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布蘭德爾報告(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董書恆心中猜想石達開怕是看上了南掌地區優越的條件。

這裡的河流縱橫交錯,屬於熱帶地區,四季溫暖,非常適合耕種,雖然處於高原地帶,但是海拔並不高。

最主要的是這裡現在都是一些小勢力,就如同西南地區的土司一般。

太平軍根本就碰不到像樣的敵人。

這真是一塊可以安心展的地方。

他以為董書恆管不到這個地方了,因此他也不準備要董書恆的支援了,他只要這個地方。

他想讓手下的弟兄們安穩下來,給他們一個家。

但是他低估了董書恆的野心。

在董書恆看來,藩屬國的土地從法理上來說是屬於華夏宗主國的。

越南王國私自侵佔南掌和真臘都是非法的,那麼現在我宗主國要將其收回來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不光是南掌地區就連現在被越南滅掉的真臘也應該收回來。

所以他石達開就得讓開。不僅他沒有達到董書恆制定的目標,而且他也擋住董書恆的道。

南掌、真臘,連在一起華夏就有一條縱貫東南半島的通道。以後那些藩屬國還有哪個能逃出華夏的掌控呢?

會議室中文祥繼續介紹藩屬國的情況。

南洋的蘭芳國請求成為華夏的內附藩屬國。

納土納王國張家請求內附華夏。

婆羅洲的戴燕王國吳家請求內附華夏。

蘇門答臘島的婆羅國何家請求內附。

……

因為華夏在這兩年來在南洋地區的經營以及對這些家族的支援。

這些南洋的大家族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他們在經濟上已經跟華夏牢牢地捆綁起來了。

文祥說的這些國家很多董書恆自己都沒有聽說過。

也許有些歷史上存在過,但是後來被殖民者解散了,現在又從新建立了起來。

現在南洋的華人有幾百萬,在南洋也是一股很大的勢力。

過去很多華人在南洋都是殖民者用來牽制當地土著的棋子。

有用的時候,能夠作為殖民者的跟班,一旦殖民者感覺華人的勢力太強的時候,就會聯合土著一起打壓華人,收割他們的財富。

但是過去兩年淮海公司的手伸到了南洋。

董書恆趁著英法將注意力轉移到了黑海。大力展在南洋的實力。

他先是透過貿易將南洋的的家族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之上。

南洋的大家族透過向華夏轉運糧食、木材、礦產、香料等物資,換回絲綢、茶葉、瓷器等緊俏商品在南洋銷售或者是轉賣給西方的商人。

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

他們學習淮海公司,在南洋大量置辦產業。建立礦山、或者種植園。

然後利用從華夏偷偷購買過來的武器,在這些礦山和種植園中武裝家族的子弟。

最後,他們將自己的財富和家人都轉移到了這裡。

當初還是淮海軍的時候,董書恆就給他們派遣教官,還在自己的軍校中幫助他們培養家族子弟。

逐漸的,南洋的華人不在那麼的懦弱而卑微。

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爪牙。對於殖民者的強取豪奪,他們可以說不。對於土著的搶劫,他們有實力堅決地反擊。

這次之所以會一下子冒出那麼多的華人國家,董書恆自然是知道原因的。

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他自己策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