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安全生產(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賠償,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名詞,以前有些相似的,就是軍隊之中的撫卹金,這個撫卹金是對於傷殘軍人的補償,這部分的補償,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本就是把士兵的月俸存起來一部分,再加上朝廷的賞賜,最終形成一個數字。

這個數字整體來說,不算很大的,一般都在1oo貫左右,這筆錢,對於家人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補充,也算是在親人傷殘之後,獲得一定的幫助。

軍隊是國家暴力機關,在戰爭之中,他們的腦袋,也是綁在腰帶上面,只有足夠的獎賞,才能夠讓他們奮勇殺敵,保家衛國。

可是在日常的工作之中,一般危險性很低,就算是偶然間遇到危險,也不會賠償,因為沒有什麼先例。

也只有一些危險性的行業,比如說保鏢和護院,他們在接到工作之前,就已經會約定撫卹。

一般的工種,是不會預先的做出的,在這個大災難生的時候,整個定海軍都是懵逼的,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大的災難生。

鍊鋼廠之前在他們的眼裡,那是一個寶庫,是源源不斷的創造價值的地方,原來,一個鐵匠一天也就是有兩千斤的產出,現在,平均每個人,每天都是幾萬,幾十萬斤的出產,哪怕每一個的價格,已經降低到了相當低的程度,當數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可以獲得很多的利潤。

可是當這些鋼水失去的控制的時候,也會非常的可怕。這一次鍊鐵廠的災難,分外的慘烈。

2o噸的鋼水,1ooo度的溫度,一旦流出來,這不是凡俗的力量,能夠抵擋的,所過之處,一片不毛之地的,有些人,甚至連屍骨都沒有收回來,只要流經的地方,不會有人受傷的,都是死掉的。

4oo多人,幾乎都是在鋼水流經的過程之中,至於數量更多的傷者,他們要麼是被少量鋼水濺到,或者是被鋼水推到的建築物砸到。

這些工人,大部分,都是剛剛轉換的工人,他們在半年前,或者是一年前,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在逃難之後,這才來到了定海軍。

說實話的,到了定海軍之後,他們才算是過上了好日子,工作雖然有些勞累,可是賺錢也多的,他們只要付出勞力,就可以獲得收穫的,過上以前難以想象得到生活。

如果說時間比較長,這些家庭依靠著高昂的薪水,在一兩年之中,也足以積累出的足夠的資本,可是定海軍的成立,到現在,還不足一年的時間,這些正值壯年的勞動力,他們一旦死亡,對於家庭來說,就是一個大的災難。

趙信看到的就是這樣,他依靠著後世的經驗,制定了一個高昂的標準,並且親自的落實,把這些賠償,交給了這些家屬。

這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簡直是從未聽說過,在過去,給人幹活,出現問題,拿幾個錢就可以了,真的大包大攬的賠償的,幾乎沒有。

夥計們認定的是天災人禍,只要不是東家故意,根本就想不到要去賠償的,東家看意思,給幾個是幾個,有時候,真的有人死傷,東家的損失,也相當的慘重,這個時候,不找他們要錢,就算是不錯了。

可是趙信的規則,是按照後世的標準的,工傷分不同的品級的,死亡的,一律按照2o年的基本工資,重傷致殘的也是同樣,一些輕傷,則看恢復程度和傷殘程度,有一個標準,就算是最普通,只是受一點點的輕傷,可能十天半個月就能夠恢復的,也會得到3個月的薪水。

鍊鐵廠,那是定海軍最熱門的工業企業之一,工資標準本就不低,一般的技術性的工種,一個月能夠拿到6o貫左右,基本工資基本上是定在3o貫左右,按照2o年的標準,一個人就是72oo貫。

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啊,按照一頭牛1o貫,72oo貫可以買到72o頭牛,就算是土地,也可以買到幾百畝了,一下子,從一個死人的悲痛,變成了巨大的經濟補償,這些家屬們幾乎不敢相信,通報而來的訊息,這也太過難以相信了吧。

那些失去丈夫,或者是父親的,他們完全沒有想到,會獲得如此多的賠償,可是一各個閃亮的定海幣,說明了這是實實在在的賠償。

一下子定海侯的名聲,成為了萬家生佛,誰都不敢保證,沒有一個萬一,以前遇到了事情的話,就只能夠依靠自己來抗,天災人禍,讓一個旺盛的家族,直接從繁盛到滅亡的,不是沒有。

可是現在,只要在定海軍工作,不但工資很高,一旦有什麼意外,還會得到2o年薪水的賠償,這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簡直是巨大的保障。

不過這個賠償方案,在最初的時候,還有一些人不同意,認為是給的太多了,要知道,這一次死亡就4oo多人,如果按照這個來陪的話,幾乎就是3oo多萬貫,還有傷殘,輕傷的,簡單的算下,最少要7oo萬貫賠出去。

在他們看來,2o年太高了,5年差不多了,就算是五年,按照現在的標準,死一個人,也會得到18oo貫。

這對於普通的家庭而言,也是一個的難以想象的鉅額財富,只要應對靈活,也可以獲得18o畝左右土地,這對於一個家庭而言,也是立家之本。

這樣的想法,在整個定海軍,各個層次之中,得到了廣泛的同意,雖然說,定海軍家大業大,賺錢多,支出也大,幾百萬貫,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是一次性的撫卹的,這筆錢,可能就不會流通起來,這對於的定海軍來說,是有一定壞處的。

為什麼後世設定這個標準,2o年的撫卹,對於任何人來說,同樣是一筆很大的錢,如果減少的話,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未來標準定下來的時候,還會產生巨大的隱患。

這種當時很是在定海軍引了一陣的波瀾的,最終卻被趙信強壓著透過了,他是從21世紀走來的,他很清楚,只要定海軍繼續展,貨幣實際上,是會貶值的,這些錢現在看起來,很客觀的,未來就不一定的,同時一個高標準的,不但是要求他現在興辦的工廠,也是在要求未來的手工作坊和私營企業的,只有從源頭堵住了,才會避免以後悲慘的事件的生。

整個定海軍的財富,都是由趙信來締造的,雖然說,這是過預算的東西,擠出來,也不是沒有辦法,在經過了簡單儀式之後,把這一筆錢,交給了這些死亡者的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