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綏定城外(5000+求票)(第1/4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羅大林一行四五十人已經走出了自己最快的度,但是他們的視線中依然看不到前方的騎兵隊伍。

伊犁河沿岸的城池多靠近東部的惠遠城,乾隆帝時建立了惠遠城之後,以伊犁(惠遠城)為中心,在東邊有惠寧城、熙春城、寧遠城,西邊依序為廣仁城、瞻德城、拱宸城、塔勒奇城、綏定城。

這些地方皆為水草豐美之地,宜耕宜牧。

九城皆在伊犁河以北,史稱“伊犁九城”。河南建有八堡以及蒙古人的營地。

這些城池牧場與惠遠城互為犄角,組成了一套完整的城市防禦體系,也組成了伊犁的經濟生態圈。

九城的展還推動了伊犁地區手工業的展,每個城市依託自己的資源建立手工業,出現了冶鐵業、銅業、製陶業、造紙業、煤礦等。

伊犁河方便的航運條件,用船隻將各城連結到了一起。

左季高一到伊犁之後,給新京的第一分報告中就指出了伊犁河的航運條件良好,請求董書恆給他派來造船工匠,並且攜帶製造火輪船的裝置。

他指出要是能夠在伊犁河上設定一支水師則可以順流而下直達巴勒喀什湖,巡航沿河、沿湖周邊地區,可以節省大量的戍邊的軍隊。

凡是哈薩克進入西域都要透過伊犁河谷或者是北邊的阿拉山口。

以伊犁河流域最難防守。

有了火輪船之後,上下游之間的航運業也可以展起來,那麼左季高就可以將西域的邊界推到巴勒喀什湖以西地區。

在左季高的眼中西域的邊界遠遠不止於眼前。

他原本在長江上也有一支小型水師。

因此,在靠近河邊的區域,擁有一支水師究竟能夠帶來多大的優勢,左季高的心中非常的清楚。

就比如現在,要是有一支水師,他就不用再坐在簡陋的木船當中。以水師炮艇的度,早就已經趕到了一線。

而不是跟著步兵後面慢悠悠地走著。

惠遠城真的是一個好地方,這裡有已經開採成熟的南臺子、乾溝煤礦。周圍還有銅礦、鐵礦,擁有展多種工業的基本條件。還有八城拱衛在周圍,它們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產,可以互通有無。

在左宗棠的初步規劃中,惠遠將是今後西域的重要的工、農、商業中心。

他要將這裡打造成進取西域的前進基地。以後這裡的工業設施建設好之後,僅僅依靠西域自己的力量就能夠支撐對西邊的經略。

人在船上,左宗棠的腦子就一直沒有停下來過。自從來到了惠遠城之後,他每天只睡四個小時。

腦中所想都是西域今後的展方向。他並不想做西域的班。他想做的更多一些,他要讓讓西域這片土地永遠留在華夏的懷抱之中。

他要越歷史上這些拓展西域的華夏英雄。

一匹快馬疾馳而來,停在了岸邊,左季高讓帥船靠過去。

“大都護,前鋒的哨騎已經跟對方接戰。”哨騎大聲報告道。

“對方正在攻打西邊的綏定城。前鋒正在加緊時間趕路。”

“傳令前鋒,即以接觸,勿要急躁,需小心謹慎,保持兵士體力。”左季高對傳令兵吩咐道。

這次遭遇戰,沒有給復興軍修築陣地的時間。所以這次復興軍必須要在河谷平原之上跟敵人的大規模騎兵兵團作戰。

不過對此,復興軍上下都充滿了信心。他們擁有多次與大規模騎兵作戰的經驗。

現在,復興軍的火力比以前更加猛烈,他們的火炮使用了無煙火藥,威力更加的強悍。

他們已經擁有了對付騎兵的神器——轉管機槍。

王從志的一師就擁有二十輛轉管機槍戰車,加上十八師,這麼多的戰車就是王從志的底氣所在。

所以王從志對於即將到來的戰鬥信心滿滿。

哪怕是光憑藉著前鋒的兩個師,他都有信心消滅對方。

呵!五萬騎兵,聽起來真的很嚇人,但是隻要火力充足,這點騎兵還不一定夠他一萬多人吃的。

列昂尼德率領著手下的五萬大軍一路沿著河邊向東平推。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碰到的皆是一些駐牧地,有厄魯特人的、有蒙古人的也有哈薩克人,不管是什麼人,只要他們碰到的,全部消滅,不留活口。

哪怕對方是哈薩克人也不放過,既然他們在華夏的地界放牧,那麼他們就是華夏的人。

實施上也有很多哈薩克人生活在伊犁地區,加入了華夏。

繼續向前,他們又攻破了幾個小型的聚落。

但是印象中的華夏人城池卻依然還沒有見到。

終於他們向東行進一天之後,見到了第一座漢人的城池,這座城池的城牆大概有五米高,周長大概兩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