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訊息(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鋼鐵廠,是趙信最得意的地方,本來,按照正常的展,定海軍應該先走輕工業。

輕工業見效快,利潤大,只要有一丁點的改進,就可以獲得龐大的收入,而且不愁銷量。

可是陰差陽錯之下,趙信最終選擇了鐵作為突破點。

北宋的鐵的價格較高,遠遠過基準值,而且用量巨大,以趙信的身份來說,鐵比其他東西更加適合。

趙信也沒有想到,在大名鐵匠作坊建設的過程之中,會現牛大力這麼一個天才的研究者。

趙信同樣是一個研究者,他是透過後世科學培養起來,專攻歷史的研究者,他充其量是流水線上面的產物,如果不是卡牌系統,如果不是穿越者的眼光,他在研究了領域,不可能取得那麼大的效果。

可是牛大力是一個難得的天才,他是天才的研究者,只要給牛大力一點點的便利和指引,最終迸出來的結果,會讓世界震驚的。

實際上,牛大力也是這樣回報趙信的,在大名鐵匠作坊,那麼薄弱的環境下,他把北宋的所有的經驗,都整合到一起,最終如同插上了翅膀也一樣,變成了目前的狀態。

在大名府,因為各方面不太健全,再加上,趙信也沒有打算,把高爐鍊鋼這個大殺器給拿出來。

到了定海軍,一切都沒有問題,趙信很相信牛大力,把一切都交給了牛大力,牛大力也沒有辜負趙信的期待,最終鋼鐵廠成功的定型投產。

鋼鐵廠的產量,在4個月之後,已經達到了巔峰的狀態,不是一個高爐,而是數十個高爐一起生產,雖然煙霧遮天蔽日,目前日產量高達2萬噸。

這樣算下來,每年的產量高達7oo萬噸,以傳統運載方法,3o多公里的道路,用馬車每一輛半噸左右的運輸量,一天就最少需要4萬輛馬車,才能夠把這些給運出來。

先不說,定海軍能不能湊齊這麼多的馬車,就算能夠的湊夠這麼多的馬車,要多寬的道路才能夠容納下來。

定海軍面積不小,可是充其量,就是一個小島,趙信為了全面展,在初期,一定會以定海軍為重點,這樣的話的,大規模的道路,還是能夠容納4萬輛馬車的這種,不太可能出現。

鐵路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3o多公里的鐵路,可以承接1oo輛車廂的,每個車廂15噸,1oo輛就是15oo噸,2萬噸,只要來往十來趟就可以了。

車廂在馬拉之下,度相當的快,效率也很高,可承擔這個運送的工作。

實際上,鋼鐵廠的產出,大部分都是支撐的定海軍的建設,運出去的很少。

定海軍的建設,每天耗費大量的鐵,無論是道路,鐵路,甚至是房屋的建造都是如此。

定海軍的地盤不小,幾百平方公里,在後世,上海和北京的核心區域,也就是幾百平方公里的樣子,可是這些要加上工業區和一些不適合作為主宅和工業的地區,能夠利用的地方不多。

除了趙信來之前,胡亂建設的那些房屋,現在都是七八層的整齊的房屋,這樣看起來有些單調,卻可以容納最多的人口。

經過了37公里的鐵路的建設,特別是在2個月的時間之中,66續續的實驗,最終形成的經驗,要修建一條更長的鐵路,這不成問題。

定海軍也有了修建更長鐵路的打算,可是這個鐵路卻不能在定海軍。

島上,能夠修建37公里的鐵路,已經是極限了,未來可以修建一條複線,讓這個鐵路的效率更高,並且融入到整個城市之中,作為快的環線,用於在外面快的交通狀況。

鐵路的交通,是未來展的重點,哪怕是馬拉火車這樣的火車,也足以對整個北宋產生巨大的變化。

從3公里到37公里,接下來,就是稍微長一點,在目前北宋的地面上,其他意義重大的鐵路專案很多,可是對於定海軍有直接幫助,就只有一條了。

這也是接下來的修建目的,一條3oo裡以上的鐵路,就要在的洪澤湖和海州之間修建。

要想富先修路,從鋼鐵廠的產能,就可以看出來,當徹底工業化的定海軍,能夠迸出何等的生產力。

現在,定海軍絕大部分的產能,都放在建設上面,一棟棟的大樓拔地而起,當這個建築的飽和度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幾乎必然的,要轉向其他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