦攻下,最少說破城是如此,這種情況下,當然要把功勞記載頭上。

如果只是政治上面的,這還不能彰顯汴梁的變化,定海軍帶來的改變才是,馬車,不過是出行工具的一個,還有方方面面的其他改變,特別當趙信經過了一個正在興建的工地的時候,更是如此。

這個工地他知道,是樊樓在核心區域的一個新店鋪。

樊樓,作為北宋的第一樓,可以說是北宋餐飲的一個地標,在普通的小店,三五十文一道菜的時代,樊樓之中,哪怕是最簡單的一道冷盤,他的價格也在一貫以上,平均花費幾十貫,上百貫的,比比皆是。

樊樓是由五座樓宇構成的組合型建築,樓層都不高,在三四層的樣子,最多就是1o米左右,而且是木質結構居多,就這樣的建築,已經是北宋的地標性建築了。

在水泥出現之後,樊樓憑藉著在高層和樞密院的關係,第一次認識到了這種材料的好處,一個高2o多米防禦性建築,可以抵禦千軍萬馬,如果應用到樊樓之上,會是什麼。

一想到,一旦水泥和這種興建的方法,在北宋流行開來的時候,樊樓的周圍,將會全部都是這樣的建築,到時候,樊樓別說是地標了,周圍都比他高了,真的是一個矮子。

財富和地位,甚至是伸到各方面的觸覺,讓樊樓應聲而動,他們很快的聯絡到了定海軍,要求興建一個新的樊樓。

這個樊樓非常的高大,達到了8層,這已經沒有電梯的樓房最高層了,真的要是八九十來層,高是高了,可是走著也累不是麼。

你讓豪門權貴,走上三四層,登高望遠還可以,真的走上八九層,吃個飯就氣喘吁吁的,也不是個事啊。

不過樊樓的樓高較大,每一層大概是45米,也就是說,最高處,幾乎過了35米,這一點比起稜堡還要高,一旦興建完成,一定是一個地標性的建築。

樊樓的野心,定海軍並不去關心,可是這個要求,卻是定海軍看重的,定海軍為了興建房屋,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行進了數十萬套的房屋,基本上讓定海軍,全部的民眾,都安居樂業的,誰也沒想到,這會是一個生意。

鋼筋混凝土的房屋,或許現在不是定海軍的獨門絕活,畢竟,為了給北宋興建稜堡,一些基本的建造方法,還是教授出去了。

可是這種是興建稜堡的,也能夠按照這個來興建房屋,要想達到某種美感,那是不可能,定海軍卻在趙信的指導下,在不同的實踐之下,積累了足夠的經驗。

樊樓的要求送過來的時候,定海軍只是稍稍的猶豫,就決定了接下這個單子,當然了,價格,也是一個關鍵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