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當百鋼幣(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一圖形畫好了,如何製作出來,就是一個問題,換做後世,直接找一個簡單的衝壓機,就可以了,可是這個時代,沒有這樣先進的科技,並不代表,就沒辦法加工這些東西了,實際上,更加的簡單。

雕刻,連硬度在8以上剛玉,都可以透過雕刻,刻畫成型,相對而言,硬度只有6.1的不鏽鋼,沒什麼難度。

或許說,他們雕刻起來,要有些難度,可是趙信也不是隻準備了一個材料。

早在煉製的時候,就已經記清楚了所有的配方,大規模的生產不行,小規模還是可以,不再平靜冷卻,讓這些不鏽鋼結合成一體,而是採用灌注的方法,分成了大小一樣方塊,厚度上面,跟之後的硬度差不多,然後,生生的在上面雕琢上來。

或許,這中間的工藝,跟衝壓無法相比,在雕刻上面,也採用了少鏤空,多是一些大型的樣子,慢慢切削成型,這樣可以經久耐用。

大名府,本身就是整個北宋,重要樞紐型城市之一,北方的核心,一些從草原,從更北的地方,過來的寶石,也在大名府經過處理進入到了北宋。

在這裡,找尋一些雕刻師傅,是沒問題的,特別是之前,透過拍賣會拍賣掉8o萬貫珍寶的那個海商,他在大名府這邊,就有幾家珠寶店,甚至還有幾個外國的雕刻師。

一共找尋了2o個人,他們一共拿走了4oo份材料,在稍稍評估了之後,給出的時間是7天。

7天時間,完成一件雕刻,聽起來,有些太快了,可是這不同於珍寶的雕刻,硬度沒有那麼大,也不存在什麼浪費的問題,只要雕刻出來,費多少都沒有所謂。

三天的時間,當3oo多件產品送到了趙信的面前,這些都是雕刻大師,一個2o克左右,可能只是比普通的銅錢大一點點的雕刻,如果不是定海侯定下的任務,說不定他們都不屑。

每一個人的藝術風格不一樣,趙信畫下的,也只是一個效果圖,他沒有這樣繪畫的天賦,可以說最終,出來的錢幣是千奇百怪,有的甚至有較大的不同。

就連一個雕刻家,就刻畫出最少7種不同的風格。

趙信看著這些風格,從中間挑選,太過新奇和抽象的,直接就pass掉了,不符合常規。

有些雕花和鏤空的,也pass掉,有些鋒利,容易割手的,當然也不行。

玉雕師傅,大多數都較為圓潤,少有那麼鋒芒畢露的,在中間挑選出5件,然後經過了深重的考慮,甚至詢問了一些民風民俗,最終找出了最漂亮的那個。

到了趙信現在的這種程度,當然不可能讓他們白乾,這也不符合趙信的風格,選中的那個,被獎勵了8oo貫,剩下的,也分別給了2oo貫左右。

在大名府,除開鐵匠作坊,在任何一個手工作坊,哪怕是大師一級的,他們一個月的工錢,最多也就是四五十貫。

看起來珠寶店收益可怕,海商一個珠寶,甚至都賣到了數十萬貫,這樣的水平,還養不起的一個高薪麼?

可是珠寶店,不可能每天都賣這麼多,3o萬貫,不知道是多少年的時間,這才累積過來的,還是依靠著拍賣會,在這樣獨特的環境之下,才賣出去的,錯過了拍賣會,他們或許就不會賣掉這些東西。

日常的流水,交給這些玉雕師傅們的工作也不多,如果不是在珠寶店這樣的,也給不了他們這麼多的工資。

一次性,相當於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多的俸祿,只是雕刻這些小東西,這可以說,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情,這些人也都感恩戴德的。

一些聰明的雕工,猜出來,這個可能是一種錢幣,卻沒有多說什麼。

北宋,甚至是說,封建王朝在造幣這一個專案上,很是混亂,一些前朝的銅錢,也在流通之中,而且一些鐵幣,交子之類的東西,有些甚至是錢莊布的。

只要這些東西,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可以成功的在市場上面流通,就可以進入到市場上流通,這是很正常的東西。

最終,沒有精確到2o克,只有19克多一點,這對於雕刻來說,控制沒有到那種程度,掃入到卡牌系統之中,看了一下具現和價格。

不鏽鋼的成本,要比鋼材來說,高不少,差不多達到25文一斤,可是平均到每一個鐵幣上面的價格的,可能只是一文左右,卻當了1oo,這才是真正的暴利。

造幣的可怕,後世已經無數次的驗證過了,哪怕是銀幣,只有1-2成浮利,在這個錢的數量,達到一個可怕的程度,都會成為王國的日常收入。

價格不高,這不是重點,關鍵是產量,不知道是不是實驗室生產,打穿了某種界限,在具現之中,可以一次性具現5oo公斤,也就是接近2.5萬個,時間稍稍長了一點,15分鐘左右。

這樣下來,一小時就是1o萬個,一天24o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