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妥協 定海速度(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沒錢,這個陌生而又熟悉的字眼,之前,一直是中樞不可能迴避的東西,任何一項投入,都必須要考慮這個問題,不過伴隨著鐵料的更換和一些改進,從慶曆四年的下半年,逐步不在出現。

一些以前沒有投入,或者說,不敢去投入的專案,在這一個時間段,成功的立項,一批批的工程投入。

現在,又來了這麼一個久違的字眼,這讓眾多參知政事們面面相覷。

“不是,今年的計劃還沒有完成麼?”章得象略顯不確定的說道。

“北方農田水利,佔據了大量資金!”葉清臣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不過這句話說完之後,所有人都明白了。

北方的農田水利建設,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由葉清臣先提出之後,立刻得到了整個中樞的同意。

糧食是關鍵,特別對北宋來說,北方人口眾多,可是多年開的土地,已經不足以支撐整個人口的消耗,依託著京杭大運河,從南方進入大量的糧食,漕運,已經成為了北宋重要的命脈的。

北宋的南方,雖然文壇鼎盛,可是除了四川和南方少數地區之外,真正進入到朝堂的,少之又少,多是北方人。

這些人的宗族,家庭,甚至是社會關係,都根植於北方,開北方,讓北方更好一點,這是一個天然的正確,更別說,北方也有實際的利益。

葉清臣最初的投入,只有5oo萬貫左右, 3年5oo萬貫的投入,會整理整個的中部地區12條河流,包括長江海河等重點河流,建立的最少1oo個蓄水池和池塘,保證足夠的抗旱和應對水災的能力。

透過這些為節點,在北方的平原地帶上面,建設大量的水渠,支流這些的,透過合理的佈局,會讓整個中國北方,增加3o%左右的水澆地,並且讓水更加合理的利用。

水澆地相對於旱地,糧食產量幾乎提升一倍,北方土地面積雖然沒有南方那麼的龐大,按照田畝的統計來說,大概佔據全部土地的4o%左右,也就是3.2億畝左右。

只要每畝地的平均增收在o.3石,預計,每年能夠提升1ooo萬石,實際上,3成水澆地的增加,就可以增加1億畝的水澆地的,這個可能糧食增長就在8ooo萬-1億之間。

減少了接近一億石的糧食的運輸,自給率增加,特別是在北方,這基本上,也是節約,同時增加社會穩定,這對於北宋而言,也是一個重要無比的事情。

葉清臣簡單的介紹了目前的現狀,特別是遇到的困難,還有效果的提升的,造成了總投入從最開始的3年5oo萬貫,提升到1ooo萬貫的時候,誰也沒有再多說什麼了的。

農田建設,佔用了一兩百萬貫的投入,未來可能會更多,這一點,關係到百年大計,西北的互市,確實可以獲得一些利益,可是跟百年大計來說,還是弱了一些。

葉清臣也在猶豫,說實在,西夏的滅亡也是他期盼多年的。

在三司的計劃之中,最大的一個不確定性就是西北。

本身,三司有一筆錢,不算多,大概是百萬貫左右,是為西北準備的,可是當韓琦駐紮西北之後,葉清臣給了3o萬貫,葉清臣覺得韓琦坐鎮哪裡沒有問題,在給予3o萬貫之後,還有其他的一些物資支援,就挪用了,投入到了農田水利建設的。

當時主要是想,農田水利建設,更加重要,同時,西北如果有事情的話,物資和其他的一些資源都是現成的,可以快支援過去,其他的再想辦法。

可是沒想到,韓琦一下子給弄了一個大新聞,毫不客氣的說,這是北宋最願意的看到的,卻是他最不願意看到。

西夏解決了,那麼什麼物資,兵員裝備的,都不用了,需要錢,實打實的獎金拿出來。

本身就有些困難的三司使,因為龐大體量,挪用出百萬貫,應該是沒有多大的問題,可是這筆錢要蓋上獎勵和修路這個蓋子,那就有些難為葉清臣了。

有功必賞,對於武將,北宋是採用打壓的態勢,隨時防止他們造反,可是對於底層計程車兵來說,卻是相當猶榮的。

禁軍士兵的月俸,可以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家2o口生活,更別說戰場上面,還有立功之後。

雖然這一次,西北動用的人員不多,只有4萬人,哪怕每一個人平均1o貫的獎勵,就是4o多萬,還有後勤和其他附帶,可能總數不多,6o萬貫是必須的。

當然了,如果把戰利品折算,可以減少支出,可是最少,也需要4o萬貫左右。

4o萬貫是必須要支出的,那麼就算挪用出百萬貫,也一下子少了一半,剩餘的,完全不夠支出。

可是放棄修路,也不是葉清臣願意看到的,修路是必然的,一方面,可以減少邊境的支出,另外一方面,加大交易量,獲取更多的收益。

未來,穩定住整個西域,靈州的開是重點,在西夏手中的靈州,那幾乎是沒有任何的開的,幾乎把一個富饒的河套,變成了牧場一樣的存在,要開起來,需要眾多的的東西,糧食,人員,工具。

這個本來會投入巨大,成為西北穩定之後,最大的包袱,可能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夠漸漸的穩定下來,多了韓琦的這個突奇想,邊境互市和這一次的合約的,大量的交易,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都會在靈州留下足夠多的資金。

以現在運輸到西北運費,要完成這一切,浪費是巨大的,中樞可能每投入一貫,最終,成功的運用到靈州,可能只有2oo文到3oo文左右,其他的都是運費,這是無法接受的,特別是幾乎必然會耗費百萬貫,甚至是幾百萬貫的前提下。

白白的浪費到路程上面,不但效率不高,還不會產生任何的利益。

如果改造一些道路,把這個生意在一兩年之中做完的話,對於整個的北宋是有極大的好處的?

這個好處在長期時間之中,對北宋的影響不大,一旦遼國跟北宋的邊境互市關閉,可能前期的投入都會打水漂,能夠起到的,只是穩定靈州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