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多生孩子佔地盤(第1/2頁)

作品:《回到清朝做鹽商

趙四喜年初的時候被派到了位於揚州的淮海軍政府人員培訓學校進行了三個月的進修。

這次學習,讓他了解了淮海軍的管理模式還有管理理念。

這種模式和理念完全顛覆了他以前對於官場的認識。進修過後,他被提拔為師宣傳部長。主管整個工程師師的流民思想以及宣傳工作。

作為一名從流民中成長起來的淮海軍官員,上級領導對趙四喜非常重視,把他當作一個典型來培養。

趙四喜也十分爭氣,他工作非常努力,沒有整天呆在師部分給他的辦公室中,而是穿梭在各個工段之間。

他知道要做好宣傳思想工作,就必須深入到了流民中去。他自己就是流民出身,知道流民們有什麼事情喜歡在熟悉的人之間私下裡交流。

大家從骨子裡對官府不信任。所以,要想了解他們的真正想法,就得同他們一起勞動,走進他們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嘮叨。

等到工程基本上要結束的時候,淮海軍的高層為了今後流民的安置問題專門做了一個民意調研。

作為師宣傳部長,趙四喜走訪了全師七千多個家庭,五萬多人。瞭解大家的想法,將大家對集體農莊的看法,全面地反映給了上級單位。

大部分流民都是能夠接受集體農莊的。大家只要能夠有傳家的土地就好了。

至於這些土地不能隨意轉賣,很多人都是拍手叫好。畢竟誰都不想萬一出現了一個敗家的後代將自己辛苦勞動換來的土地給賣掉。

趙四喜因為自己的勤奮工作,因為一心一意為流民服務的工作態度,因為對淮海軍的無比忠誠,這次被推薦為流民管理人員優秀代表,參加這次表彰大會。

聽說這次是淮海軍的總統親自為自己這些人頒獎,四喜的心中非常激動。在揚州培訓的時候,他聽的最多的就是總統的故事。

整個淮海軍都是總統從無到有建立的,如果沒有總統下令收留河南的流民,還不知道有多少人要餓死呢!總統就是所有河南流民的大恩人。

這次來參加表彰的代表著實不少,這個能夠容納四五百人的禮堂都坐滿了。為了彰顯這次頒獎典禮的隆重,軍政府那邊還特地派了一個樂隊過來。

董書恆以前也經歷過這種典禮,對於流程輕車熟路。

他先是對著所有人做了一個極具激情的演講,題目就叫《前所未有的大變局》。

他告訴所有人,現在是一個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變期,每一個生在這個時期的華夏人都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讓華夏名族重新崛起。

當董書恆出內心的號召之後,也不知道是誰開的頭,底下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口號聲——“華夏萬歲!總統萬歲!”

禮堂裡面的人不管懂不懂這句話的意思,都被這種氛圍深深地感染。

董書恆以前並不是非常喜歡演講,他更喜歡身體力行,更喜歡用真正的實惠去引導身邊的人。但是此刻他才現,人語言中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力量。

這種力量無形,但是卻有著非常強的感染力,越是人多的時候,這種感染力就越強。

當他去為一排排上臺的先進分子頒獎時,能夠很清楚地看到他們眼神中的那種狂熱。

他相信自己就是讓他們現在拿著槍奔向戰場,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

……

大會結束之後,董書恆到了鎮子下面的一個集體農莊去走訪。

這是臨海鎮最靠東的一個集體農場。再往東就是海堤了。海堤外面就是屬於農墾局的捕魚隊還有養鴨場。

由於靠近海邊更近,土地的鹽鹼性更強。所以他們的土地到現在都沒有弄好。

土地灌上水之後,農民就沒什麼事情,他們就會回過頭繼續建設農莊。

董書恆在鎮長的帶領下進入農莊。按照董書恆的吩咐農莊的百姓該幹嘛幹嘛,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在村口迎接他這種事情上。

所以當董書恆到了村子之時,村民們有的在用茅草加固自家的房頂,有的在村長的帶領下在修整村中的小路。有的在為修整好的鹽鹼地灌水、放水。

見到董書恆一行人過來。村長知道是來了大人物了,趕緊丟下手中的活計,迎了過來。

走到跟前,村長連連對著董書恆鞠躬。

“老村長,使不得,我們就是來看看村民們過得怎麼樣。還耽誤你們做事情,是我們該道歉才對。”董書恆趕緊扶住老村長,也不嫌老村長的身上全是泥水。

“老錢啊,這位就是我們淮海軍的總統大人。”一旁陪同的鎮長好忙介紹道。

“哎呀,原來是大家的救命恩人到了。總統大人,俺這就去招呼大傢伙過來。”錢村長畢竟是村長,見過世面,知道淮海軍是不興跪拜禮的。

說著就要去喊莊民們過來參見總統大人。不過,沒等他動身就被董書恆給攔住了?