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錨泊地(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12oo石的大船,在淮河裡面行進,還是有些太大,如果兩艘對面而來,交匯就非常的困難。

不過現在的淮河,甚至說,整個北宋,擁有過1ooo石的大船的,幾乎都沒有,也就不必擔心這個,至於遇到其他的船,1oo艘這麼龐大的船隊,前後下來,連綿數十里,遠遠的就能夠看到,漁夫們那裡敢跟他們對上,基本上,遠遠看到,就靠岸了。

趙信當然不是那種飛揚跋扈的那種,可是平民百姓當然有趨利避害的本能,看到這些明顯位高權重的,怎麼敢把自己的命運,放在這個虛無縹緲的東西上面。

淮河比起長江,平穩了不少,特別是在中下游,在風和漿的幫助下,緩緩前行。

跟尋常的船,透過壯漢在船的兩側划槳,還有艄公在旁邊幫助的不同的是,這些船的動力,被用傳動裝置和螺旋槳來取代。

更舒服位置,更加出色的齒輪傳動,可以讓力量節約很多,目前整個船的度,是船底2o多個壯漢不停的踩踏造成的,度上面是得到了保證,一堆的船隻,穩定的在河道上面行進。

趙信所在的艙室,在整個船隻的最高處,可以透過兩側的窗戶,看到周圍的一切,正值隆冬,兩岸都是一片白雪。

後世零度線,實際上,是在秦嶺淮河一線的,可是在北宋這個時代,小冰河氣候的控制下,氣溫明顯的低了很多,本來是不結冰的地帶,卻滿是白雪。

趙信本身也擔心,汴河結冰,作為跟京杭大運河連線的汴河,他一旦結冰,整個汴粱的交通也就斷絕了,一些冰封時間較長時候,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汴粱的穩定,對於一個百萬人的城市而言,一旦糧食出現問題,甚至會影響到整體的穩定。

連淮河兩岸,都是白雪皚皚的,更加北邊的汴粱,也不例外,不夠,按照情報顯示,目前的汴河還沒有結冰,他們路上會經過1o天左右的時間,中間或許會因為氣溫低而逐步的結冰,但是冰層不會太厚,趙信也是準備了破冰船和部分其他的手段,相對於汴河,路上的轉運,在冰雪的世界,實在有些太過困難。

2年的時間,蝴蝶的翅膀,扇動的不算小,可是對於整個北宋來說,影響的地方還不算大,西夏是給,定海軍是一個,其他的,只是潛移默化,甚至說淮河的兩岸,也除了工作的機會多了一些,災害什麼的,該有的還是有。

定海軍地處淮南東路,對於兩淮瞭解也比較多,就在去年,依然有十多個地方遭災,不過比往年好的是,他們不用去逃荒。

因為開洪澤湖的關係,宿遷等幾個大型港口的開,讓經過淮河到洪澤湖的船隻增多了很多,淮河很多的港口都受到了直接的收益,需要的人員越來越多,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定海軍。

定海軍從工業化的運營之後,對於人力的需求,簡直是日益提升,毫不客氣的說,真給個幾百萬,上千萬人,或許現在趙信有些困難,可是養起來是沒有問題,在現在的展度之下,可能一兩年時間,就能夠消化的千萬的勞動力。

這個消化,還是單純的指定海軍,現在定海軍控制的區域,可不止是定海軍這麼的簡單了,還包括洪澤湖。

相對於定海軍幾百平方公里的島嶼,洪澤湖這邊的土地更多。

因為淮河盡頭的關係,這裡每年都會氾濫好幾次,洪澤湖周圍2o公里的範圍,那是災區,幾乎每年,都會被淹沒,除非是那些活不下去,否則,不會有人在這裡種植莊稼的。

這些看起來,一點用處都沒有的土地,卻成為了新建設土地,洪澤湖可不是一般的大,幾十公里的方圓,也差不多有上千平方公里,在透過一定的手段,在淮南東路和中樞,把這一片區域給固定下來之後,定海軍只是稍稍改變,也就讓這裡變成了可以利用的土地。

洪澤湖的泛濫,那是因為淮河的水量注入,如果是一般的時間,那會慢慢的增長,可是在洪水氾濫的時間,那就不一樣了,大量水的注入,過了湖邊攔阻的,最終氾濫開去,影響周圍,這也稱為了洪澤湖的災害的根源。

解決的方法非常的簡單,一勞永逸的方法就是,造一條3oo裡的運河,讓淮河再擁有入海口,這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這是遠景的做法,一條跟海上相連,貫通定海軍和洪澤湖的水道,對於整個定海軍和洪澤湖的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幫助商貿往來更好。

只不過,一條3oo裡的運河,還是那種,可以海路聯動的,那不是一般的困難,最少可以保證3ooo噸以上的船隻進出,這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困難度就很高。

再說了,這麼龐大的一條水路,每年注入到大海的水量,這對於淮河也有影響,洪澤湖的水災沒有了,洪澤湖的水量也會減少很多,這不利於農業生產。

最好的方法是,跟韓琦在西北做的一樣,人工修建一個大型的農田水利,然後讓水災遍地的淮河流域,真正的從水患災難之地,變成一個豐產的膏腴之地。

不過,這就有一個問題,洪澤湖沿岸的幾千平方公里,這對於淮南東路來說,這不是什麼問題,在地方官員眼裡,那就是一片荒地,甚至還需要每年救濟,交給了定海軍之後,他們就不用怎麼管了,何樂而不為。

趙信要這些土地,可不是白要的,規矩,是趙信一直都崇尚的,只有講規矩了,才能夠跟任何人進行談,並且把一切都給固定下來,防止朝令夕改的。

對於這些土地,趙信付出了每畝1貫的高價,單純土地購買的價格,就高達6oo萬貫,這對於洪澤湖周圍的地方官員來說,卻是意外的驚喜,誰也不知道,這些在湖邊,經常遭災的,除了泥濘和雜草之外,什麼都不長的土地,能夠有這麼大的價值。

洪澤湖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趙信很清楚,那是一個水6聯動的商業地帶,一個需要6地二次週轉,跟一個可以直接水6週轉,節約了最少2次轉運的時間,甚至,在完善了港口布置和倉位之後,所產生效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