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最可愛的人(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歷史上晚清四大名臣,曾國藩會做人,李鴻章會作官,張之洞學問大,只有左宗棠是一個異類。

他的外號是“左騾子”——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前三人的所作所為都已經不值一提、煙消雲散,只有左宗棠在歷史上收復新疆,保住華夏的西域。

在歷史上,中原王朝強盛之時西域就在華夏手中,一旦中原王朝衰落,進入到興亡輪換之時,西域就會脫離。

後世的西域還能夠在華夏的手中,左宗棠有很大的功勞。

董書恆當初派遣左季高到西域去就是看重了他對於華夏曆史的認識,以及他的那種堅韌的幹勁。

為不可為之事,方為英雄。

都護府之中,左季高站在碩大的西域地圖之前,用深沉的語氣說道“諸位,自古以來,能奪回西域者,能守住西域者,皆為傳世之大英雄。每當王朝更迭,西域都會成為一個最不穩定的地區。我們現在就是要在這個關鍵時期守住這塊祖宗的產業。”

“不管是誰,想要來動他,我們就將其趕盡殺絕,殺到他們害怕,殺到他們不敢動手。”

說話的時候,左季高握緊了腰間的劍柄。

他一直以俠士自居,腰佩君子劍。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為國家民族爭氣出力!

手中之劍,凝聚著他多年讀書所積聚的浩然正氣,隱隱有劍鳴傳來,似乎準備脫鞘而出。

“我決定:王將軍率領第一師、第十八師作為主力前鋒,沿著伊犁河谷向西進軍,老夫帶著第十一、十二師在後,十三師留守惠遠城,十四師南下山南接受山南的土地。”

十五、十六師之前已經在路上分散駐守地方。

時不我待,烽煙已起,大家就連討論的時間都沒有,左季高乾坤獨斷,拍板決定了對敵方案。

沒有任何的花裡胡哨,就是正面懟過去。這個作戰部署很符合左季高的作風。

而且他將火力最猛的第一師和第十八師放在了前面就表明了他的態度。

上去就幹,幹得對方沒有脾氣,幹得對方心中畏懼。

對付遊牧部落就要這樣,要讓哈薩克人知道,華夏比沙俄更加的可怕。

不僅如此,四個師的四個騎兵團被抽調出來,又從投誠的伊犁將軍府下面的騎兵之中臨時抽調了四千騎兵配合。

留兩個騎兵團掩護大軍的兩翼。剩下的八千騎兵走北邊的拱宸城、哈喇塔勒繞道巴勒喀什湖畔,堵住敵人的後路。

這是復興軍招待“客人”的一貫方式,惡客既然來了就別走了。

來華夏做客,沒有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道理。

奇齊克卡倫,羅大林命令手下的戍兵隔著四五百米向敵人的面前射了警告性的第一炮。

這個炮彈落在龐大的騎兵群的面前,在湖邊滿是沙石的地面上滾動了上百米才撞到一塊大石頭上,停了下來。

這沒有讓這隊騎兵出現任何的反應。

反倒是見到了烽煙起,敵人知道行蹤敗露,他們的騎兵加快了度。

在大隊騎兵中,一個哥薩克騎兵炮營被派了出來,對著卡倫一字排開。

沙俄的火炮比清軍卡倫上面的火炮要先進一些,射程更遠。

“轟轟轟……”沙俄的火炮射來,打的卡倫上面土石飛濺。

一些沒打過什麼仗的新兵,被嚇得東躲西藏,有人甚至嚇尿了褲子。

“大家都不要慌,注意隱藏。烽煙放出去了,大家只要守住卡倫,等到援軍到來就行。”羅大林大聲叫道,一顆崩飛的城磚碎片劃破了他的胳膊,鮮血流出染紅了他的號服。

但是作為卡倫中現在的主心骨,羅大林一點都沒有慌亂,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作為一個老戍卒,他知道敵人是不會帶著俘虜進攻的,像他們這樣的卡倫只要被敵人攻破,必然是全部被殺的命運。

但是這個事實,他沒有告訴手下的人,因為這樣沒法激起他們戰鬥的意志,反而會讓他們陷入到絕望之中。

這些手下大都是從父輩的手中接過戍邊的差事,他們的平時嚇唬嚇唬零散的哥薩克部落還行。

哪裡見過這樣的大場面。

而且此時羅大林已經看的真切了,這支龐大的隊伍中雖然大部分都是哈薩克牧民組成的騎兵,但是其中卻有大概一萬人的裝束氣質完全的不同。

那些穿著統一的紅色筆挺軍服的騎兵,帶著黑色的高頂圓帽。他們的樣貌氣質完全的不同。

羅大林見過羅剎人,他已經認出來,那一夥人確實就是羅剎人的騎兵。

不過他不知道羅剎人為什麼和哈薩克人混到了一起去了,以前還聽說哈薩克人和羅剎人是仇敵呢。

哈薩克現在已經並進了沙俄,這個訊息就連很多哈薩克的部落自己都不知道,更何況是羅大林他們的。

況且,作為一名戍卒,羅大林的見識有限,跟外界的接觸的機會也僅限於那些經常越境放牧的哥薩克人。

除了一個營的炮兵在大概五百騎兵的掩護下壓著卡倫打之外。

其他的騎兵全部快地透過了卡倫邊上的道路,向著伊犁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