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九章 定海錢莊(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一王松沒有違反趙信的命令,這樣的東西,就算是沒有什麼實用的價值,拿來收藏也不錯,就當是一個當票好了,還是這樣精美的,便於攜帶當票。

在大名府的這段時間,除了在鐵匠作坊上面,費勁心力之外,在趙信的要求下,王松還是在積累各方面的人才。

大名算的上是北宋現在的金融之都,不但商貿往來非常的繁盛,就連是金銀店鋪也很多,一部分送往遼國的歲幣,實際上,就是在大名這邊採購,本身就擁有無數的錢莊。

之前的那個經銷商大會,又讓的大名府的錢莊受到了刺激,沒錯,一下子過來的1.2億貫,哪怕其中的大部分,都沒有成交,可是單純過來的這些,就讓錢莊獲得了不少的生意,經營相當的旺盛。

在這種前提下,鐵匠作坊和定海軍,開始走入到了不少人的視野。

雖然說,封建社會,更在乎個人的品德,違約這種東西,很少在重要崗位上面出現,有時候,口頭的約定,也相當具有強制性。

特別是錢莊這樣的地方,約定俗成的行業規則,註定了這些地方非常的平穩。

可是,如果跟東家溝通好了,那就不一樣了。

定海侯是什麼人,一些級錢莊的東家都知道,還有一些背後有著巨大勢力的東家,就算是一些小錢莊,他們不知道定海軍代表這什麼,一個軍節度使,開國侯,再加上鐵匠作坊這麼龐大的盤子,最少,也不會得罪他。

趙信要求的,不是什麼經驗豐富,一手託著整個錢莊命脈的掌櫃,銀行跟錢莊,有著截然不同的經營方法,相對而言,白紙更容易書寫。

雖然,最開始,只能夠在大名府開設地方性的銀行,甚至還以錢莊為名,趙信可不願意弄來幾個難以說服的掌櫃的,這不是什麼好的選擇。

就這樣,在溝通和要求之下,遍佈在整個大名府的數百個錢莊,或多或少的支援了一批人員,多是以2o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這些都是錢莊們培養的後備力量,甚至在後備力量之中,都不算是很出色的,卻正好合乎了趙信的需要。

懂一點金銀的兌換,錢莊的運營,對於計算,也有一定的基礎,識字,這些,如果趙信全部從頭開始培養的話,或許需要很長的時間,可是現在,一切都被這些解決了。

趙信的錢莊,跟普通的錢莊不同,普通的錢莊,可能在前臺,只用幾個人,一個掌櫃的還有若干管事和夥計,最多也就是十來個人。

可是趙信的錢莊,最少也是5o人起的,需要有眾多的通道,幫助民眾們更快的兌換交易的,把錢莊大爺的態度改變,轉而變成的服務為主。

好在這些錢莊,支援了人員不少,差不多15oo個的,這些人,也足夠開啟3o家的錢莊,大名府會以府城為核心,覆蓋周邊人口稠密的地區,會佈置一半,大概1o大名府周邊的郡縣,按照大小,一到兩個不止,這樣大名府周圍的數百萬人口,都能夠籠罩的到。

錢莊開啟很簡單,直接把鐵匠作坊,現在結餘數百萬貫,直接衝入錢莊,作為準備金,財大氣粗的鐵匠作坊,有這個底氣。

當把工資,原料往來,還有采購等諸多的東西併入到錢莊之後,定海錢莊,立刻就忙碌起來。

對於一個資金流動如此之大,一年的產值可能過3ooo萬貫的可怕工業體,一個錢莊,是必不可少的,在大名府,幾百個錢莊之中,別說是千萬級別,百萬級別都屈指可數,大部分的錢莊,多是十幾萬,甚至連幾萬貫的都有。

水滸傳之中,訴說的是徽宗年間,那時候,錢已經貶值的相當多了,比較恆定的金子,可以兌換32貫,差不多就是貶值了三倍,大名留守送給太師蔡京生辰綱,不過是1o萬貫,由此可見,仁宗時代,幾萬貫的可怕。

幾百萬貫,同時有大量的業務注入,頓時,錢莊成為了大名府的明星了,一些本來在其他的錢莊有業務的,也分分過來詢問,看可不可以借貸。

後世的銀行,收取儲蓄,放貸款,這是最核心的業務,未來,這邊也會進行這個業務,只不過暫時沒有開展。

因為更重要的,就是這一個精鐵幣的行。

1o萬枚,不過是1萬貫,這樣的行量太少了,趙信在這5天的時間之中,除了必要的,幾乎是沒日沒夜的生產,一天平均15o萬,差不多就是75o萬枚,價值75萬貫。

聽起來很多,可是實際上,目前的鐵匠工坊,一共擁有了接近7萬人工,按照平均每人1o貫的工資來說,一個月的工資而已。

趙信的目的就是如此,先,在控制力強鐵匠工坊之中,先推行這個精鐵幣,為了給他足夠的後盾,精鐵幣聽起來也不好聽,轉而起名為定海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