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李秀成(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作戰指揮室中,基本上團以上的軍官都在這裡。

之所以是團以上的軍官過來,是因為淮海軍的作戰是以團為基本的單位。

“各位,時間緊迫,一會兒開船之後,大家就要回到自己的船上。我在這裡宣佈一下作戰任務。”

齊刷刷的一聲,全體參會的軍官都站了起來,向董書恆致意。

能夠在董書恆的親自指揮之下去完成一件任務,對於這些軍官來說是一件非常榮幸的事情。

隨著淮海軍將領的逐漸成熟,以後董書恆親自指揮戰鬥的機會將越來越少。

“教導師二團第一個下船在寧波登6。但是二團登6之前,特戰隊二支隊三大隊要先行拿下炮臺。這是寧波府最難拔的一顆釘子。”說著董書恆看向婁志剛。

“是,請總統放心,特戰隊保證完成任務。”婁志剛站起來說道。

“特戰隊上岸之後,在攻佔炮臺之前和當地情報部行動局的人聯絡一下,他們會配合你們。我們在戰略人可以看不起朝廷,但是在戰術上不要過於輕視清軍。”

“寧波炮臺的守軍當年也是敢於跟英軍硬扛的!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二團的主要任務是接管炮臺,以及跟特戰大隊配合拿下寧波府的各個城池。”

“六師全體跟我南下,到了福州之後,顧克利帶領一個團的偏師繼續乘船向南,佔領漳州,切斷福建和廣東之間的路上聯絡。”

“剩下的跟我順著閩江溯流而上,直接在福州登6,不求一擊而下福州,至少要切斷福州與外界的聯絡。”

……

會議很簡短,董書恒大概分配了任務,回答了將領們的一些問題。順便還提點了一下此戰的注意事項。

此時碼頭上的登船作業已經進入了尾聲。

在登船的隊伍中有一位頗有氣質的中年軍官,正在幾個佇列間穿梭,安排著手下的隊伍有序地登船。

這名軍官看起來非常的不同,他的身上剛毅中帶著一些柔和的書卷氣。即使他站在原地不動,也很容易就讓人注意到他。

此人名喚李秀成,今年31歲,他於清道光三年出生在廣西梧州府藤縣寧鳳鄉五十七都長恭裡新旺村。父親名為李世高,母親姓6,生有李秀成和弟弟李明成。

他們給別人墾山種植,“尋食度日”,生活貧苦。李秀成的舅父是村塾教師,在八歲那年,把他帶去讀了兩年書,他喜歡看《三國演義》、《水滸傳》。

到了十歲,家裡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讀下去了,把他叫了回來幫助父母幹活養家。李秀成從小就很有才能,做放羊娃時拿一根長長的鞭子,鞭梢上綁著石頭,讓一大群羊服服帖帖的。

後來在舅父的幫助下,李秀成獲得了在村塾幫工的機會,在這裡一邊幫工、一邊自學。正是這段“幫工各塾”的經歷,磨練出了李秀成“外柔內剛”的性格。

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對家庭的幫助有限,不久李秀成就又回到家中,春天來了,就上荒山去種蘭,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樹、燒炭。他“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受盡了“孤寒無食”的折磨。

清道光二十四年,廣西落第塾師洪秀全和馮雲山從廣東花縣進入廣西宣傳、組織拜上帝會,以桂平縣的紫荊山為根據地,並向四周展,招攬了大量廣西、廣東的貧困農民,每村每處都知道有“洪先生”。

清道光二十九年,李秀成全家加入了拜上帝會。後來洪秀全等人起義反清,李秀成順理成章地參加了太平軍,成為了一名聖兵。

太平天國壬子二年五月,太平軍出湖南、攻武昌,下江南,於太平天國癸好三年二月十四日,建都南京,改稱天京。此時,李秀成在春官正丞相胡以晃手下理事。

七月,經東王楊秀清親自提拔,李秀成成為右後四軍帥,把守太平門外新營。

八月,又升為後四監軍,在天京儀鳳門外高橋駐守。李秀成“勤勞學練,生性秉直,不辭勞苦”,對“修營作寨”之事都是盡心盡力。因此,各級上司都很賞識他。

淮海軍奇襲江寧之時,李秀成就駐守在江寧城外,後來同其他的東王府守將一起,在東王府幕僚的勸說下向淮海軍投降。

那時候,李秀成的心很亂,他不知道天京城怎麼了,為什麼天京城的諸王會自己殺起來。也不知道,怎麼突然之間淮海軍就佔領的天京城。

沒有東王的命令,他們這些城外的駐軍只能駐守在原地。

後來東王妹帶著東王的幕僚來到了駐地,宣佈大家向淮海軍投誠。並且把城內的情況跟大家說了。

聽到天京城內亂,北王和燕王謀殺東王,李秀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怎麼好端端的就自己人殺起來了,清妖都還好好的,如何就作出了自相殘殺的事情呢?

如果是一般的底層將領,肯定想不明白。但是李秀成讀過書,書中這些高層之間的爭鬥再正常不過。

就像水滸傳中的松江,最後不也接受朝廷的招降,把一眾梁山好漢都給賣了嗎?

他只是心中有恨,這麼多兩廣的老兄弟跟著諸王北上,大部分都死在了前進的道路上。

但是這幾位高高在上的王爺,卻不思進取,帶著完成大業,完成弟兄們為止奮鬥的理想,一心想著爭權奪利。

如果是別人來找他談,李秀成可能就直接帶著手下跑路單幹。

但是楊兮妹為了東王的手下做了很多事情。士兵們都非常的信服她,甚至都過了東王本身。因為她對這些東王下面的軍隊有恩。

所以李秀成選擇相信她,既然她說投靠淮海軍對大家沒有壞處,那麼就沒有壞處。

當然的李秀成也不僅僅是因為楊兮妹的一面之詞。對於淮海軍,李秀成也知道一些資訊。

畢竟雙方本就接壤在一起,而且有過好幾次的交鋒。

他甚至知道淮海軍對北伐的太平軍進行過暗中支援,還有淮海軍在直隸廊坊一戰滅了勝保萬餘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