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叢林大反擊(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鹿趕到廟街前沿哨卡外,那裡是部落眾的臨時紮營地。他組織了一下語言,用部落眾能聽懂的方式將淮海軍的決定告訴了這些部落眾。

另外,他還用部落最容易接受形勢,向他們介紹了淮海軍的強大,說明淮海軍是朝廷的正規軍隊。

這些部落生活在黑龍江以北,雖然朝廷並沒有有效地管理他們。但是透過通商、巡邊,這些人還是知道朝廷的存在的。

鹿用的方式很簡單,就是講故事。部落裡面資訊傳播最快的方式就是講故事。這些部落沒有文字,如果用直接敘述的方式傳遞資訊很容易就會忘掉。

所以部落傳播資訊,包括教育下一代都是用講故事的方式。比如教育小孩如何狩獵,他們會講述一位獵人狩獵的故事。

現在鹿講述給他們的故事就是,一群穿著花綠色軍服的軍隊從羅剎鬼的手中救出了一個部落小孩,給了他武器,帶著他一起去找羅剎鬼報仇。

這個故事突出了兩個意思,一個是羅剎鬼的殘忍,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淮海軍的強大,只要跟著淮海軍就能夠打敗羅剎鬼。

不得不說鹿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小孩,他非常瞭解部落眾的心理。

要是說戰鬥,這些部落眾比不上淮海軍,但是論到對林子的瞭解,卻遠遠比淮海軍厲害。

淮海軍要是想到林子裡面反擊這些沙俄獵人,就必須跟部落獵人合作,不然還沒摸著俄國人,就有可能將自己給困在林子裡。

在鹿的努力下,這些部落終於放心下來接受淮海軍的安排,淮海軍將廟街城外的一處臨時營房給這些部落眾臨時居住,並且同意這些部落眾用勞動換取口糧。

每個部落都將最厲害的獵人挑出來參加淮海軍組織的反擊隊伍,好多人甚至是主動報名要跟著淮海軍一起去報仇,這些人都是受到了鹿的故事的影響。

很快,林威就組織起了三支隊伍,根據得到的情報,林威將每支隊伍的人數定為15o人左右,相當於一個加強連隊。

這個人數即使是遇到了幾支俄國人的獵人小隊也都能夠應付得了。

人數再多的話在林子裡活動的動靜太大,而且也很難施展開來。

大部分的部落居民都聽不懂漢語,只有少數經常到漢人聚集地交換物資的部落獵人才能夠聽得懂一部分漢語。

因此這樣混編出來的隊伍,每支隊伍都要有幾個翻譯,便於淮海軍跟部落眾之間的交流。

鹿作為不多的翻譯被編在在了甲隊。每支隊伍大概有15名部落獵人,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

這是考慮到好多的部落也只是對自己周邊的地區熟悉罷了。

另外有15名特戰隊員,他們有跟沙俄獵人接戰的經驗,是隊伍裡的尖兵。

另外12o人是淮海軍的普通是士兵,這中間有15人的炮兵操控著兩門迫擊炮以及兩門擲彈筒。

其他的步兵不僅僅要用步槍支援作戰,同時還要擔任後勤任務,每支隊伍配有2o批馱馬、5匹馴鹿,託運著這支隊伍的物資補給。

三支突擊隊沿著三條線幾乎平行地向北推進,進入昏暗的深山老林中。

看著戰士們的身影漸漸沒入樹林,消失在自己的視野中,林威的眼中滿是憂慮。

這些普通士兵大多是自己從山東帶過來的,他們的戰鬥意志沒的說,也非常能吃苦耐勞,都是很好計程車兵。

但是,他們現在面對的不僅僅是神出鬼沒的沙俄獵人,更有極端的天氣。

當南方的董書恆正在視察水利工程的時候。淮海軍在遠東的三支反擊突擊隊已經深入到老林之中,他們前進的道路就是之前部落眾們逃跑的道路。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突擊隊必然會跟那些屠殺部落民眾的劊子手羅剎鬼迎面撞上。

與此同時,林威正在自己的辦公室中將自己這裡的情況寫下來。雖然是響馬出身,林威卻是識字的,加入淮海軍後他又跟著士兵們一起接受識字教育。

現在不需要參謀的幫忙,林威就能夠寫出一份情況報告。林威覺得俄國人的報復肯定不會那麼簡單。這些沙俄獵人的行動很可能是自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被派出來探路的。無論是什麼原因,更大的戰鬥都還沒有到來。

趁著現在黑龍江上的冰已經融化了,林威趕緊讓水師留守的人員將幾艘炮艇給緊急保養了一下。

上次和俄國人的海戰,淮海軍一共繳獲八艘內河炮艇。鮑有志南下的時候將這些炮艇都留在了廟街。

本來想的是,萬一冬天的時候俄國人攻擊過來,這些被凍在岸邊的炮艇還可以當做固定的炮臺使用。

實際上在江水解凍之後,廟街的小船廠就已經對這幾艘炮艇進行了維修保養。

船帆換上了新的,船上漏水的地方也被進行了處理,甲板上甚至還進行了加固。

有部分火炮被換成了淮海軍自產的小口徑艦炮。淮海軍的艦炮採用新式設計,後膛裝彈,射擊度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那些換下來的老式火炮也沒有浪費,全部被裝到來廟街後山的堡壘上,作為支援火力使用。

林威派出了一艘炮艇將報告送到南邊的海參崴,按照約定分艦隊會在那裡等候融冰後再北上。

剩下的七艘炮艇被分成兩支,一支帶著商船隊溯江而上,探查上游有沒有什麼情況,同時還要給伯力的前沿哨所補充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