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場勘察(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太陽昇起,風吹草低,戰爭帶來的煙塵早已經散去,可是戰爭留下來的瘡痍,卻沒有散去。

遼興宗終於抵達了戰場,此時,還有廢棄的,還沒有完全拆掉的營寨,戰場的痕跡沒有抹去,連北宋離開的蹤跡都沒有清理。

韓琦在幹掉了西夏軍隊之後,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逃走是唯一的選擇。

當時還準備,遼國如果在當時就派遣大軍的話,說不定,近3o萬頭羊,也要放棄。

現在,這些都順利的送回了靈州,這一次的西夏之行,不但沒有大規模的消耗,反而賺大了。

羊肉是貴族的食物,價格較高,在西北比較便宜,5oo-7oo文,但是送到了汴梁之後,幾乎可以提升1o倍,可以說,所有的物資之中,除了優秀的戰馬,很難跟羊的增幅相比的。

比如說,牛,在西北這邊,也是價格較貴的,因為西夏這邊刻意的控制,除了羊之外,其他大型牲口,很少輸入到的北宋,再加上農耕民族,牛馬這樣的大型牲口,特別是牛,在中原民族,基本上是禁止宰殺的。

連牛死了,如果說不出來什麼原因的時候,都會被朝廷責問的,牛重要性可見一斑。

從昨天接到報訊,遼興宗的心情就不是很好,讓西夏軍出手,也算是遼興宗報復北宋的方法,這個方法多少存在著保護遼軍的做法。

從幾個月前,從遼國起兵,到邊境線,沙漠一戰,整個遼軍已經囂戰數月,特別是興慶府之戰,等於是遼國整整打了4o天。

在4o天之中,不斷的嘗試,雖然最終的損失不多,卻是筋疲力盡的,在這個時候,西夏主動提出投降,很自然的,遼興宗就提出了這個要求。

讓西夏的鐵鷂子去攻擊,不是說,認為他們不強,是替死鬼,如果是的話,遼軍肯定是會跟在後面的,而不是隻派出了幾個聯絡員。

對於西夏軍的戰鬥力,遼國還是認可的,3萬挑選出來的鐵鷂子,最少要3萬鐵林軍對陣,才能夠戰而勝之,在他看來,或許北宋在攻城的時候,很厲害,在對付這些戰鬥力強大的重騎兵來說,還是在最不擅長的野戰的,應該是沒有任何的問題。

給北宋的那些牲口,之所以會這麼的大方,原因就在於,這些東西送出去之後,是要拿回來的,而且是更多的拿回來。

北宋的鎧甲一直都比較精良,步人甲無法用在騎兵身上,卻可以用在重步兵身上,同時遼興宗也想知道,為什麼北宋的射手會這麼的厲害,甚至別一輩子在馬上,騎射的遼國都要厲害。

幹掉了北宋的這一隻軍隊之後,一切的疑問都可以得到解釋,這也是遼興宗穩坐釣魚臺的原因。

在第一波報訊的時候,他甚至認為,這是北宋的陰謀,在抓到幾個西夏人,或者是收買了之後,騙他的出馬,然後偷襲的。

可是當遼國派出的幾個人迴歸的時候,他才相信,因為這些人是尊貴的遼國人,在戰鬥之中,絕對是被保護的很好的,十幾個人,有最少1o個人活下來了,其中有7個人,在比第一批報訊的,稍稍晚一點點,回到了遼軍陣營。

這下子不存在騙的問題了,遼興宗排出,要麼是遼國的年輕官員,要麼就是他手下的親衛,這些都是非常熟悉的,在忠誠沒有問題的時候,事情就已經明確了。

有一點,遼興宗,還有遼國高層的這些將軍們,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為什麼,北宋的軍隊,戰鬥力會這麼大。

3萬大軍,在短短的半個時辰之中,就被殺盡,這也太過可怕了點吧,到底依靠的什麼。

西夏的重騎兵,實際上,也是遼國的主力部隊,如果說稍稍好一點,那就是遼國的規模更大,戰鬥力也更強一點,北宋如果掌握了對付鐵鷂子的辦法,應用到遼國身上,應該也的不會太差的吧。

遼國一直以來,都是北宋的夢魔,這一點,是早就驗證的,一旦北宋有什麼變動,遼國動一些東西的時候,都會引起整個北宋的震盪。

可是,反過來說,北宋何嘗不是遼國的夢魔,看起來,遼國在戰場的局勢上面,佔據了一定的上風,可是北宋硬生生的頂著,並且並沒有處於多少下風。

重騎兵一直都是遼國的根基,也是壓制北宋的重要武器,3萬鐵鷂子的覆滅,代表著北宋已經掌握了攻擊重騎兵的方法,不管能不能追到宋軍,他必須要來。

戰場的痕跡,一點都沒有清理,顯然,對方走的非常匆忙。

這也是正常的事情,誰在這個時候遭受了大股軍隊的攻擊,哪怕戰勝了,在這個時候之下,他們怎麼敢在這裡多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