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二章 遠方來客(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司令,咱們後面現了一艘英國人的護衛艦。”一名年輕的軍官跑到聶大華身邊的報告道。

“走,去看看。”聶大華帶上自己的單簷軍帽,將臺子上的望遠鏡掛到身上,然後走出了艦長室,跟著這名年輕軍官一起來到了甲板上。

他拿著望遠鏡看了一下,感覺看不清楚,隨即靈活地爬到了瞭望塔上。

雖然已經四十幾歲,但是聶大華的身手依然了得。

當年劉大海還沒到董家,依然在海上漂泊的時候,聶大華就是劉大海身邊的水手了。

後來跟著劉大海進入董家,終於過上了安定的生活。

董老爺子看他還年輕,就讓他跟著掌櫃的後面學文化,要不他聶大華還是一個大字不識的憨憨。

董書恆起兵之後,聶大華一直在水師之中效力。

他本就有一定的航海基礎,進入水師之後,又跟著洋人學習航海和操炮技術。逐漸成為了水師之中少有的能夠獨當一面的老人。

可以說董家對他是恩重如山。

不用董書恆跟他說,他也一直以董氏的家臣自居。

這次能夠到東華去協助大少爺,聶大華自然是一百個願意。

他不明白董書恆為什麼不稱帝,二少爺的思想總是跟常人不同,但是聶大華知道他總是對的。

現在好了,大少爺在東華稱王了,總算是對得起董老太爺了。對聶大華來說,到大少爺這裡效力跟到二少爺那裡效力是一樣的。

遠處果然有一艘英國人的護衛艦,還是一艘飛剪船,怪不得能夠追上自己呢。

此時,他們已經離開維德角十天時間,很快就能夠到達布西東海岸。

作為一個葡萄牙裔的國家,布西帝國還沒有加入到反東華聯盟中去。

因為布西和那些西班牙裔國家之間都有矛盾。尤其是和廷根聯邦之間的戰爭以經都打了好多年。

聶大華希望能夠在那裡獲得一次補給,然後以飽滿的狀態殺到東華去。

他們從布西向南第一個遇到的就是已經從廷根聯邦分離出來布宜諾斯共和國。

這是一個南阿米利亞的東南沿海國家,擁有一支不算弱的海軍。

其海軍中三千多噸的蒸汽風帆巡洋艦就有五艘。這在歐洲不算什麼,在南阿米利亞已經算是比較強悍的力量了。

最壞的情況就是這些國家將海軍集合起來組成聯軍,到時候東華艦隊將雙拳難敵四手。

所以從維德角離開之後,聶大華一直是以最快的巡航度在前進。

但是因為要等兩艘補給艦,所以度要慢上好多。

要不然就憑後面的那艘風帆戰艦怎麼可能追得上他們。

“不用管它了,我們繼續前進,到聖保羅群島進行最後一次補給。到時候我們就跟補給船分道揚鑣,然後我們全前進。看他們還怎麼追我們。”

聶大華還是有些小看英國人了,這艘護衛艦隻是跟蹤他們的戰艦之一。事實上英國人在維德角的艦船遠遠不止這些。

已經有一艘更加快的英國通訊船到了里約熱內盧。

而且此時東華艦隊即將到達布西的訊息已經傳到了南阿米利亞。

整個反東華聯盟都動了起來。弛利的艦隊以經南下準備繞過合恩角與布宜諾斯共和國的艦隊匯合共同伏擊這支東華艦隊。

一張針對東華艦隊的網,在大瓔帝國的串聯下已經向東華艦隊張開。

而聶大華並不知道這些事情,他只是以為英國人僅僅是在監視他們。

從歐洲出之後,這種情況就時常生,他都已經習以為常。

他並不擔心英國人會對他們展開攻擊。

在英國人不出動鐵甲艦的情況下,現在的這些風帆戰列艦,就是來再多他都不怕。

實在不行他還可以逃跑嘛。

他們是全蒸汽動力,對風向的依賴沒有那麼的強烈。

有很多的辦法可以甩掉那些風帆戰艦。

但是他不知道,大嚶帝國為了不讓東華在南阿米利亞立足,願意付出的要更多。

蜜盧,東華國經過了接連的戰亂,國內急需要休養生息的機會。

此時蜜盧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當中。

復興軍運來的第一批援助物資和人才已經到港。

今天就是這支大型船隊到港的日子。

女王珠穆和她的丈夫董書同一起來到了力馬的港口迎接這些來自遠方的親人。

已經懷上第二個孩子的珠穆顯得更加的成熟。她有著印第安女人特有的那種稜角分明的面孔。她的頭沒有像普通印第安女子那樣梳成大辮子,而是盤成了一個漢人樣式的髻。

她穿著印第安人的盛裝。頭上帶著黃金做成的王冠。

董書同則是一身漢人的裝束。不是清朝的馬褂,而是明制的圓領袍服。而且是象徵著高貴身份的明黃色,上面繡著龍紋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