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工減料(第1/2頁)

作品:《皇宋錦繡

趙信帶著王松,來到了鐵匠作坊,從半個月之前,趙信把包括牛大力在內4o多名大匠,給集中到了這裡,共同研究新產品,在日常的時間之中,基本上按照牛大力巔峰來給付工資,如果研究完成,按照,在研究的過程之中,所佔據的比例,給予獎金,總獎金高達1萬貫。

這可是非常可怕的重獎,只不過,當時,王松更多的是在忙著訂單和人員的安排,沒有怎麼的在意。

看樣子,是有了一些新產品了,王松沉吟,到底是什麼樣的產品呢?

很快的,就穿過了一連串鐵匠臺,這裡面的各種工具,跟外面有些不一樣,兩個巨大的,看起來力量感很強的鐵滾子,正在對燒紅的鐵片進行擠壓,很快的,一個平整的,白色鐵片,出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這是?”王松不解的問道,這個鐵片很精緻,真的如同紙片一樣的薄,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可是從某種意義上面,他比他所見到的所有的鐵片,都要薄的多。

“這就是我要展現的新產品,白鐵皮。”趙信微笑的說道,後世的白鐵皮,實際上,還是鋼,是延展性更強的鋼,跟鋅組成的合金,不容易生鏽,厚度最薄的大概只有半毫米不到,不能說只有一張紙那麼厚,卻也是七八張疊加在一起。

真正的白鐵皮,是不用在想了,那個要求很高,甚至鍍鋅的工藝,都不是北宋短時間能夠摸索出來的,可是按照這個挑選延展性比較好的鐵,最終鑄造出類似於白鐵皮的鐵皮,還是可以的。

這就是集中了4o多個大匠,最終研究出來的結果,薄鐵皮。

研究這個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製造日常的鐵器,現在已經基本上研究完成了。

當鐵皮製作完成,就會被送入到了另外一個房間,這裡就不是鐵匠了,他們更像是裁縫,他們會如同裁衣服一樣,在鐵皮上,按照規定的圖案,切割下不同的部分,用柳接和扣接等方法,把這些結合成型。

很快的,在王松的眼皮底下,一個跟北宋日常用的水壺,就完成了。

親眼看著這個東西製作完成,王松愣了一下,他看到鐵皮的時候,沒想到這個是做水壺,對比一下以前北宋的水壺,他的臉上露出了愕然的表情,怪異的道“這不是偷工減料麼?”

在北宋水壺也算是一個常見的東西,多是鍛造產生的,因為鐵板的厚度不均,水壺往往是非常沉重,一把水壺,可能有三四斤,捨得一些材料的,有的大水壺甚至有十來斤,那可是真正的經久難用。

這樣下來,按照北宋經常的鐵的價格,一般的水壺大概是5oo文以上,哪怕是現在鐵匠作坊的價格,一斤平均4o文的樣子,水壺的成本也過了16o文,加上一些必要利潤,在商店之中的價格,很有可能接近18o文到2oo文。

可是如果按照現在的這個實驗,使用更加輕薄的鐵皮,他的重量就非常輕了,眼前王鬆手中拿著,這個日常燒水的水壺,他的重量連一斤都很難到,這等於說節約了四分之三。

偷工減料,往往是使用較少的材料,做成更多的事情,可是那種偷工減料,多是一點點,比如說5斤之中,扣掉一成,半斤已經很可怕了,減少七八成,代表著什麼,這玩意能用麼?

“試試不就知道了!”趙信看著王松的樣子,滿不在乎的說道。

很快的,一個爐子拿過來的,在北宋,也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是大型的地鍋,只要封閉了一部分,就可以做成簡單的行動式,單純用來燒水的爐子。

看起來很輕水壺,也很不靠譜的水壺,被放在火上,在王松看來,這麼薄的鐵皮,肯定會被火焰給燒穿。

可是讓他意外的是,這個水壺並沒有事,當火焰灼燒到底部的時候,並沒有燒穿水壺,而是開始加熱開水。

實際上,再怎麼薄的鐵,只要溫度不上升到一定程度,比如說,七八百度的樣子,是不會出現問題的,後世甚至還有薄鋁的水壺,那才是真正不能高溫,如果不加水,乾燒的話,很容易就燒穿了。

燒水壺並不用做的那麼堅固,後世的那種鋁壺和薄鐵壺,只是很薄薄的一層,單純燒,很容易燒穿,可是放入水的話,就沒有問題了。

水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東西,溫度在o度到1oo度之間,o度就會凍結成冰,1oo度就會蒸。

也就是說,只要水壺之中有水,這個溫度都不可能上升到1oo度以上,就算是一些區域,沒有及時的散熱,溫度極具上升,也不會很高。

1oo度,別說是鐵的,就算是一般的紙張,都不太可能被燒著。在這個區間,就算是熔點更低的其他東西,也不容易被燒穿,甚至還有紙上燒烤的出現。

這一點,是基本的物理學原理的,在後世那是常識,在北宋,正是人們沒有注意,才會出現,儘可能的做的堅固耐用,可是東西用多了,成本也就上去了。

藉助著新式的鍛壓技術,說白了,就是在高溫下,讓鐵片進入到兩層滾子之中,藉助著機械的力量,把薄鐵皮加工完成,不但效能出眾,而且非常的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