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定海軍港口,在幾個月的時間之中,已經基本完成了,先開的,是最簡單,也最容易開的那個港口。

不同於這個時代的港口布置,這時代的港口,說起來是港口,不如說,只是一個簡單的錨泊地,在一些海邊的合適的地方,設立一些可以停靠船舶的地方,可以供給船隻停靠,並且有一塊地方儲存貨物並且裝卸貨物。

最大的類似杭州,泉州這樣的地方,也不過是這些停靠點多一點。

可是定海軍的港口,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是一個初步具有了現代化特性的一個港口,寬廣的海岸,選擇的是颱風和海浪無法影響的地方,一個巨大的防波提還有眾多的佈置,擋住了外海的驚濤駭浪。

並且內部,一條條特別錨地,可以在短時間之中,停靠大量的海船。

目前開度只有2%左右,現在只有最小的一處停靠區域,在特別的佈置之下,可以同時停靠2oo艘以上海船。

在其他的地方,還預留了大量的區域,甚至可以停靠2oo米,甚至是5oo米以上級船隻,趙信可以說,把未來的展,放在位。

還沒有電力和蒸汽,這些能源的前提下,可是單純人力,在足夠起重灌置的前提下,就可以減少很多事情,提升效率。

天車和各種的塔吊,遍佈在了港口的各個位置,經過傳導,可以靈活的把貨物運送到任何的地方。

效率上面,比之前的港口,最少提升百倍,一艘4ooo料左右船隻,最多就是2個時辰的時間,就可以完成卸貨。

在寬大的港口的後方,是一片巨大無比的開闊地,這些全部都做出了水泥的硬化,整齊而又平坦,定海軍對這麼龐大開闊地的,頗有微詞,因為這是浪費,沒有意義的。

趙信建設這裡,是預留的集裝箱碼頭,集裝箱相對於普通的船運來說,有著巨大的優勢,一個週轉快這一點,就足以改變一切了。

現在,別說是集裝箱滾裝船,就算是先進一點的新式帆船,都很難的弄出來,這一片巨大的空場,更多的是浪費的。

港口,是定海軍的基礎,不但的鐵路貫通到了港口,公路也是,在港口的東側,最少有4條巨大的主幹道,貫通到港口。

透過這些主幹道,可以進入到定海軍的每一個角落。

目前的定海軍,建設遠沒有結束,只不過縱橫的主幹道,已經建成了,這些道路不是後世常見的柏油路,而是水泥路。

泊油路的主要材料是瀝青,後世修建泊油路,一方面是因為材料多,另外一方面是因為方便,一條瀝青路,從剷掉到最終的修建完成,可能快的只用小半月的時間,甚至完成了基礎的挖掘之後,鋪設可能只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不必等待水泥路長時間的凝結,在鋪設完畢,一兩天的時間,就可開通了,效率相當的高,是城市建設最好的選擇。

可是現在,在沒有大規模的鋪路裝置,還有原料瀝青,這些都是根本性的問題。

定海軍目前修建的主體就是水泥路,也只能夠是水泥路。

水泥路,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搞定鋼筋混凝土的配方,哪怕沒有足夠築路機械,也可以透過手推車和鐵板進行修建,耗費的只是一個功夫就是了。

在中國展初期的時候,沒有足夠的機器裝置,僅僅依靠人力,就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北宋尋找勞動力最多的城市,那麼定海軍雖然在人口上面,無法跟汴梁相比,少了幾十萬的樣子,可是青壯年的勞動力,卻是完爆的。

定海軍是一個新興城市,不能說完全沒有老人,可是老人是很少的,不是定海軍不要老人,是因為一個新的城市的一般性規律,造成了老人和孩子很少。

定海軍人口的來源,最初的時候,是來自淮南東路的受災人口。

大自然是以為偉岸的力量,大自然的選擇是一個可怕的選擇,是殘酷的幾乎冷血的,在自然面前,任何的仁義道德甚至是親情什麼的都不復存在,只有冷酷的選擇。

透過和不透過兩種選擇,透過代表著活下來,不透過代表著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