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第一批幾乎在戰鬥結束之後,不足半時辰就走了,第二批則是在一個時辰之後。

這一批是俘虜,一部分士兵,還有後勤物資,當然了,還有繳獲,這些在臨時拼湊的一批馬車的帶領下,在俘虜們的揹負之中,緩慢的前進,這是最重要的一批,好在,也是擁有車輛最多的一批。

他們的度較慢,只有1o裡不到的度,也就是普通步行的度,這樣的度當然不可能持久,從古至今,也沒有多少軍隊,在一段距離的行軍之中,每天保持著6o裡左右的度。

但是,一天是沒有問題,連續的行進6個小時,足以讓任何一個硬漢沒有抬不起腿,可是靈州是絕對安全的地方,只要進入了靈州,一切都安全了的。

1o裡每小時的度,從這個地方,趕到靈州境內,最少也要3個時辰左右,這是一個漫長的時間,不過,韓琦覺得,還是可以爭取的。

如果說,遼軍在追擊的話,他絕對毫不猶豫的,放棄這部分輜重,選擇立刻的離開,可是遼軍沒有。

西夏或者遼國的倖存者,他們在北宋的追殺下,勉強的逃走了性命,要想給遼國報訊,需要時間。

這裡距離興慶府最少也是6o裡,按照的西夏軍逃到興慶府之下1個時辰,遼國決定和準備1個時辰,再過來一個時辰過來,這樣算下應該是可以的安全。

能不能盡全功,實際上,還是看最後一批的。

這兩者,是最關鍵的兩個部分,一部分代表著收穫價值最高的,另外是戰利品和物資,單純數百萬只長箭和幾十萬只穿甲箭,就足以讓韓琦重視了,這些東西,哪怕是在大名府採購,也需要相當的資金。

韓琦的動作,已經把事情向最壞的地方考慮了,遼國已經表現出了可怕的惡意了,專門的弄出一隊鐵鷂子進行偷襲的,只要達到訊息,肯定會過來的,這點不可能帶有任何的僥倖心理的。

北宋,是不用做任何的保留,他們必須要儘可能前往靈州,不惜一切代價,當然了,能夠儘可能的保住牲口就保住,分成三部分也是這樣。

如果萬一保不住,就放棄跑的最慢的羊,現在已經分成了三個部分,牛馬這樣跑的比較快的,提前先走了,走的最慢的羊,加上還在收尾,儘可能的從戰場上面搜尋足夠的物資。

這部分人員會在戰場上面,停留要給時辰左右,然後出,在三組之中,他們是最慢,當然了,絕對的度,要比之前第二個部分要高一點。

在熟練牧民的趕之下,羊的度,要比步行的人快一點。

如果是科學的選擇的話,應該是最慢的先走,爭取達到同時到達。

可是韓琦不敢賭,甚至不敢用價值過45o萬貫的資金來賭,萬一這部分回不去的,那麼這一戰之中,最大的收穫,將會不復存在,這也是無法接受。

這也是明知道遼國可能擁有惡意,甚至做出了準備,但是有一絲的希望,宋軍依然在的根本原因,就是這一筆牲口,是無法拒絕的。

軍隊會隨著第二批,快的迴歸,一旦遭遇到攻擊,在現無法戰勝的時候,他會選擇拋下俘虜和物資立刻的離開,對於最後一部分,專門留下了5ooo騎兵。

這已經是韓琦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因為在這樣的而戰爭之中,只有5ooo重騎兵,能夠揮作用,其他的,就是添亂而已的,在錢和軍隊這兩者的考慮上面,更多的還是考慮軍隊。

韓琦的一系列的料想,實際上,都已經實現了的,或許是遼興宗對於西夏有些信心,或許是北宋的戰鬥太快了的。

遼國沒有派遣追著西夏軍,只是在西夏軍中,留下了幾個,主要是負責監控和聯絡的,沒有派遣探馬跟著。

在遼國看來的,西夏軍有心算無心,已經是佔據了相當的優勢了,他們只是等待著訊息就好了。

從開始到結束,不足一個時辰,絕大部分的西夏軍沒有逃走,只有在最終的時候,才有人趁亂逃竄,又在探馬和追兵的追趕之下,倉皇逃命,也就是幾個時辰之後,才想起來的,該怎麼做。

真正給遼軍報訊的,已經是6個時辰的晚上了。

從早晨到晚上,整整7個時辰的時間,這些殘兵敗將們,趕到了興慶府的時候,還遭遇了一些阻礙的。

真正知道這個結果,已經是深夜了,遼興宗又因為擔心北宋的偷襲,所以第二天才出。哪怕遼軍的度極快,出動也都是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騎重騎,已經是最少15個時辰之後了。

一共才6o多里的距離,3o個小時,哪怕2裡一小時,也跑完了,實際上,3個小時,第一批已經抵達靈州了,6個多小時之後,在確定距離靈州不遠的地方,軍隊也脫離了第二批,先的迴歸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