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杜尼婭的新生(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特戰隊身上掌握的種種先進作戰技能,出色的戰場應對能力,部族獵人對當地自然環境的熟悉以及自身的原始野蠻屬性,再加上日本武士天生的服從、嗜血、殘暴、耐力屬性。

一同鑄就了這支北極先遣隊的強戰力以及在這個特殊環境中的出色適應力,書寫了一段流傳於北極冰原之上的傳奇故事。

當先遣隊佔領雅庫茨克之時。

外興安嶺山脈西部,月亮湖以東、以北地區還是蒙古高原的東北部外延。

現在這片地區已經沒有了沙俄人的影子。

騎二旅的騎兵將這裡整個梳理了一遍。

這個旅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蒙古人組成的遊騎兵。

這些以前守著清規戒律的牧民現在經過淮海軍的調教之後,完全變了一個樣子。

對於現的沙俄人,他們殺起來一點都不手軟。

尤其是當活佛都宣佈這些沙俄人是魔鬼轉世,是草原的禍害。

這些蒙古人完全放下了心中的恐懼,殺死沙俄人,就是給自己積累功德。

至於活佛為什麼這麼說,一方面那個因為現在他需要淮海軍的保護。

另一方面,不同的宗教之間天生就是仇敵,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人是不可能同時有兩個信仰的。

第一旅現在也已經補充了兵源,月亮湖以東的布里亞特蒙古人是他們的主要兵源。

恰克圖已經拿下,這裡成了淮海軍擺在蒙古高原上的一顆重要釘子。

同時也是淮海軍向南滲透的前沿基地。

淮海軍佔領這裡之後,還打通了與淮海軍總部聯絡的路上通道。

以後在緊急的情況下,北方的淮海軍甚至可以透過長城公司獲得少部分路上的補給。

如果咸豐現在有一張標好形勢的東亞地圖的話。

他就會驚喜地現,淮海軍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反包圍圈。

以往中原王朝進攻草原遊牧部落都是越過長城北上。

但是淮海軍卻直接繞到了遊牧部落的後方。

要是漢武帝或者唐太宗看到了,一定會說淮海軍這是在作弊。

歷朝歷代攻打遊牧民族,最後都會在草原上崛起新的勢力,因為在南方遊牧部落的北邊總是有更加野蠻的遊牧部落。

你即使殺光了南邊的遊牧部落,空出的草場還是會讓更北方的遊牧部落快展起來,從而形成一個更加強大的遊牧帝國。

如此迴圈往復,這也間接導致了中原王朝的更迭不休。

到了董書恆這個時代,終於可以改變這種惡性的迴圈。

因為董書恆知道這片高原之上不僅有草原、有茫茫的戈壁。

在這荒涼的外表之下掩藏著無數能夠支援國家、民族展的礦產資源。

佔領蒙古高原,以後還怕缺少煤礦、鐵礦、銅礦嗎?

這些都是祖先留給後代的寶貴財富。

現在北方的淮海軍就像如來佛祖的一張大手從蒙古高原的上方壓了下來。

順著昌,逆者亡!

那些加入淮海軍的牧民將成為華夏的一份子,享受整個民族展帶來的紅利。

而那些想繼續追隨滿清的人,那些想要維持自己作威作福生活的人,終將成為高原上貧瘠土地的養分。

在嚴寒降臨之時,已經殺紅了眼的騎二旅才悻悻地向南迴轉。

回到他們的越冬地——尼布楚城。

這個冬天他們將會把自己的獠牙磨得更加的鋒利。

在西伯利亞與沙俄的戰鬥不會輕易地結束。

在這裡必然會上演反反覆覆的拉鋸戰。

董書恆覺得自己耗得起。

說不定會把沙俄這個老大帝國給直接耗得崩塌掉。

說白了,沙俄的封建貴族體制比滿清朝廷並不高明到哪裡去。

烏蘭烏德現在就是一個兵城,除了冬天依然要駐守在這裡的軍隊,就只有少量的蒙古人住在周圍。

赤塔要好一些,這裡的建築比較齊全,一大部分的軍隊將在這裡過冬。

因為赤塔就在河邊,即使冬季的時候依然可以透過雪橇從冰面上同下遊的尼布楚進行聯通。

尼布楚則顯得十分的擁擠,可是這裡的人至少都能住進暖活的房子,就連城外牧民的蒙古包都配上了鑄鐵的小火爐。

這種鐵爐子,是從遙遠的江蘇運過來的。

全部都是工廠批次生產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