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汴梁東門碼頭,這個往日裡面,人頭攢動的碼頭,此時也算熱鬧,早在昨天,破冰船已經來來回回的清理,今天早晨,也同樣的出動,把夜晚因為寒冷結冰的河面,再一次的清理了一遍,保證船隊的通行。

一個軍的禁軍,25oo人,還有在周圍找到的勞力,差不多4ooo多人,聚集在碼頭上面,因為結冰打滑的路面,早已經鋪上了稻草,為卸貨做出準備。

相對於樞密院的高層,已經知道趙信前來船隊規模,這些禁軍和普通勞力,並不知道,到底來的是什麼,會卸下多少貨物,他們在稍稍交流之後,就知道,來的人不簡單。

禁軍啊,這可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如果說廂軍,或許在一些時候,還當勞動力使用,禁軍,完全不存在的。

可是現在,禁軍也動用了,還是整整一個軍,這不但要求財大氣粗,也需要實力群,他們紛紛議論,這一次來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來頭。

“來了!”前方傳來了一陣陣的騷動,在倉庫之中等待官員們,也都得到了訊息,走了出來。

京官尊貴,別說是趙信一個小小的節度使,就算是曹劌,韓琦這樣位高權重的樞密副使到來,也不可能有高階官員前來迎接,他們也不需要。

一般回京之後,除非是有重要的使命,否則的話,都會暫時歸家,休息一兩天才處理事務,或者上朝,或者去樞密院,沒有必要迎接。

趙信又不一樣,從大名府的鐵匠作坊開始,已經逐步控制樞密院外購貨物的很大方面,之前,單純只是鐵料,現在已經展到了各種成品,水泥,鋼材,等一系列的東西,特別是現在,賈朝昌已經決定在明年過完年,對著的遼國動手,專門從三司申請了大量的物資,這筆物資目的地,正是在遼宋邊境,興建大規模的稜堡。

按照一個稜堡25oo貫來說,水泥的價值就高達1ooo貫,這可是一筆過了4o萬貫大宗交易,如果算上其他方面的使用,比如說,在城防的修繕上面,在各種物資的補充上面,樞密院跟定海軍之間交易額度,過了2ooo萬貫,這中間,任何的一丁點的波動,都會讓樞密院結餘。

賈朝昌當然不可能來,甚至連一些實權中層官員,也不可能來,他們都是三四品的大員,他們的出動,會引波動的,可是司官,五品左右的,來的不少,有兵器司,守備司,還有新成立物資司的主官。

物資司之前是沒有的,他們掌握的東西,是兵器司,守備司和鍛造司,現在鍛造司已經名存實亡了,其他的兩個司也大受影響,基本上,都是在物資司收回的東西,再分配的作用,反倒是異軍突起的物資司,有些位高權重。

頂頭上司到來,汴梁這邊的負責人,早在昨天,就快馬到了船上迎接,並且找趙信匯報了半年多來,在汴梁的展。

定海軍,從無到有,成立的這一年的時間,是定海軍展最快的時間,從一個不聞一名的小島,變成了實際上已經過了汴梁的可怕城市。

人口還是在其次,關鍵是產值,可以說,短短一年,定海軍或許還沒有追上北宋的產值,可是在一些方面之中,已經過,比如說,鐵,比如說日用品,這些成為了定海軍的拳頭產品,在汴梁開疆裂土。

汴梁作為整個北宋的都,是整個北宋財富和權利的集中之地,哪怕普通的民眾,他們不可能如同官員富翁那樣的有錢,可是架不住人多。

定海軍的產品,為什麼有這麼龐大的競爭力,並不是說,定海軍走奢侈的路線,賣出的都是利潤高的奢侈品,這種東西會有,卻一定不會多,真正賺錢的,永遠是普及面最廣的產品。

在北宋各項稅收之中,處於很重要位置的鹽稅,就是其中之一,是人都要吃鹽,北宋的鹽稅還相對比較高,這就成為了一個另類的人頭稅,每年過千萬貫的收益,成為了北宋重要支撐。

如果,將來,趙信控制北宋的話,一定會把鹽的價格降低下來,現在還不是時候,雖然說,在定海軍,也開闢了大規模的鹽場,用曬鹽的方法,大規模的生產鹽,可是這些鹽,卻只是用在定海軍的日常上面,或者工業生產上面,嚴格控制他們的流動。

鹽不能搞,看起來是喪失了很大的一批財源,可是實際上,在目前的北宋,能夠搞的專案太多太多了,日用品,各種鐵器,甚至是肥皂香水之類的,這些都可以面對普通的大眾。

就是憑藉著這個,哪怕是北宋同樣生產的東西,定海軍都可以在中間找到工業化生產的規律,或者降低生產成本,或者提升質量,總之各種各樣的優勢。

哪怕是不降低價格,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更別說降低了價格。

定海軍當然不是再打價格戰,鐵這種對於軍事,對於國力有重要影響的,可以打打價格戰,其他的就沒有必要了,基本上,都是在市面上價格九成,或者是九成五,可是就算如此,定海軍出色的質量,在口碑相傳之下,也成為了市場的主流,壓得其他的產品喘不過氣來。

一個1oo萬人的龐大城市,輻射1ooo萬人的京畿,會產生多大的市場,哪怕一個人,每年花一貫,就是1ooo多萬貫,可實際上,平均下來,每一個人不只一貫。

按照汴梁負責人提供的資料,下半年,整個汴梁銷售資料大概是47oo萬貫,其中利潤差不多佔據了四分之一。

1ooo多萬貫的收益,對於這個負責人來說,是一個極高的數字,可是在趙信的眼中,那就又不一樣。

工業化的產生,就是讓價格逐步的降低,壓縮生產成本,壓縮人工成本,最終產生價值。

哪怕是沒有機器,沒有動力,單純藉助著工業化的規模生產,所產生的效果,都不是人們所能夠想象的。

目前送入到汴梁的產品,都是定海軍的拳頭產品,他毛利潤,趙信恰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