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環球訪問(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南洋回來一些報告也加重了董書恆心中的南洋危機。

華夏本土這裡,更多的武器裝備以及軍官被秘密送到了南洋。

現在的華夏,除了在西邊和北邊跟沙俄打,並沒有沒有什麼戰鬥。正好可以空出很多軍官出來。

淮海公司的農場中現在已經不把所有的糧食送回國內,他們開始建立自己的戰略儲備。

從農場的產出中留下一部分作為自己的儲備物資。

同時他們還在一些內6地區建立永固的工事堡壘。

關鍵時刻可以進入堅守待援,還可以為平民避難。

之所以建立在內6地區,就是考慮到英法的海軍力量比較的強大。

各個華人國家也是同樣的安排。只是對這些華人小國,華夏只是提醒而已,具體怎麼做要看他們自己的打算。

文祥介紹的內容到了南洋就基本上結束了。

西南以及西域的一些國家,使團還沒有回來,所以他現在還無從彙報。

理藩院的工作,文祥做的很好。

從他的彙報中,董書恆得到了很多的資訊。

半天時間,國務會議討論好了,對沙俄的戰後安排問題,就職大典的事情,梳理了周圍藩屬國的情況。

接下來,大家要聽取黃河治理的情況彙報。

今天是由杜輝來做黃河治理情況的彙報。

這是杜輝第一次參加的這麼高階別的會議。剛才的討論他沒有參加。他的級別還無法接觸那些機密的東西。

但是他等了很久,說明會議開了很長時間,他知道這些高層一定是在討論十分重要的事情。

這次能夠具體負責黃河治理工程,杜輝本就非常的激動。

他這些天一直打起自己十二分的精神來做這件事情,不敢出一點錯誤。

他知道為了這個工程華夏投入了上千萬華元。

甚至徐州重型機械廠,專門給工程提供了十臺重型蒸汽驅動起重機。

這樣他們就能夠將很多建設堤壩的構件,提前用鋼筋水泥製作好。

然後用起重器吊運到需要它的位置。

“小杜,你來簡單講一下,黃河治理工程的情況。”見到杜輝似乎有些緊張。

董書恆幫他做了一個開場。

“是,總統,黃河治理工程現在已經進行了四個月。我們在兩個月前,搶在黃河的夏季汛期到來之前,完成了大堤的合攏工程,讓黃河重新回到了南去的道路。”

“菏澤蓄洪區工程也同步進行。現已經完成了菏澤周圍湖堤的修建工程。”

“我形象地說一下,整個菏澤相當於半個鄱陽湖的大小,其最大的蓄水深度達到一百五十米。根據我們的測算,完全可以滿足黃河百年一遇洪水的洩洪任務。”

“另外我們還在菏澤周圍修建了五座大型水閘,讓菏澤可以在水位承載不住的情況下,透過大清河等山東境內水系向外排水。”

“還有一部分是水閘是起到灌溉的作用,他將連線山東西部、河南東部的灌溉水渠,保證這些區域乾旱季節的灌溉功能。”

“另外,菏澤每年還能夠提供河沙兩千萬噸以上,這些河沙能夠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而且這些河沙可以在旱季水位低的時候,直接進入湖底開採,非常的方便,而且菏澤有水系和運河相連,河沙的運輸方便。”

大家都沒有想到的這個杜輝講著講著竟然講到了經濟效益上了。

這個菏澤不僅有蓄洪的作用,還有為黃河排沙的功能。

河沙是重要的建築材料,尤其是當水泥的使用推廣了之後。

這次重修河堤就大量使用了水泥,使得黃河大堤比以往更加的牢固。

杜輝用了僅有的時間講了河沙以及灌溉的問題,自然有他的目的,實際上就是想讓這些大佬知道,治理黃河的錢沒有白白投進去,以後這些投入也是會產生收益的。

“大家聽聽,興許咱們的治黃工程還能夠產生收益呢!”董書恆插話道,說的時候臉上還帶著微笑。

看到了總統的表情之後,杜輝心中一陣輕鬆。

“我們每年在汛期的時候,開啟黃河通向菏澤的大壩。完成菏澤的蓄水與黃河的排沙工作。”

“按照我們事先模擬實驗,這樣可以減少黃河三分之一的泥沙沉積量。

董書恆搖了搖頭,說道“這樣排沙還是治標不治本啊!之前說黃河上游的退耕還林工程調研工作,你們要提前開始做了。”

“是的,總統,我們已經從各大書院組織了一些林業、水利、地質方面的學者組成了一個聯合的考察隊,從河南開始沿著黃河向上遊展開調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