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冰原之狼(第1/3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溝通有的時候比互相秀肌肉的效果要更好。

不知不覺間,包令和布林布隆將董書恆當成了可以與他們做在一起平等對話的主體。

要知道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對中國人充滿了鄙視,找中國人談判只是想獲得更多的利益。

“兩位公使,你們大可以放下心中的擔憂,淮海軍管理下的福建和浙江將會更加的開放。”

“我們的生意會越做越大,這不是一件好事情嗎?”

“另外我可以提前透露一下,福建和浙江的很多港口都要進行改造。另外我準備再福建馬尾籌建一座造船廠還有一個船政學校。”

浙江、福建的一些港口設施都非常老舊,已經完全跟不上現在船運事業的需要了。

因為現在的遠洋船舶越來越大,如果沒有新式的吊裝裝置,很難完成船上物資的裝卸。

所以董書恆要展浙江、福建的航運,必須要對港口進行改造。

兩位一聽董書恆又丟擲了一個這麼大的蛋糕,控制不住地心動起來。

蛋糕留著自己吃固然是好,但是淮海軍缺乏船政方面的人才,缺乏大型裝置的製造能力,這些都是淮海軍的硬傷。

“聽說你們已經跟法國合作在臺灣建造了一座造船廠?”包令問道。

他這一問話是說給布林布隆聽的,意思再明確不過了,這個新的造船廠應該跟我們英國人合作。

“是的,包令先生,但是我們現在的運力需求增加的太快,我準備將那些老舊的木船全部淘汰掉,所以我們以後會需要很多的輪船。基隆的造船廠根本不夠。”董書恆解釋道。

“是的,中國是一個大國,一個基隆船廠規模不夠。我們法國的吊裝裝置做的非常好,採用蒸汽機驅動,我想董大人可以考慮一下。”

布林布隆本就沒準備爭,剛才董書恆已經說的很明確了,這次的工程非常的多。

那麼船廠就讓給英國人好了,法國人完全可以在港口建設上分一杯羹。

最後三方商議好了,福建的造船廠跟英國人合作建設,不過作為附屬的專案,英國人要幫助淮海軍建造一座配套的船政學校。

港口改造的大型裝置則主要從法國進口。

董書恆的銀彈換來了兩位公使的承諾,雙方不會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

當然了,這些銀子本就是要花出去的。

但是那二位還是表達了對戰爭規模擴大的擔憂。

董書恆明白,他們擔心自己繼續擴大戰爭的規模,或者說是擔心董書恆徹底取代滿清。

遠東的廟街,最後一批運送物資的船隊離開了,大家正在利用最後的時間加緊準備過冬的物資。

淮海軍總部派來的探礦人員在西邊的山嶺現了一個煤礦。大大地豐富了當地居民燃料的結構。

煤炭比木頭耐燒一些,而且可以用來鍊鐵,燒窯,可以提供給蒸汽機使用。

有了煤炭,停靠船舶的補給就方便多了,現在淮海軍可是有很多的輪船,都是要燒煤的。

廟街這裡雖然經歷了一場戰爭,但是絲毫沒有影響他的建設度。

反而因為多了很多的俘虜,讓城市建設的度大大地增加了。

因為有了煤炭,水泥廠也建了起來。

道路得到了硬化,廟街的港口也得到了改造,水泥碼頭取代了原來的木頭碼頭。

城市的雛形已經出現。現在的廟街有兩條主要的街道。

東西向的是商業街,街道兩邊大多是一些商鋪,售賣一些生活物資。南北的街道的是各種政府機構的辦公用房。

廟街周圍主要還是農場以及林場,這裡還是以集體經濟為主。

每天都有物資集中到廟街,其中可以做到南方的物資被囤積起來,等運輸船南下的時候運到南方。

各個農場以及林場為了辦事方便都在廟街有辦事處。

淮海軍的遠東省總部也設在這裡,這可能是淮海軍之下人口最少得一個省。

另外從三江口往上游一直到烏蘭烏德,組建了黑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